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ZUO JIA YIN XIANG

01叶芝:“优秀的逃遁主义诗人”

叶芝早年一直与他母亲的家人住在斯莱戈郡。他们属于新教宗主派(即与本地爱尔兰天主教徒相隔离的英国后裔)。他父亲是著名的画家,他们举家搬到伦敦,叶芝就在伦敦上学;叶芝回到都柏林,是为了在艺术学院深造。1887年,叶芝重返伦敦,参加了“金色黎明秘术修道会”,这是一个涉及礼仪服装、宗教仪式、伊西斯乌拉尼亚圣殿的秘密团体。这个修道会研习巫术、神秘学、招魂术、占星术、炼金术和其他超自然领域,并且举行降神会。

01
叶芝:“优秀的逃遁主义诗人”

叶芝早年一直与他母亲的家人住在斯莱戈郡。他们属于新教宗主派(即与本地爱尔兰天主教徒相隔离的英国后裔)。他父亲是著名的画家,他们举家搬到伦敦,叶芝就在伦敦上学;叶芝回到都柏林,是为了在艺术学院深造。1887年,叶芝重返伦敦,参加了“金色黎明秘术修道会”,这是一个涉及礼仪服装、宗教仪式、伊西斯乌拉尼亚圣殿的秘密团体。这个修道会研习巫术、神秘学、招魂术、占星术、炼金术和其他超自然领域,并且举行降神会。

来源:澎湃新闻|[英] 约翰·凯里
02“爱的导师”奥维德

虽然自奥维德被流放之后,他的许多作品被勒令移出罗马的公共图书馆,但从公元9世纪开始,奥维德诗作的抄本又逐渐重现,并成为教会学校的拉丁文教材。从那时开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中世纪最受欢迎的古代作家之一。从文艺复兴时期起,他的诗作不断被译成各国语言,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学、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他的作品游戏性与严肃性并存,成为后世了解希腊罗马神话的重要窗口,对西方传统影响深远。

02
“爱的导师”奥维德

虽然自奥维德被流放之后,他的许多作品被勒令移出罗马的公共图书馆,但从公元9世纪开始,奥维德诗作的抄本又逐渐重现,并成为教会学校的拉丁文教材。从那时开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中世纪最受欢迎的古代作家之一。从文艺复兴时期起,他的诗作不断被译成各国语言,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学、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他的作品游戏性与严肃性并存,成为后世了解希腊罗马神话的重要窗口,对西方传统影响深远。

来源:澎湃新闻|肖馨瑶   
03约瑟夫·康拉德:一位世界公民的浪迹人生

康拉德不仅是《黑暗的心》的作者,还是一个有着20多年航海经历的海洋梦想家,一个从小就浸淫在“大俄罗斯帝国压迫阴霾”中的宿命论者,一个终于背井离乡而带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天涯浪子,一个最初只懂6个英文单词却最终享誉英语文学界的波兰人,一个辩称“小说即历史”的社会观察家,一个将写作的巨网洒向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印度洋的全球化作家,一个对西方现代文明尤其是欧洲文明有着深深怀疑的批判者,一个最早捕捉到跨越大洲和种族的强权运作模式,并对剥削、暴政与伪善大声疾呼的世界公民。

03
约瑟夫·康拉德:一位世界公民的浪迹人生

康拉德不仅是《黑暗的心》的作者,还是一个有着20多年航海经历的海洋梦想家,一个从小就浸淫在“大俄罗斯帝国压迫阴霾”中的宿命论者,一个终于背井离乡而带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天涯浪子,一个最初只懂6个英文单词却最终享誉英语文学界的波兰人,一个辩称“小说即历史”的社会观察家,一个将写作的巨网洒向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印度洋的全球化作家,一个对西方现代文明尤其是欧洲文明有着深深怀疑的批判者,一个最早捕捉到跨越大洲和种族的强权运作模式,并对剥削、暴政与伪善大声疾呼的世界公民。

来源:澎湃新闻|吴靖 
04玛格丽特·卡文迪什:同时代人眼中的“另类”女作家

在同时代人眼中,卡文迪什无疑属于“另类”:在女性识字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年代,她著述不辍,并且每一部作品都选择公开发表;在科学革命萌芽的时代,她敢于向皇家学会引以为傲的实验科学发起质疑和挑战;在女性以隐姓埋名为美德的社会环境中,她不仅大声疾呼兴办女子教育,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各项政治和社会活动。

04
玛格丽特·卡文迪什:同时代人眼中的“另类”女作家

在同时代人眼中,卡文迪什无疑属于“另类”:在女性识字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年代,她著述不辍,并且每一部作品都选择公开发表;在科学革命萌芽的时代,她敢于向皇家学会引以为傲的实验科学发起质疑和挑战;在女性以隐姓埋名为美德的社会环境中,她不仅大声疾呼兴办女子教育,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各项政治和社会活动。

来源:文艺报|杨 靖 
克彭“战后三部曲”:虚无世界中的爱与溃败

三部曲,如同连续向湖面掷出的石子,激起争议。有一句措辞相当精准:“这本书只配用火钳夹着”。克彭的作品,从创作主题到人物塑造大胆灼人,这来自于他的坦率。诚实的书写总归要揭起几块时代的遮羞布,曝光人类的疤痕和尚未愈合的创口。

来源:澎湃新闻|Luxuan 2024/8/21
《谜样的人生》:“她的生命拒绝自我浪费”

《谜样的人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传记中涉及感情生活最多的一本书。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感性的阿加莎。阿加莎通过她创造的故事,展现了自己的观点:“平等是通过不断的两性意志斗争实现的。恋人们总会吵架,我向他担保说,‘因为他们不理解对方。而当他们理解对方时,他们就不再相爱了。’”

来源:澎湃新闻|孙竹    2024/8/13
《反抗的忧郁》:他的复杂已然足够

这部小说讲述的依然是一个关于心灵、政治、哲学和混乱、失序、欺骗的故事:远道而来的“鲸鱼马戏团”驻扎在城里的科舒特广场,为城市带来一系列奇怪异象的同时也使之弥散着关于暴力的传说,可悲的是,传说终成现实,小城里的人因为迷失在马戏团领导者“王子”的谣言和谎言中,打破平静,发动暴动,使城市的一切都成为废墟,虽然暴力终被制止,但是小城里的人们也都深陷心灵的枯井。

来源:来源:文艺报|符 晓 2024/8/9
《入夜的声音》:体验一种与国族时代共振的书写

米亚·科托的短篇小说亦是这样一种承认“存在”的“庆典”,它打破叙事文学和诗歌的边界,用完全虚构但又极其可信的言说方式,赋予莫桑比克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经历以真实可感的细节与情感,揭示那片土地上共存的复杂人性。

来源:澎湃新闻|金心艺|Dzolan2024/7/29
赋予生命中那难以言说的一切以声音

《有人将至:约恩·福瑟戏剧选》中的九个故事,九段平行的人生。地铁里日复一日卖唱的吉他男,秋日教堂墓园里偶遇的“男人”与“女人”,远离城市、不期望有人将至的“他”与“她”,一个夏日里出海未归的丈夫与饱受记忆纠缠的妻子……

来源:文学报|何晶2024/7/11
《梦游人》:一场集体梦游

《梦游人》是布洛赫首部长篇小说,被誉为“继《尤利西斯》之后不朽的杰作”。小说聚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30年的动荡岁月,以三部曲的形式塑造了三代“梦游人”。梦游人行走在清醒与深眠、现实与梦境之间,是社会价值持续崩溃的时代人们精神境况的浓缩。

来源:文艺报|王希铭  2024/7/10
《刽子手之歌》:金宇澄盛赞的非虚构经典

正是这样一个有暴力倾向的文学大师,却为另一位暴力罪犯书写了一部传世的杰作:《刽子手之歌》。诺曼·梅勒以新新闻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在1970年代推出了这部震撼人心的艺术精品《刽子手之歌》,在美国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至今依然对非虚构写作影响深远。

来源:上海译文(微信公众号)|邹惠玲  2024/6/21
大师写大师:托宾笔下的托马斯·曼

《魔术师》是一部小说,但它和一般虚构作品不同,它聚焦的是20世纪一位文学巨人的生平,有关他本人和家庭成员、朋友确凿的事实与作家蒙罩着厚厚帷幕的内心秘密与欲望,以及走马灯般变幻动荡的外部世界图景,在托宾的编排、想象中盘缠交错,孵化出一部虚实相间的庞大文本。

来源:文汇报|王宏图2024/6/3
《骗子的化装表演》:双重密写的讽世之书

《骗子的化装表演》当中层层嵌套的故事,那些真真假假的圈套,如同一个接一个不期而遇、令人破财受窘的玩笑,不断印证着作者的思想。至于“忠诚号”客轮那趟鱼龙混杂的密西西比河旅程,则无疑构成了我们生命历程的某种莎士比亚式象征。

来源:文学报(微信公众号)|陆源 2024/5/28
伍尔夫作品中的天气

在英国现代主义先锋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中,天气是极为常见的元素,也是她最为青睐的主题之一。在伍尔夫小说中,天气经常被赋予象征意义或隐喻功能,起到了多重叙事功能,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参与人物形象的塑造、表征角色的思想情感、展现角色心理、营造叙事情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澎湃新闻|黄重凤2024/5/6
作为果实的灵魂:莎士比亚的思想版图

莎士比亚可以说是一位“充满灵魂”的写作者,剧中随处可见对灵魂的指涉。而阅读莎士比亚,也如同从思想的果园中摘取一颗最为饱满的完整果实,在它的汁液之中,蕴藏有关于早期现代英国思想史的一整套遗传信息。

来源:文汇报|许小凡  202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