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遥话》:人物刻画和语言表达的新尝试
《平遥话》的作者刘伟波,是经朋友举荐认识的。
2025-08-04
-
关于王柳云,是清洁工画家,也是作家
2025年5月,在北京作协新会员的见面会上,我见到了王柳云。
2025-08-03
-
《厚粲集》:厚坤学术与粲然人生的双向辉映
《厚粲集》是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张厚粲先生的文集,由四卷5书构成。
2025-08-03
-
《金果谣》:一曲酸甜与回甘的颂歌
老天偏爱某地,便将宝物赐予它。
2025-08-03
-
《南人书话》:人性凝视与文本体察
北乔的《南人书话》以140余篇文学评论的体量,构建了一个兼具感性温度与理性深度的批评场域。
2025-08-03
-
他人的生活,我的生活——读宥予小说《证明》
长篇小说《撞空》之后,宥予终于出版了他的第二部作品《证明》。
2025-08-03
-
“小说稗”的进阶之路
小说《遗神》的主人公曲少毫被设定为一名“小说稗”。
2025-08-03
-
深层叙事中的精神回响
在朱辉的五部长篇小说中,《万川归》显然独标一格,这不但因为它是朱辉的近作,是积累了二十余年的厚积薄发之作,更在于它是一部总括之作,一部力图用“显微镜”和“透视镜”两种视角去呈现“60后”一代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心史,它内蕴着有关时间与命运的宏大叙事,但又细致地以个体经验为承载,超越了类似题材小说情节铺陈为主的模式,转而深入探索人物的情感结构和生命感悟,体现出一种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深度叙事”。
2025-08-03
-
此爱绵绵无绝期——读钟兆云《搬家十年》
在当代散文创作的园地里,亲情书写始终是一片常青的沃土。
2025-08-01
-
时代的特征与形象——读了一容《西安那一套房子》
最近看一些历史学家讲文学,说是太虚了,不真实,但文学的方式很好。
2025-08-01
-
在场发现之,文脉流觞——评三盅散文《福脉流觞》
面对采风,散文在场主张介入现实,关注当下,创作出立足于采风对象,又超越“采风对象”的艺术性和现实可能性,从而发现文学存在的意义,并以此挑战散文写作的极限。
2025-08-01
-
林清平散文集《路过人间》:重构心灵美学的东方范式
品读林清平的散文集《路过人间》,兴奋且颇多启发。
2025-08-01
-
生命在场与精神还乡:刘迪生《桃江流浪到天河》的叙事伦理与文体探索
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 认识刘迪生,始于2006年夏秋广东省作协文讲所的作家培训班。
2025-07-31
-
星辰的隐喻
在当代汉语诗坛的喧嚣中,北乔的《大地上的星辰》如一股清泉,以其质朴而深邃的诗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返精神原乡的可能。
2025-07-31
-
西海固文学: 黄土地上的生命诗学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西北黄土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西海固文学。
2025-07-31
-
变的是人生活法,不变的是古镇根脉
长篇小说《朱溪凡人三部曲》是一部用一百多万字来记述自20世纪20年代至当下这百年光阴里发生在上海西郊朱溪古镇上的故事。
2025-07-31
-
做终身跋涉文史相通的行者
《衡史寸言》作者是复旦大学张广智教授,一位历史学家。
2025-07-31
-
前瞻与审视,AI时代的进化指南
今天,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正式开幕,全面展现AI技术前沿、产业趋势与全球治理的最新实践。
2025-07-31
-
书写故乡的风情和肌理
矗立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幕阜山,以特有的山川形胜、人杰地灵,滋养了作家朱法元的血肉之躯,同时也培育了他的情感之维和精神之源,进而成为其生命中历久弥新、无法释怀的一种情结。
2025-07-31
-
手稿是作品的“生产现场”
大地之上,如山峦起伏,如老树虬根,如蟒蛇盘旋,如苍鹰俯冲……那些画面——我确实把这些纸质上书写的手稿,看作画面。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