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禺戏剧的双重隐形结构:“回溯”与“闯入”
原标题:“回溯”与“闯入”——论曹禺戏剧的双重隐形结构 摘要:曹禺的前期创作都运用了“回溯”和“闯入”双重隐形戏 剧结构。
-
沈书枝:牡丹花时 忆李商隐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 先期零落更愁人。
-
郭沫若:“我自己是学过医的人”
-
从“小野蛮”到“神人合一”:周作人的浪漫主义冲动
“你不明白吗,”我说,“我们先从给儿童讲寓言(mythos)开始,寓言从整体看是假的,但是其中也有真实” ——柏拉图《城邦》 与一切活的合一,在蒙福的自我遗忘中重返自然的宇宙,这是思想和喜乐的巅峰 ——荷尔德林《旭裴里昂》 周作人(1885年-1967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就兴趣的广博和思想历程的漫长与曲折而言,无人能出周作人其右。
-
刘半农去世前留下诸多谶语
刘半农(1891-1934) 清明节是追思故人的时节。
-
风雨中的琳琅声——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
曹禺外访演讲稿一组
译者按:曹禺一生曾两次出国访问演讲。
-
艾青的延安岁月:一位党的文艺工作者的诞生
1941 年 3 月至 1945 年 9 月,四年又六个月,是艾青在延安生活和工作的时间。
-
刘氏三兄弟:民族文艺史上的一段佳话
原标题:写就民族文艺史上的一段佳话 刘氏三兄弟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每个人都对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做出贡献,在中国文艺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王安石的眼光
原标题:这样的眼光,王安石有 对于诗词的优劣高下,古人也常有纷争和歧见。
-
“积习”:鲁迅的言说方式之一种
摘要:在鲁迅的众多表述中,“积习”一语反复出现,从自我反省到对这一反省的背叛, “积习”与“油滑”相类,构成了一种含混、悖反又捉摸不定的言说方式。
-
沈从文家书中的称谓
称呼妻子:从兆和到三三 倘若你看见一封信抬头称为“三姐”,自然,落款者不外某“妹妹”或“弟弟”,这里一封信的落款人却怪,是“二哥”。
-
解玺璋:沈从文与北京人艺
沈从文给焦菊隐、梅阡导演的《初看印象供参考》一信中谈有关《武则天》舞美服饰问题 1961年夏天,北京人艺决定排演郭沫若的另一部历史题材话剧《武则天》 。
-
许广平与萧军萧红二三事
鲁迅、许广平与周海婴 1934年春季萧军萧红离开哈尔滨前合影 2008年8月5日,在上海召开了“纪念许广平先生诞辰110周年暨《鲁迅全集》出版70周年纪念”大会,受周海婴和马新云老师的邀请,我们夫妇(注:萧军女儿、女婿)莅临大会。
-
郁达夫:“曾因酒醉鞭名马”
中国现代作家中,若论嗜酒者,郁达夫应该排得上号。
-
许渊冲笔下的译人译事
许渊冲先生善译,亦善著。
-
苏东坡的超越之路
这是北宋元丰二年(1079)至七年(1084)间的故事。
-
鲁迅在大钟楼上的卧室以及“紧急会议室”复原始末
1959年初,许广平在广东从化休养期间,曾应广东地方博物馆筹备处(负责筹备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工作)之邀到广州鲁迅纪念馆指导工作。
-
文学家冯梦龙的为官生涯
演讲人:王凌 演讲地点:福建省图书馆 演讲时间:2019年12月 感谢福建省图书馆和省社科联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交流一下冯梦龙的为文为官为人。
-
蔡元培的生活、趣味与旧体诗
原标题:前清翰林的侧影:蔡元培的生活、趣味与旧体诗 蔡元培(1868-1940)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北大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