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捷:财富疲倦与灵性觉醒
“富,人之所欲也。
2025-08-25
-
《师父是个好人》:“业余性”写作的奔竞姿态
1992年,著名学者萨义德发表了一系列精彩的演讲,在谈到当时挑战知识分子的四种压力时,他提出了著名的“业余性”观点。
2025-08-25
-
张艳梅:作为考察新世纪城市文学的伦理叙事视角
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正在重塑社会结构。
2025-08-25
-
“叠”的三重性和“蝶”的梦境
首先请原谅我给这篇评论起了这么一个无厘头的“谐音梗”标题。
2025-08-25
-
边界与景深,现代诗歌语言的文本瞻顾
收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诗人周瑟瑟主编的《语言的边界:2024年中国诗歌精选》一书时,正值小暑节气,窗外阳光炽热,草花荣盛。
2025-08-24
-
以工笔画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评刘庆邦《鸽与凤》
作为一种绘画术语的工笔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主要是相对于写意画而提出的。
2025-08-24
-
一洋一海数代人——读“海那边的中国女人”爱情三部曲
上世纪90年代,恍然已经三十多年过去,那是我的小学阶段。
2025-08-24
-
以文学精神讲述美食传奇——评《烟雨江南茶酒楼》
沈嘉禄这次献给读者的美食散文集很有些诗意——《烟雨江南茶酒楼》(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5-08-24
-
抗争与颠覆,永远的少年之心
诚实地说,当读到罗夏的小说《脑中之魔》第一章时,读者也许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这是一本单纯书写电竞的小说。
2025-08-24
-
《又是豆花飘香时》:土地与人共同谱写的希望之歌
源俊的长篇小说《又是豆花飘香时》以其浓郁的地域气息、深切的现实关怀和饱满的人物群像令人印象深刻。
2025-08-24
-
找回人文学术的“定海神针”
《与青年朋友谈治学》文史知识编辑部 编 中华书局 与青年谈治学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高中毕业之后的那个暑假,悠闲、漫长又有些无聊。
2025-08-24
-
寻根与再造:“70后”作家城市书写中的古代遗风与古典传统
近年来,面对当下新的时代命题与生活现实,“70后”作家意识到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汲取营养的重要性。
2025-08-23
-
主场回归、乡土重建与城市游子的精神还乡
摘 要 《宝水》是新时代乡土小说的重要收获。
2025-08-22
-
陈仓:自然,天然,天意
马尔克斯曾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表示,是拉丁美洲异乎寻常的现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的表现形式,引起了瑞典文学院的极大关注。
2025-08-22
-
汪泉:在沉默的裂缝中生长
奥斯陆的雪落在易江南的睫毛上,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凝结成霜。
2025-08-22
-
科技神话和致命的悖论——评《一日顶流》
当下文学的提速,源于生活的提速,更源于征用生活的利益欲望构建的“别处叙事”。
2025-08-22
-
《是非之地》:女性命运的向度与突围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历经百年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25-08-22
-
从社会生活深处回望民族历史
百岁老人王鼎钧曾回忆抗战时期的经历:1943年,在离家千里的流亡中学课堂上,地理教师姚蜀江讲完最后一课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已学完本国地理……抗战胜利后,希望在何处定居?”王鼎钧举手回答,仍愿回到故乡山东兰陵镇。
2025-08-22
-
千秋正气有新篇
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撰的《方志敏年谱(1899—1935)(修订本)》(以下简称“修订本”)近期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2025-08-22
-
《书霞》:意象之上的现实生活
书霞是矿工作家陈年喜的妻子,《书霞》是一篇从丈夫的角度书写妻子的散文。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