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ZUO JIA YIN XIANG

01夏中义:王元化与“九十年代反思”

2020年7月28日,《解放日报》以整版篇幅忆念王元化(1920—2008,下简称元化),通栏标题甚是醒目:《王元化百年:中国思想界曾经的“最佳射手”》。此指元化1990年代初(距今约30年)于其晚境踢进的两粒思想史“金球”:“反思卢梭《社会契约论》”与“反思五四”。这颇让海内外有识者心怀戚戚焉。

01
夏中义:王元化与“九十年代反思”

“学勤的论文引证了为我陌生的一些观点,对我的思想发生了剧烈冲撞,促使我去找书来看,认真地加以思考和探索。其结果则是轰毁了我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些既定看法,对于我从那些教科书式的著作中所读到而并未深究就当做深信不疑的结论而接受下来的东西产生了怀疑。”

来源:《探索与争鸣》 | 夏中义
02“广州郭沫若”:从文学家到“革命名流”

郭沫若与革命阵营融入与疏离的反复显现了两者间隐微难察的裂隙,暗示他从事实际革命实践将遭遇尴尬。因此,“广州郭沫若”既是理解郭沫若与政党政治及中国革命关系的重要视点,又反映出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复杂纠葛。

02
“广州郭沫若”:从文学家到“革命名流”

广州是郭沫若从文学家转变为“革命名流”的完成阶段。郭沫若在广州因时应势发起的“择师运动”演变为风潮背后,叠加了青年动员、党化教育和国民党左右派之争等多重政治光谱。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 邹佳良
03手握笔杆的文化战士——张岱年

张岱年先生的一生是立求真之志、走学术报国的一生,是好学不倦、著述不辍的一生,是刚正不阿、直道而行的一生。在95年的人生里,他痴迷于对中国哲学史的沉思,他致力于对哲学理论问题的探索,他坚持对民族文化复兴道路的追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03
手握笔杆的文化战士——张岱年

2004年4月24日,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与世长辞。中国从此失去一位既睿智又有渊博学识,既有犀利见解又有革命胆略的文化大家。

来源:中华读书报 | 张波
04王国维审美论思想探赜——兼论中国现代美学的缘起

中国现代审美论并非西方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立足于社会现实问题、会通汉语传统思想形成的独具文化特色的理论,其主要论题是由王国维首次提出并作出初步论证的。

04
王国维审美论思想探赜——兼论中国现代美学的缘起

中国现代美学的兴起,并非缘于对文学艺术的纯知识兴趣,而是为了因应古今社会变局所引发的现代问题。现代问题是指个人主体之正当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如何成为认识和道德的最后根据,二是主体之间如何协同建立一个合乎理性的社会。晚清以降,中国思想界遭遇现代问题,即“立人”的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 陈剑澜
神境与幽渊——明清文人的林屋洞天探险

太湖西洞庭山中的林屋洞是一处可以深入探查的天然洞穴,洞中景观奇特,玄秘幽深。当道教为这座洞穴铺述神话、并将之视作洞天仙域后,成为左神幽虚天的林屋洞立即获得重要而特殊的人文价值,吸引修道人和“好事者”不畏艰险,一窥神境。

来源:澎湃新闻 | 白照杰 2023/03/23
那一夜,张继有没有听到钟声?

提起唐诗《枫桥夜泊》,恐怕大家都不会陌生。但因为史料有限,人们对于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并无过多了解。大家只知道他是天宝十二年(753)的进士。然而,在唐朝考中进士可不包分配,而是需要再次接受吏部的培训和考察,当时的人将这种考察叫作“铨选”。

来源:北京青年报 | 雨林霖 2023/03/22
还原“赛先生”:近代中国“科学”概念人格化溯源

1919年,陈独秀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一文中,第一次将Democracy和Science并称为“德先生”与“赛先生”,从此“赛先生”粉墨登场,仿佛一位横空出世的时代精神引领者。此后百年间,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纪念中,“赛先生”都会被反复祭出,且比“德先生”更受尊崇。

来源:《学术月刊》 | 张帆 2023/03/21
章太炎的忧患与艰贞

何谓“子其艰贞”?它典出《周易·明夷》:“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明夷是艰难中的一卦,其象“离下坤上”,离卦喻指太阳,坤卦喻指大地,太阳沉落在大地之下,正是漫漫长夜的开始,也就是所谓“晦其明也”。暗夜之中,君子的立身之道在于“能正其志”。

来源:文汇报 | 孟琢 2023/03/20
《西游》里的太上老君

“老君自己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屑”。火德星君烧火,太上老君抡锤,天下有什么兵器的出身能如此高贵。八戒在通天河变成小女孩一秤金,面对灵感大王却能立即“现了本相,掣钉钯,劈手一筑”,那钉钯原先藏在哪里?

来源:文汇报 | 陈大康 2023/03/17
《孙子兵法》的作者到底是谁?

近日,随着电视剧《狂飙》的热播,《孙子兵法》也再一次上了热搜。要说《孙子兵法》,这可不是一般的图书,是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而且享誉世界的兵学名著。而《狂飙》的主演张颂文,说起来也真和《孙子兵法》有缘,早在2008年时,张颂文就出演过电视剧《兵圣》,并在里面扮演吴王夫差。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林屋公子 2023/03/167
中文打字机:惊心动魄的突围

美国学者墨磊宁著张朋亮译《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在作为读者的三个层面上,都给予我极其强烈的情感冲击。说是惊心动魄,也毫无夸张。掀起的情感海啸,在我近二十年几年业余学术阅读经历当中,得未曾有。

来源:中华读书报 | 杨河源 2023/03/15
“自文字至文章”:现代中国文学史著作基因性构造的隐没

容庚是我国现当代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收藏家和书法家,出身于书宦世家,自幼跟随其舅父学习篆刻,熟读《说文解字》,研习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和桂馥的《缪篆分韵》,虽然仅有中学学历,却有编纂《金文编》的能力……

来源:《关东学刊》 | 王增宝 2023/03/14
《容庚北平日记》中的学术、时事与生活

容庚是我国现当代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收藏家和书法家,出身于书宦世家,自幼跟随其舅父学习篆刻,熟读《说文解字》,研习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和桂馥的《缪篆分韵》,虽然仅有中学学历,却有编纂《金文编》的能力……

来源:中华读书报 | 张前进 2023/03/13
食笋勿踟蹰 南风吹作竹

唐朝诗人白居易爱吃春笋,至于怎么吃,他颇有心得:将笋放到蒸米的锅中与米饭一起蒸熟,让春笋的清香与米饭融为一体。吃过笋后,白居易还劝朋友:“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来源:北京青年报 | 邱俊霖 2023/03/10
直捣黄龙,岳飞迷路了?

词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讨论尤多。历史学家夏承焘的举述最具代表性:贺兰山在汉晋时未见于史,唐宋人凡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其地;至明中叶作诗用贺兰山尤多,但也均是实指而非泛称。岳飞想要伐金,应该去东北,而非西北。

来源:北京晚报 | 五柳七 2023/03/09
中国熊猫:从食铁兽到和平使者

大熊猫丫丫的状态在社交平台上备受关注,连续几天都成为了热搜。“如何保护大熊猫”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毕竟大熊猫在我们国家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国宝地位。那么,大熊猫在古代也是国宝么?它们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故事?

来源:北京青年报 | 金陵小岱 2023/03/08
在福州路和宝山里寻找“开明书店”旧址

闲来读书,每每感叹于当下图书在文字上已不太考究,错别字等等自不待言,有些书文笔不通,读得吃力。由此我想到前几年买过一套民国时代的语文课本,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叶圣陶编文字、丰子恺绘插图。

来源:澎湃新闻 | 老周望野眼 2023/03/07
杨苡:星沉海底当窗见

科学”不是假定讲述者的“客观”“中立”“无我”,恰恰相反,它已然预设了讲述者记忆的偏差,个体出于各种原因的选择与有意无意的过滤,若说它专业化的一面,那么首先在它的牢守有闻必录,忠实记录的本分,不越雷池一步——不添油加醋,更不越俎代庖。

来源:北京日报  | 余斌 2023/03/06
范文澜和郭沫若是如何隐秘交锋的?

范文澜和郭沫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的两位巨擘。范主张西周封建论,郭坚持西周奴隶说,他们的学术分歧在史学界众所周知。从1940年开始,他们就有过学术商榷,进入1950年代,彼此交锋更为频繁,互有影响。

来源:《文史哲》 | 李孝迁 2023/03/03
慕津锋:我记忆中的济生先生

那天中午,我从周立民老师处得知济生先生于2022年12月30日凌晨在上海去世,享年105岁。我和先生相识已有12年,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为人热情、性格豪爽。而且我们还是四川老乡,我很喜欢他那口好听的川普。

来源:文艺报 | 慕津锋 2023/02/13
“老舍先生们”的中文课

一提到老舍先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京味小说、幽默格调,似乎很难马上将“国际”二字与他联系起来。实际上,老舍青年时代曾受聘于英国伦敦大学,在执教的五年中不仅教中文、编教材……

来源:光明日报 | 包学菊 2023/02/10
赵元任的文字游戏

一次讲课前,赵元任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题目《语言学跟跟语言学有关的些问题》,“些问题”好解释,就是一些问题,少写了一个“一”。“跟跟”就不好解释了,而且从句子看也不通,很多人都认为他多写了一个“跟”。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刘兴尧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