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尖上的芭蕾》:全情雕刻乡土时光
读作家巴陇锋的散文集《笔尖上的芭蕾》时,我头脑里时不时会复现电影《人生》中高加林说出“我们用镢头在大地上写下了无数的诗行”这句对白时的表情。
2025-06-08
-
由熟知而真知——读师力斌《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书写》有感
读师力斌的文学评论集《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书写》时,突然想起了黑格尔的一个非常有启发的说法:熟知非真知。
2025-06-08
-
都市经验的花纹——读孙宽《新加坡蜥蜴》
《新加坡蜥蜴》是新加坡籍华裔女作家孙宽的首部小说集。
2025-06-08
-
《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在对话中勾勒文学史
“一定要与时代保持紧张的对话关系”,李洱在《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的“代序”中写下的这句话,概括了这本书的主旨。
2025-06-08
-
从清官到贪腐者的历史警示
长期从事中国法律文化史和监察法制史研究的焦利新推出的《和珅的三年——清代监察大案启示录》以清代权臣和珅青年时期3年查办的3个轰动全国的贪腐大案为主线,展现了“肃贪者终成巨贪”的讽刺性蜕变。
2025-06-08
-
《平静动物园》:洞幽烛微的梦境叙事
某种程度上,如果说一个作家的小说创作过程就是在设定一种艺术意义上的谜语,那么,包括批评家在内的所有读者的阅读接受过程,也就是在对这个谜语进行合理地拆解分析。
2025-06-07
-
重返童年后的“越界”冒险
继2013年出版《黄雀记》后,作家苏童近期推出长篇新作《好天气》,引发了文坛不小的反响。
2025-06-07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场“抄袭”与“山寨”的论辩
南美作家保罗·科埃略在寓言小说《炼金术士》中曾说:“真的炼金者不是把铅变成金,而是把世界变成文字。
2025-06-06
-
小人物在时代浪潮中的悲欣交集——读张象短篇小说《1996年的无边细雨》
张象的短篇小说《1996年的无边细雨》,首发在《黄河》2022年第2期上,后被衡水中学等全国多所名校用于高中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题。
2025-06-06
-
王方晨短篇《快雪时晴》:空书契阔处,情深墨无痕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上,王方晨的小说如水墨长卷,在传统与现代激荡中徐徐展开一幅幅精神突围的纵深图景。
2025-06-06
-
李朝全:赓续“寻找”主题,赞美人间至爱
一 寻找的母题 杨志军的中篇小说新作《玫瑰香飘博格达》首先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
2025-06-05
-
《绿色的骨头》:“人”“文”同构的化缘之路
在小说《绿色的骨头》的开篇,主角团一行四人在荒野古寺中邂逅空棺,“集体观摩一种死亡”,而整部小说正是通过主角团的“化缘之路”,展现传统文学生产方式的衰亡,这一过程与基层作者的生命轨迹密切相关。
2025-06-05
-
南翔小说:一条别具辨识度的艺术路径
2025年第3期《芙蓉》以特稿形式在首要位置刊发了作家南翔的两个短篇小说:《禾雀花上的麻雀》和《成人礼》,前者从中老年视角关注现代化进程下大都市深圳的自然生态,后者从少年视角关注大都市深圳第二代移民的精神生态,两部短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25-06-05
-
现实主义写作与小人物命运映照
《尘光》泥文 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 长篇小说《尘光》是诗人泥文成功跨界跻身小说创作领域的力作。
2025-06-05
-
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读鲍磊中篇小说《等在雨季》
《等在雨季》是青年作家鲍磊的中篇小说,首发于《民族文学》2025年第六期。
2025-06-05
-
于文艺之境,感怀许大立的《怦然心动》
我对许大立的认识可以回溯到上个世纪的1988年。
2025-06-05
-
凡人书感动 传记励后昆
2000多年前,司马迁忍辱负重创作的一部《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025-06-05
-
《玫瑰之宴》:被选中的玫瑰该如何建造自己的花园?
时间从当下回溯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那时诗歌的黄金时代基本结束,但仍有一些青年怀揣着纯粹的文学梦想,小说叙事人“我”许文娟就是其中之一。
2025-06-05
-
《肇绿南粤》:深化广东生态文明建设
长篇报告文学《肇绿南粤——岳山大造林纪实》,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实地考察,尤其对多位造林英雄,抑或其儿女的深度访谈,聚焦20世纪70年代广东肇庆怀集县,上万名革命青年响应“绿化祖国”号召,誓将荒山变林海的岳山造林创业史。
2025-06-04
-
牛寒婷:地图上的村庄
我一直觉得,女性身上有一种隐秘的力量,它内在于生命的根柢,潜藏在女性的体内。
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