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哀歌”:关于《萧红墓畔口占》的两种读法和思考
哀歌作为一种诗歌体裁,上溯至古希腊。
-
黄天骥:王昌龄一首未被人注意的好诗
《出塞》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
“金林恋情”新考——兼及金岳霖1932年的国内外行踪
梁思成先生的第二位妻子林洙在《人物》1990年第五期发表了《碑树国土上,美留人心中——我所认识的林徽因》第一次提到了“金林恋情”: 我曾问起过梁公(即梁思成),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不娶的事。
-
战时返乡的传道者——1940年代废名的思想状况与乡土实践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开场白” 初刊《文学杂志》1947年6月第2卷第1期 废名画像 写作于抗战胜利、内战正在进行之时的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1947-1948,未完篇,以下简称为《坐飞机以后》),是废名在北平追忆之前抗战时期家乡避难生活、阐述自己所悟之道的作品。
-
纪念施康强:我们都是傅雷的私淑弟子
施康强 施康强译著 一 施康强匆匆辞世已有多月,眼前不时浮现和他交往的一些情景,最忘不了的是他在一篇文章中的文字:十几年前,施康强在《后傅雷时代》一文中说,我们这一代的法国文学翻译家,或多或少都是傅雷的私淑弟子。
-
李宗恩与胡适在协和医学院的交集
在1949年前的中国主流知识界,胡适是当仁不让的祭酒,其学术影响不仅溢出他所擅长的文史哲领域,而且漫延到人文学科之外。
-
常思量不能忘——怀念贾植芳先生
贾植芳、任敏夫妇。
-
秋之白华:杨之华心中的瞿秋白
今年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翻译家瞿秋白英勇就义85周年。
-
“人间四月天”背后的情感谜团
作为一位奇女子,大众对林徽因的关注始于二十年前的一部电视剧。
-
苏轼的洗儿诗
-
校友眼中的汪曾祺
我真佩服他的求索精神,一草一木都那么认真观察 2019年5月17日,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以两版篇幅介绍汪曾祺,不禁引起了我的一番回忆。
-
范成大在石湖的归隐生活
《范石湖诗集注》书影 淳熙十年(1183)的秋天,范成大得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疾病。
-
金庸小说对传统武侠的三大革新
在中国作家协会原名誉副主席查良镛(金庸)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查先生当年读书的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召开了海内外武侠学者“东吴论剑”研讨会。
-
孙郁:诗人巴金
摘要:以诗的方式写小说,也以小说的方式为诗是巴金写作的一大特点。
-
徐訏与《天地人》的故事
徐訏(1908-1980),很有名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风萧萧》很有名。
-
朱熹的那“一寸”迟疑
中国文化有一种很特别的现象: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诗经》,但几乎大部分人都不是很确切地知道《诗经》到底在讲什么,这是一部什么样的诗集?汉唐人不会有这样的困惑。
-
夏衍:新中国电影文学奠基者
原标题:他是新中国电影文学奠基者 谢晋的忘年交 与孙女谈到电影就很严格 他的作品里全是家国情怀 青年夏衍(图片由沈芸提供) 谦逊的夏衍,在临终前对家人说过:“我的作品只有《包身工》可能会流传下来。
-
陆游吃韭菜
传统上,韭菜有三种吃法。
-
丰子恺设计“缘缘堂”
“缘缘堂”位于浙江桐乡石门镇,是丰子恺在1933年亲自设计的一座富于典型江南风格的民居宅院,高大轩敞,典雅明爽,融古朴、浑厚于一体,其主体建筑为三开间的朝南二层楼房。
-
老舍作品在日本
众所周知,老舍先生在其作品中曾用大量篇幅控诉和声讨日本军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