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劳动精神“戴花”——水运宪《戴花》小札
作为工人出身的优秀作家,水运宪在继《祸起萧墙》《乌龙山剿匪记》等名作之后,再次以长篇新著《戴花》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荣光。
2025-03-31
-
新的媒体语境下,如何激活文艺批评的活力
中国文艺评论(新疆大学)基地主任邹赞教授的新著《批评之维:文艺评论的想象力》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5-03-31
-
祝勇长篇小说《国宝》:文物远征 精神崛起
当雪越下越大,把古都北平笼罩在一层雪幕中时,故宫博物院古物馆书记员那文松走出了大方家胡同的家门,走进故宫东华门,踏上押运故宫文物南迁的旅程。
2025-03-31
-
在源头看见所有生命——评《三江源记》
马文秀从《雪域回声》《老街口》《照进彼此》再到《三江源记》,一路走来,正像从高原走出的一条河流,在大江大海里交汇。
2025-03-31
-
“在菜场,在人间”——陈慧其人其文
先说其人。
2025-03-30
-
变革之际的读书,得失之间的持恒
作为“庚子五大臣”之一,袁昶自幼聪慧好学,饱读诗书,中举后履任要职,清廉正直、一心为国。
2025-03-30
-
《可能的生活》:打捞出她们的孤独
小说家阿袁同情两种类型的女性,其一是长相普通却内心丰富的中年女性,其二便是小说集《可能的生活》中的三个女性。
2025-03-30
-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受教于王红、谢谦教授,与二位结下师生情缘,已有21个年头,《中国诗歌艺术》这本书,从我初出茅庐登临讲台之际,就一直伴我左右,至今也有18载春秋。
2025-03-30
-
《她的姿本时代》:一部多棱镜式的小说
《她的姿本时代》似乎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因为这是一部以美尔康美容会所的兴衰为主线,以“医美经济”为内核,以“商战小说”为外壳的小说,并且其中还涉及诸如广告营销、媒体公关、网络舆论和电视选秀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当代社会众生相。
2025-03-30
-
为中国女性诗歌构建完整的学术谱系
中国女性诗歌的发生,可以溯源到先秦的《诗经》时代,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2025-03-30
-
时代叙事的诚与真
回望往昔岁月,陈建功书写了一段段幽默与荒诞并存,极具时代特色的回忆和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人物,交织着对自身创作历程的讲述,构成了一部丰富立体、真实动人的记忆之书。
2025-03-30
-
大地从来都是敞开的
阿来拍摄的四川阿坝红原县的白河,这条河藏语名为嘎曲。
2025-03-30
-
医学叙事与文学呐喊——议李明春长篇小说《天下国医》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和赓续
从清末开始,西方医学大规模输入中国,传承数千年的中医中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2025-03-29
-
当时心绪在霏微——评杨峻新作《春山空》
《春山空》 “向后生绿随旦暮,当时心绪在霏微。
2025-03-28
-
等到日落后成熟——读《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
我在和父辈的人交流的时候,常常听到一句对于我们这代人的评价:“现在的年轻人啊,都早熟。
2025-03-28
-
《黑与白》:甘南高原上盛开的雪莲
黑小白,何许人也?身负此笔名的诗人并非江湖侠客,也不是隐匿深山的高人。
2025-03-28
-
你是否曾认出那双眼睛——读马亿《隐身者》
“黄昏前,淅淅沥沥的冷雨再次侵袭了小城”,落向脏污的小路、垃圾箱,顺着阴沟,“涌入人眼无法洞穿的黑暗深处”,向下,再向下,直至“归于虚无”。
2025-03-28
-
非遗传播的文学力量——兼论《撒叶儿嗬村庄》
文学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自古就有。
2025-03-28
-
翻开青藏高原这部时间之书
人们总是毫不吝啬地将诸多名号赠予青藏高原,称之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或是“地球第三极”。
2025-03-28
-
对宗璞创作的深度解码——何英《宗璞论》读札
知识分子的百年文学形象建构和所有的意识形态一样,都必须遵循社会存在的真实性原则。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