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赵树理风韵同辉:洗尽铅华见真容
汪曾祺 今年3月5日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百年诞辰。
-
陈寅恪“以文证史”法新探:现代学术史中的“教外别传”
陈寅恪先生 一、引言 中国现代学术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程,阮元说:“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
-
夏衍与“早春的文学之光”
上世纪30年代初成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一个革命文学组织。
-
“文人相轻”与鲁迅创作中的“油滑”
鲁迅的创作态度一直极为严肃认真,不仅认为“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而且反对创作中的油滑轻浮。
-
周瘦鹃:一花一世界
周瘦鹃 周瘦鹃爱花,发自于心,实践于行。
-
李商隐与獭祭鱼
大中元年(847年),唐朝诗人李商隐受桂管观察使郑亚邀请,来到距京城5000里以外的桂林任幕僚。
-
曹文轩读鲁迅:细瘦的洋烛与乌鸦肉的炸酱面
《经典作家十五讲》 曹文轩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 细瘦的洋烛 在《高老夫子》中,鲁迅写道:“不多久,每一个桌角上都点起一枝细瘦的洋烛来,他们四人便入座了。
-
汪曾祺:“不失其赤子之心”
原标题:“不失其赤子之心”——汪曾祺写作对我的影响与启示 汪曾祺说:“我欣赏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
文学中的方言,饭菜中的盐
原标题:大师笔下的方言之美 有人说,如果你一直都读自己能读得懂的书,就等于什么也没读。
-
楚文化与屈原
楚的崛起与楚文化的兴盛 近代考古学兴起,把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追溯到了差不多一万年前,但荆楚地区的开发,主要在春秋以后。
-
《收获》刊登路遥《人生》的来龙去脉
1991年夏天,路遥在柳青墓前 众所周知,路遥的中篇小说名作《人生》刊登在大型文学刊物《收获》1982年第3期上。
2020-02-21
-
靳以与他的文学时代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课堂上,文学史中的靳以留给我的印象就像文学词典的词条一样简明扼要:作家、编辑家、教授、左翼知识分子;《文学季刊》《收获》和他的《前夕》等。
-
莫砺锋:苏东坡与公共卫生
无论指政府的职能还是大学的学科,公共卫生这个名称都是产生于现代。
-
沈从文的一篇佚文
1948年7月25日,《华北日报·文学》第三十期上有一篇文章,题为《新文旧事——冰心女士的〈寄小读者〉》。
-
蒲松龄为什么叫蒲松龄?
中国人自古以来,非常讲究取名字。
-
钱锺书为抗日烈士译著写序
钱锺书在《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9月第一版)第三页写道:“李高洁君(C.D.Le Grox Clark)英译东坡赋成书,余为弁言”。
-
鲁迅的十首新诗
一 诗人鲁迅最重要的创作成果是他的二十几首散文诗,后来集印为一册《野草》;其次是他的一批旧体诗,其中的名句如“我以我血荐轩辕”、“城头变幻大王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脍炙人口,传播尤广;他早先也曾写过几首新诗,知名度不高,现在读者也很少,简直几乎要被忘却了。
-
从鲁迅的“一分钟小说”谈起
一百年前,即1920年,鲁迅先生写了一篇不足九百字的“一分钟小说”《一件小事》,收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里,后来又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
-
余连祥:钱玄同传
编者按: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字学家。
-
曹文轩谈鲁迅:屁塞、鸟头先生、咯吱咯吱
原标题:曹文轩:鲁迅的影射和幽默 《经典作家十五讲》,曹文轩著,河北教育出版社·胡杨文化 2020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