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用户登录
按内容
按标题
按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机构
服务
会员
文学奖项
新闻
访谈
投稿
专题
艺术
理论评论
文史
科幻
书汇
新作品
世界文坛
民族文艺
网络文学
儿童文学
文艺报
鲁迅文学院
访谈
曾镇南:我记忆里的那几届茅奖评选
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第一篇评论起,曾镇南在文艺评论的路上走过了44年,从读者到评委,亲历了茅盾文学奖第一届至第六届的评选。
潘军:先锋是一种文学精神
“鲜活、生动的东西是富有灵性的,富有灵性的东西往往是不固定的,但诗意盎然。诗意会使小说飞翔。”
马原:我有一颗漂泊的灵魂
小说家、诗人韩东评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在当年那些人之中,有一个人,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是一种共识,这个人就是马原。他是作家中的作家。”
故事的突围:碎片化叙事与现代性表达
随着时代进步,技术更迭,每一代人的价值观和喜好会不可避免地变化,而故事总会找到它的突破口……
周婉京×张玲玲:女性书写的蓬勃是因为我们需要一种共情力
“女性书写和女性阅读背后最大的力量就是,通过读女性的作品,你能获得一种普遍的共情。这几年女性作品、女性书写的蓬勃,恰好证明了我们的社会需要这个共情力。”
树才:诗是一项无条件的言语劳作
“我们动用这么多语言符号,写成一首诗,就是从‘空无’中诞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活泼泼的语言身体。在一首诗中,一切都是‘活的’。”
罗伟章:“写作者的能力就是深潜的能力”
“创新难,变化是可以的,它代表了一个作家不满足于一种模式,希望自己有更多可能性,而且也是不断地调试,看哪一种表达与自己更加契合,更能抵达完美。”
黄守昙:“我有五个姐姐,她们建立了我书写女性的信心”
“在当代中国,女性作为群体,仍然长久地受制于我们父权的历史传统,难以避免,家庭也仍然作为很多女性的‘事业’。”
孙一圣:不要相信小说家写的非虚构和散文
“我有一种盲目的自信,我只要写我就行了,我自己就是人类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也不需要过一种复杂的生活,简单的生活也是生活。”
林白、陈智富:植物的文学意味往往就是自然
通过与作家林白深度对话,本文回顾其与武汉结缘的特别经历、阅读经验和《北流》的创作初衷,同时呈现其关于方言写作、叙事结构、先锋文学回归等文学话题的现实思考,探讨其创作理念。
青年写作三人谈:在新的时代经验中与自我搏斗
"先做好自己,再去想如何表现时代,如果自己作为一个主体都没有任何主体性、独异性和革命性,那他或她表现的时代也只能是时代的‘皮毛’,或者把时代‘赘述’为一个平庸的时代。”
陈平原:好的教育就是“从游”
皇皇24卷本的《陈平原文集》摆在桌面,墨绿色的封面素雅沉稳,一千多万字汇聚了陈平原四十余年的学思历程,既是他个人的学术总结,更是一份特殊的时代记录。
陈润庭:希望成年人也有不做主线任务的任性时间
“小孩怎么从轻盈变得沉重,这一过程其实也是人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之后的人,往往希望事事利益最大化,但我希望成年人也有不做主线任务的任性时间。”
麦家:我仍保有对这个世界“解密”的欲望
“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写作主要还是想满足一下个人的私欲——不是物质上的欲望,而是文学意义上的探索,我想去挑战一下文学的高度或者难度。”
西渡:“诗人不能仅仅在语言中冒险”
“我对诗的爱就是对生活的爱,我对生活的爱中也无法排除对诗的爱,没有诗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何启治:我认定《白鹿原》是一部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家王火不止一次对我说:‘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遇到你是陈忠实的幸运。’反过来说也是可以的。作为《白鹿原》的组稿人、终审人和责任编辑之一,遇到陈忠实和《白鹿原》也是我的幸运。”
孙频:作家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这么多年其实都是在做一件喜欢的事。而作家,我觉得甚至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写作这件事与我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都交缠在一起,我所有的生活都无法脱离文学。”
小说家张楚:在县城,时间是快的也是慢的
70后小说家张楚一直耐心讲述着县城里的故事。他在河北唐山的滦南县生活了近四十年,那里的气息和味道,那里所有杂乱而蓬勃的生命,早已成为他烂熟于心的存在。
专访作家陈彦:努力记录好我们在场的时代
“对宇宙、对大自然、对历史过往、对人性有了充分的把握之后,你才可能有你的书写深度。”
黄雪媛:卡夫卡是彩色的,不是黑白的
在黄雪媛眼中,弗朗茨·卡夫卡是一个丰富多面的人。如果说“卡夫卡”给人一种疏离警惕、独孤执拗的印象,那么“弗朗茨”就像邻家兄弟般友善亲切。“卡夫卡”和“弗朗茨”两种形象之间的彼此呼应和矛盾共存同样映射着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和心灵世界。
徐则臣×张莉:以文学的方式参与世界性叙事
“过去,我们对世界和世界文学的想象主要是参与和融入,寻求被接受。我想做的是另外一种,那就是对话,不同人的对话,不同文化的对话,在对话中更好地发现自己,也更好地尊重对方。”
专访格非:写作的根本就是隐喻
诗人翟永明曾说,经过三十多年创作历程的洗礼,格非的创作依然有无限的生长可能。读完《登春台》,深以为然。 ”
包倬:文学让我不惧寒冷,洞见世相
“我有一块写作的沃土,凉山。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写作,我胸中充满了力量。”
杨知寒 × 梁海:写作就是跟自己较劲
“网络极大淡弱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文学不可回避,它也将海纳百川,容纳更多,被更多去容纳。”
杨遥:我希望成为契诃夫那样的作家
“文学偶像选一个的话,我选契诃夫。他用谦卑的文字写出了俄罗斯的众生相。他写的《萨哈林旅行记》改变了俄罗斯流放犯的命运。他还身体力行,帮助了很多人,做了许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成为这样的作家。”
周洁茹:我永远不后悔在访谈中说实话
“周洁茹认为有的作家写了一阵还是停一下的好,“失语”或者“故意沉默”,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休息与重组的机会。”
张悦然专访《坠落的审判》导演茹斯汀·特里耶
“如果不付出自己的一部分、一些非常强烈的东西,你就什么都做不了。”
毕飞宇×彭凯平:人面对自我,很难不焦虑
对谈围绕毕飞宇新长篇《欢迎来到人间》展开讨论,从小说故事,延伸到当下正在发生的、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现实难题。
迟子建:希望我的笔沾染夕阳的磅礴
“这本书,是我这些年找到写作节拍的一个小收获。任何一片土地都不缺故事,只是缺发现故事的眼睛。”
张清华 杨碧薇: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在我看来,无论是什么知识或理论,最终必须与艺术本身,与文本之间,与文本背后的人之间,建立起某种印证关系、阐释关系、回应关系,才会成为‘与艺术有关的经验’,而不只是枯燥的知识和理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