-
荣新江:也谈陈寅恪的“语文学”
《与妹书》 1923年8月出版的《学衡》第二十期,刊登陈寅恪《与妹书》(节录),全文如下: 我前见中国报纸告白,商务印书馆重印日本刻《大藏经》出售,其预约券价约四五百元。
-
朱光潜:如何炼成 “天才”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知道格律和模仿对于创造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知道天才和人力的关系了。
-
“杀穆时英的刽子手”——穆时英案补记
1940年6月28日,穆时英在上海市公共租界福州路被杀身亡,留下中国现代文坛世纪悬案。
-
李建军:论路遥与史铁生
他们,一个是大树,一棵从黄土高原上生长起来的大树;一个是凤凰,一只从轮椅上飞向云霄的凤凰。
-
从《陶渊明集》看他的思想与人生
一 陶渊明(365~427)有诗文集十卷,这个规模格局首先是由阳休之定下来的,阳编十卷本陶集虽然现已不存,但他那篇《陶集序录》却流传至今,从中可以得知陶集形成的早期过程: 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放逸之志,栖托仍高。
-
傅雷的欧洲岁月
在二十世纪初留法中国学生中,傅雷的欧洲经历资料最丰富,最为人熟悉。
-
侯桂新:鲁迅与左联
1933年2月24日,鲁迅与杨杏佛(中)、李济之(左)合影 楔子 1926年11月7日,是一个星期天。
-
刘玉凯:再说顾随与鲁迅
五年前,为了参加顾随先生诗词学术讨论会,我写了一篇文章《顾随与鲁迅述评》,从题目看,我是以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身份参加会的,所以说说这个题目显得比较得体。
-
汪曾祺、林斤澜论小说:苦心经营的随便
原标题:苦心经营的随便——汪曾祺、林斤澜论小说 林斤澜和汪曾祺 20 世纪80 年代,汪曾祺和林斤澜跟文学青年一起聊小说,问起小说的结构,汪曾祺答曰:“结构的原则:随便。
-
刘文典的最后年20年
初版于1996年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流传甚广,影响甚巨。
-
欧阳予倩和广东戏剧研究所
欧阳予倩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从幼年戏曲启蒙阶段到1907年加入“春柳社”参与演出《黑奴吁天录》、正式跨入戏剧大门后,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一生,几乎都在不间断地为他所热爱的戏剧事业奋斗着,在剧本创作、戏剧表导演、电影编导、戏剧理论研究、戏剧改革、戏剧教育、戏剧运动诸方面硕果累累,对中国的戏剧电影、音乐舞蹈之发展贡献卓著。
-
曾子的“慎独”
“慎独”是儒家之为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符号。
-
杨联陞与北京 :旧梦依稀谁与温
一 1930年,对杨联陞来说,有两件大事,一是在保定与缪鉁成婚,二是婚后从保定来到北平,进入“门巷宣南”的师大附中(高中一部,文科)读书。
-
“它确信,阴云是遮不住太阳的”
1901年,高尔基创作了一部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并将其中末尾一章单独发表出来,这便是传诵至今的散文诗《海燕》。
-
汪曾祺诞辰100年 | “遗老式作家”的两个年代
【编者按】 著名作家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高邮,今天正好是他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
纪念 | 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水洗的文字
汪曾祺 2020年3月5日,是汪曾祺先生百年诞辰的纪念日。
-
徐强:汪曾祺未竟的“汉武帝”写作计划
汪曾祺是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在从1940年到1997年的近一甲子的创作生涯中,写下各体作品数百万字。
-
孙郁:汪曾祺的语言之风
汪曾祺先生晚年的走红,大概是他也未曾料到的。
-
梁由之:百年曾祺 歌声正酣
日征月迈,岁月如流。
-
季红真:初识汪先生
近年来,经常听到被人称为“汪曾祺专家”,这使我很惶惑,尽管对他的跟踪研究确实已经有几十年,但作为专家还欠着不少火候,而且近距离的接触也不过三四次,受命《新文学史料》编辑朋友的嘱托,为他百年诞辰作文,只好勉力为之,回忆一下最初见到他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