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寒婷:地图上的村庄
我一直觉得,女性身上有一种隐秘的力量,它内在于生命的根柢,潜藏在女性的体内。
2025-06-04
-
费多《暗物质》:我们还出得去吗?
费多的小说常常在细腻刻画现实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埋入隐喻的种子,这些种子会暗自繁衍出寓言的枝丫,只是费多的寓言会超越寓意化的符号,遁入日常的叙事本体之中。
2025-06-04
-
消逝即永恒——论宁肯中篇小说《鸟》
我们每一个时刻都在经历消逝,这是危机,也是契机。
2025-06-04
-
理论界如何应对新媒介带来的文学革新
在当前从书写—印刷“文化型”向数字“文化型”剧烈转型的过程中,人类文化生产和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感觉结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2025-06-04
-
笔墨间展现端午风貌
阅读28位当代作家作品合集《印象端午》(贵州人民出版社2025年5月出版),一个深刻的感受是他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深藏着一段属于自己的端午时光,从而给读者呈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学世界。
2025-06-04
-
许大立:关于《师范生》
一 我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教育战线的“逃兵”。
2025-06-04
-
《阳光的声音》:家乡是一生的教科书
金毅很早就离开家乡,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他曾经作为指挥员,率领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远赴非洲执行任务,并在大城市扎下了根。
2025-06-03
-
《放乎中流》:古典文化精神层面的同路而歌
青年诗人于浩的诗集《放乎中流》,给当代渐趋整体同质化的诗歌写作带来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气息。
2025-06-03
-
《留恋的张望》:穿越时空的印痕
作家李培禹在《北京日报》副刊编辑岗位上躬耕多年,让诸多含有真知灼见的作品见报,网罗到更多的好作者,是他的见识使然。
2025-06-03
-
在裂缝处生出新的光——评陈修歌《猫咪万年》
“外婆在海里畅游,妈妈在陆地上奔跑,我才能在天空中飞翔。
2025-06-03
-
理论的想象力还有可能吗?——关于姜肖的文学研究与批评
有时候,我会产生某种错觉:姜肖是从理论的黄金时代来到我们这个“后理论时代”的穿越者。
2025-06-03
-
《洞庭人家》:粼粼波光中的新山乡巨变图景
在洞庭湖的粼粼波光中,湖南作家余红的《洞庭人家》以宋氏家族三代人的命运沉浮为经,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社会变革为纬,织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湖区史诗。
2025-06-03
-
《立场与方式》:文学性的守望者
1990年代以降,在消费主义等多重社会思潮的挑战下,文学似乎面临着边缘处境。
2025-06-03
-
《在历史的岸边遥望》:时光深处的生命回响
三年前,听闻杜卫东要写一组历史人物散文,我倍感惊诧。
2025-06-03
-
褚婷《重影》:褶皱里的觉醒
青年作家褚婷用《重影》揭开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挣扎。
2025-06-03
-
孙惠芬《紫山》:走出人生的沼泽
孙惠芬的长篇小说新作《紫山》再次带给了我惊喜与震撼。
2025-06-03
-
情意深婉的《感逝集》
韦勒克在他著名的《文学理论》中开篇宣称,文学和文学研究应该区分开来,前者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后者则至少要意欲成为一门科学。
2025-06-03
-
房伟:重塑新时代现实主义叙事的尊严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历史定位。
2025-05-30
-
以“地方”为方法的“现代派”变体——寻根文学的理念与实践
摘 要 诞生于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深受“现代派”影响。
2025-05-30
-
洞幽烛微的意识流梦境叙事——关于王啸峰《平静动物园》
某种程度上,如果说一个作家的小说创作过程就是在设定一种艺术意义上的谜语,那么,包括批评家在内的所有读者的阅读接受过程,也就是在对这个谜语进行合理的拆解分析。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