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剧本与小说写作之间自如转换?作家莫言有话说
16日,第三届《中国作家》阳翰笙剧本奖颁奖礼在北京举行,《成圣——张仲景》《芬芳大地》《家的年事》《酒巷庭雨》等多部作品获奖。
-
3万部古籍背后的“校书官”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基于自主研发的“识典古籍”数字化平台,发起了我是“校书官”——古籍大众智能整理计划,邀请高校师生、大众爱好者等,在智能技术的辅助下整理古籍,助力古籍“重生”。
时政新闻
-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自觉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 共担媒体责任 推动文明互鉴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习近平亲切接见纪念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
中国作协
- 下一站,西峡!文学“县”场又来啦,看名家与山水如何相逢?
- 跟着“诗和远方”重新发现县城
- 四海共鸣 诗耀星河——记“文明的回响: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开幕式
-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本网策划BEN WANG CE HUA

钱锺书先生怎样选诗读诗?
选宋诗,没有现成的《全宋诗》供选择。锺书是读遍宋诗,独自一人选的。他没有一个助手……那么大量的宋诗,他全部读遍,连可选的几位小诗人也选出来了。他这两年里工作量之大,不知有几人曾理会到。

同舟共济 同心战“疫” ——中国作家协会录制主题作品朗诵会为抗疫助力
3月10日起,由中国作家协会精心策划、组织的“同舟共济 同心战‘疫’”主题作品线上诵读会在中国作家网、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平台陆续播出。

特别观察 | 疫情之下的普通人
2月20日到24日,中国作家网的9位记者决定从身边写起,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采访尽可能多的行业、地域,看看这些普通人,在非常时期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将微小的自己汇入全民战疫的磅礴力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