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和巴金心有灵犀
1933年,巴金和郑振铎等人在北京创办了《文学季刊》,巴金去向冰心约稿,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
陈独秀诞辰140周年|他的经历与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互通互融
11月26日,“陈独秀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关键词:  陈独秀2019-12-04
-
路遥诞辰70年|路遥是“七十岁”了,但始终像一个青年人
“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
关键词:  路遥2019-12-04
-
“世纪”视野与新诗的历史起点
摘要:《女神》作为新诗历史起点的判断,虽然已是文学史的定论,但其狂放自由的诗风,却不一定能得到后来读者的认同。
关键词:  女神2019-12-04
-
鲁迅“神”访郁达夫:不在场的南洋遭遇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鲁迅和郁达夫的关系无疑耐人寻味:他们惺惺相惜,也求同存异。
-
郭小川:战士的品格 诗人的胆魄
诗人郭小川出生于1919年,正是新诗诞生的年代,他的一生恰与百年新诗的发展相伴。
-
路遥诞辰70年|我们为什么喜欢《平凡的世界》?
一转眼,路遥已经离开这个世界27年了,今天是他70岁冥诞。
关键词:  路遥2019-12-03
-
《平凡的世界》:贴心引发共鸣
路遥一直怀有普通人都有的接触世界的愿望,并且以《平凡的世界》找到与世界、与读者最贴心的交流方式。
-
李瑛的1948年
内容提要:对于李瑛1940 年代写作的考察,自然还是要以诗歌和诗论的文本为中心。
-
董炳月:论鲁迅的“南京记忆”
1898年5月至1902年2月,鲁迅在南京求学近四年。
-
论郭澄清文学创作兼及“十七年”文学的“ 当代性”
在“十七年”文学中,郭澄清的文学创作历程,如果按照一般的文学创作来看,显然有些不合“规律”。
-
路遥兄弟失和的原委
路遥病逝前三天和弟弟王天笑合影,王天笑是路遥去世时身边惟一的亲人。
-
多点并证是研究路遥的正途
从微信圈中看到《中华读书报》2019年8月28日李建军博士《路遥有没有说过那句话?路遥兄弟失和的原委》的文章,起初,我很惊讶他做学问的细致,感觉到他似乎说清了路遥研究中一个大家忽视的小问题,但时隔半天之后,我却越想越不对劲。
-
读新近刊布的瞿秋白王剑虹书信
《秋之白华:杨之华珍藏的瞿秋白》,瞿独伊、李晓云编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1月第一版 1924年1月,瞿秋白与王剑虹结婚;7月,王剑虹病逝。
-
叙述者金庸与作者金庸
从学术史的意义上来看,《金庸者谁》一书接续了两个传统,既承续了孔庆东教授的金庸专题研究系列(包括《金庸评传》《笑书神侠》《醉眼看金庸》等一系列专著),又延续了由《国文国史三十年》所开启的极具现场感的课堂实录式的文学史研究范式。
关键词:  金庸2019-11-30
-
谭仲池:笔端深情写田汉
《田汉的一生》 谭仲池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田汉的剧作《关汉卿》《风云儿女》等,或许你没有看过,但国歌的歌词你一定不会陌生;田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参加左翼文化运动,一生经历坎坷,创作丰富,他的革命文化实践,杰出戏剧成就,丰富的诗歌、杂文创作,以及对艺术教育、文化管理的贡献,长留现代文艺史册,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
李白五上庐山
庐山望瀑图 张大千/绘 李白先后五次来到庐山,写下40余篇诗词。
-
聂耳生命中的双城记和进行曲
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的鹄沼海岸,每年的7月17日都会有一支由日本青壮年组成的藤泽市消防音乐队郑重其事地演奏《义勇军进行曲》,为的是纪念在这里不幸溺水去世的中国作曲家聂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
-
鲁迅的书账
鲁迅博览群书,嗜好搜罗各种典籍,一生购书之勤、藏书之多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
从天姥山看李白的名山书写
天姥山位于浙江省新昌县东南部,根据现存史料可知,它能闻名天下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广泛流传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