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不容错过的完美》看南翔短篇小说美学的发现与创造
南翔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作家,他有学者的理性,也有文人的浪漫。
2025-07-28
-
可口的“佛心”——评《江佛入海》
重庆约莫是中国最适合悬疑故事的都会,传承而过的江水,或砂或石的河滩,无尽的坡坡坎坎,辛辣的气息刺激着旅人的神经,飞跃在两岸间的桥梁犹如惊鸿,明与暗在这里交汇,在山的起伏、水的蜿蜒中风云际会,生成棒棒们嘴中的吆喝,在潮湿的阴翳里生机与腐朽为伍,故事在人类与自然造物的抗争中绵延开来。
2025-07-28
-
联翩与盘旋 ——《香榭坊巡逻队》读后感
我曾经从信河街的第三人民医院出来,横穿斑马线,经松台菜市场,绕到山边僻静的小径,再沿着浓荫之下的九山路往北走,单位、居所都在那个方向。
2025-07-28
-
刘欣玥:一个文艺青年的“自我格物”
21世纪的最初十年,“文艺青年”及其唤起的造型尚未泛滥和谐谑化。
2025-07-28
-
“家常”里的“世事”
在当代文学版图中,陈源斌的长篇小说《世事家常》以几代人的命运轨迹为经线,以城乡变迁的世相百态为纬线,秉持“家事即国事”的创作视角,将社会转型期的精神密码融入何氏家族的生命历程之中。
2025-07-28
-
阿占《丹青记》:“凡数万本,方如其真”
生旦净末丑唱尽人生百态,一纸书文演绎艺术人生。
2025-07-28
-
《物换星移》:于星际迷局中叩问文明与人性
在科幻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朱宇清的《物换星移》以其宏大的叙事、深刻的思考和奇崛的想象,开辟出一片独特而迷人的宇宙天地,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引发了科幻爱好者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2025-07-27
-
文学批评的“科学”与“文学”
何英去年出版了《宗璞论》,今年又出版了文学评论集《无涯集》。
2025-07-27
-
《龙凤歌》:一幅包罗万象的有情浮世绘
从胡学文目前的文学版图来看,他广受赞誉且最出色的作品似乎都与乡村有关,但恰如他曾在访谈中披露的那样,他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乡土”。
2025-07-27
-
在寻常的生活中寻找希望——读《只道是寻常》
项宏长篇小说《只道是寻常》共24个章节,讲述20世纪80年代末以苏阳为代表的几位高考落榜青年的打工经历与爱情生活故事,展现他们如何在生活的裂缝处寻找属于自己生命的光亮。
2025-07-27
-
记忆鲜活如初——读徐惠林散文集《家住太湖西复西》
收到徐惠林散文集《家住太湖西复西》的时候,书名给我指路不明的错觉,同时又给我寻家的急迫感。
2025-07-27
-
《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精彩地活过,比什么都重要”
今年,作家、生活家、美食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离世,翻开他的散文随笔集《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其真、其诚,还是那么亲切而自如。
2025-07-27
-
被微光照亮的世界——读张梅《土吃王》
张梅的中短篇小说集《土吃王》收录的10个中短篇小说,以太行山为背景,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古往今来和各式各样谋生活的人,同时也承载着五味杂陈的人生,像一根丝线,连接着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25-07-27
-
已识乾坤大 犹怜草木青——读邹世奇《只向花低头》
《只向花低头》邹世奇 东南大学出版社 邹世奇的写作从学院起步。
2025-07-27
-
《穆旦传:新生的野力》 :“重新发现自己,在毁灭的火焰之中”
《穆旦传:新生的野力》 邹汉明 著 译林出版社2025年出版 “一个没有年岁的人站入青春的影子,重新发现自己,在毁灭的火焰之中。
2025-07-26
-
陶庵的梦和雨——东君的《在陶庵》
东君的小说里常有雨。
2025-07-25
-
陈添翼:寻访一条生命的河流
陈春成以其《夜晚的潜水艇》中的“玄妙”气质一举成名,本篇却采用了如其所言“老实的、耐烦的写法”,将叙事转捩至生活化、日常化的境地。
2025-07-25
-
深情的时代凝望者——评章剑华报告文学“三部曲”系列
近年来,放眼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报告文学领域,章剑华都可算是异军突起的作家。
2025-07-25
-
青春的价值在于永远向前的勇气
曾高飞常年在财经和文学领域笔耕不辍,他始终恪守“躺着思考,坐着写作,站着做人,跑着逐梦”,坚持“左手财经,右手文学,用作品说话”的信念。
2025-07-25
-
那些行将消逝的人和事——评《十二盏微光》
青年作家若非的中短篇小说集《十二盏微光》中的十二个故事都与乌蒙山有关。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