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与自愈——评张君怡《救猫咪》
我记得发小有一只在我怀里待了一刹就跳脱的猫,它大概长得很像《救猫咪》里的凡高,离开在书里的三只猫去世那年。当时我在备战高考,还没有认识张沙发(作者张君怡的诨号),也没有“鼠年读《鼠疫》”的经历,那几个月我的案头书是《美文》杂志的专刊,当年高考的阅读题,是这专刊里某篇散文的访谈,我想我早读过,便信手作答。事后对答案,三道选择题我只答对了一道。同一年,准备考研的张沙发在两周时间里,面对了三只猫的死去,仿佛我们都没有答好某份本应满分的答卷。
两周,三只猫死去。无需她再多言,我立即知悉写下《救猫咪》的过程对她来说,会是怎样郑重的一次疗愈之旅。而且,和我以写作进行自我疗愈的方式不同,《救猫咪》绝不能算是虚构的产物,而是一个顶着白居易(作者的猫)头像,经常被猫咪当作沙发的家伙的自叙。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即便她几次给我打预防针,让我小心,我还是不免陷进一场猫瘟泥沼之中。
在这样一本可以一口气读完的自叙之中,我很快认识了卡罗、凡高、黑格尔,然后接受它们的死亡,就像是被迫走进一个充满回声的空间,在其中领受一声声冗长又短促的太息,出来时却很平静(似乎因为心知抽刀断水水也还是会流),仿佛刚刚亲身体验了一次这样的生活,欲说还休。
从阅读体验来讲,我很难归类小张的这本书。称之为非虚构,又似乎有不少虚构的痕迹;称之为自叙小说,又好像过于自叙而非小说了一些。我试图结合自己的鼠年经历和阅读谱系吸纳这本书,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总在期待着这个故事的天平在卡罗出现的节点往更深的方向倾斜,这也更像是我自己写作时会做的样子,像是另一本《救猫咪》里告诉我的编纂故事法则。然而,作为沙发姐的朋友,又或者这本自叙的读者来说,这样的想象不免不近人情。虽然真正不近人情的,显然是文末因救猫咪耗资名列前茅而邀请“我们”参加总部年会的宠物医院。而作为读者的我,在读到这份邀约时,才明白我们这些写作者是在何等程度上被生活书写着的。这让我想起李贺,想起在张沙发救猫咪的那年,我总在晚读时大声读李贺的诗,我想象这些诗句都是在他母亲那句“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的感慨中写成的,就如同现今,我想象张沙发是在一次次呕吐中完成了这本自叙一样。讽刺的是,沙发姐在书里写道,很多猫咪是在一次次呕吐中死亡的,而我确信,她确实是在一次次呕心式的写作中,完成了自救。从文中零碎出现的编年式插叙中,我也不难知悉,两周的“三死”,已经被张沙发反刍数年。她是在无数次反刍之中,熬过了考研,熬过了一次据我所知并不顺利的迁徙,才终于熬出这样一本自叙。
在这本自叙之外的生活里,我认识沙发姐差不多四年左右。那时,她已经“救”过猫咪,我们的聊天也并不多,我从没听过她提起卡罗、凡高和黑格尔的往事。偶尔,我们会互相吐槽、抱怨、讲讲脱口秀又或者听一下怎师(作者男友的昵称)突兀甩出一句特制冷笑话。在这种愉快的聊天氛围里,张沙发会跟我炫耀,我的哪个好朋友和她见了面,摸到了白居易。如今带着这些记忆回看我们的聊天记录时,我才发现,一开始,她就跟我强调过她有一本书。2023年,她说,我有一本关于猫的书。我说,发我看看?她说不。2024年她跟我说,她那本写自己救猫经历的书快出来了,我说,发我看看?她说出来再说。到2025年,她说,我改完了,等我们见面时交给你。我说好,然后和她见了面,却还是也没拿到这本书。总之,书到底是被我等到了,此时,我们的共同好友,要么早就读完了电子版,要么早就收到并读完了这本书,我成了一个姗姗来迟的读者,就像是书里匆匆赶到积水潭地铁的“我们”一样。我们一起小心翼翼抱起卡罗,然后在转瞬间听见它的第一次呕吐,猝不及防迎来死亡,然后是黑格尔和凡高。这本自叙最形同虚设的刹那,竟然是三只猫真如同那三个艺术家般,死于动乱、霍乱和精神错乱,而白居易,也真如“白居容易”以及老一辈“贱名好养”的说法,幸免于难。仿佛生活真的偶尔也知悉一些低劣的写作法,以莫名其妙的方式书写着我们的际遇。
文末,“我们”收到宠物医院的邀约(在我想象里,他们邀约的姿态就如同《鼠疫》里那个幸灾乐祸的肺痨),自然而然地谢绝,是我心中这本自叙的理想收尾处。然而,此后的种种却又如此必不可少——与男友和白居易安居,时时拂拭那张“交叉猫”(也即本书封面中出场的黑格尔和凡高)的照片;是否再救一次流浪猫的辗转难眠;偶然因瞥见向日葵盛放而想起凡高的瞬间……这些碎碎念,其实更像是沙发姐在进行最后的自我开解。我想,结尾处的枝蔓横生,恰恰证明一种自救的完成。当救与不救的问题被悬置,现下的生活就成为新的课题,裂痕已被弥补,而都市中的我们,也终于得以抱着猫大声宣告“我完完全全需要猫”,填补自己的某种情感空缺。
而在掩卷之余,我希望幸存者白居易永远在沙发姐这张沙发上白居容易,也暗祷《鼠疫》结尾中暗含的隐忧永远不会再现。当然,在真正永远的时间面前,我们每次说出期盼和永远,都像是在聊表寸心。因此,我更希望的是,当钟声不可避免地响起时,我们都能像沙发姐这样熬过潜伏于生活中的猫瘟鼠疫,自叙自愈。
(作者系青年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