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照相馆》:被丹青定格的文明史
《都城纪胜》中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宋朝的风雅之士为历代之典范,他们的日常活动也处处浸染着雅致与趣味,是“闲事”,是“雅事”,更是“趣事”。比木心的《从前慢》还要远的从前,这些无用之用还“只道是寻常”。但随金飞玉走,这满含哲思与意境的生活美学已成追忆,距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古代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中,蕴藏着古人向外对宇宙洪荒的感知与向内对方寸本心的体悟。一艺即为一道,精通一艺则可了悟天下道。古人之画,得其性情,取其意态,写其精神,《古画照相馆》这本书,即是由观画而悟道,透过古画本身去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参悟生活之道、历史之道、人文之道。
黄休复说画分四格——逸、神、妙、能。本书中介绍了300余幅传世的经典古画,不乏可称逸品者,“见用于神,藏用于人”,通过观察体悟自然规律,将古人之神韵融入作品,用笔墨传递情感、反映现实。全书分为三皇初祖、五帝先王、千古帝王、往圣先贤、名臣良将、文人高士、神仙济民、空门作相八个部分,涵盖了古代人物画像的各个类型,作者对古画的生动解读,可以帮助读者从由流年熏染过的泛黄帛纸中参悟“众有之本,万象之根”,透过这些文化的碎片,窥见历史的全貌。透过作者的解读,70多位人物跃然锦帛宣纸之上,凝视着这些人物,可以看到丹青中神圣飘逸的神话世界,能够感受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可以嗅到市井胡同的人间烟火。《伏羲女娲图》中暗藏阴阳交汇、五行八卦的玄机,《梦蝶图》中物我之间在现实与梦幻中交织,《明妃出塞图》中昭君身为汉家马踏胡沙,《题竹图》中东坡快意人生挥洒才情,那些被画笔定格的、被笔墨浸透的,不止是一个个人物,更是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时代,是传统的延续,是文明的永生。
书中梳理了对同一人物在不同时代的描绘,笔意纵横,勾连百年,让读者跟随他的笔触一起见证人物形象的成熟与人物范式的形成,了解人物造像的前世今生。不同朝代画家对前人的笔法春秋更有个中妙处,不断的打破与重塑,影射着时代的风云变幻。一幅画,便成一部史书,记录前人,镜鉴来人。武财神赵公明、捉鬼辟邪的钟馗、威风凛凛的门神、各显神通的八仙……这些人们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也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打磨才定型为如今大家所熟悉的模样,形成了定式。从这些民俗画中,最能体味出古画的世俗气与烟火味。它们遍布市井门户,深入百姓心中,串联起士与民,融通了雅与俗,尤为生动地体现了人物画像的六大功能——历史记录、文化传承、思想传播、政治教化、祈福辟邪和宗教信仰。书中所附的古画,独具匠心地保留了昏黄的纸张色彩和细腻的纸面纹理,一页页翻过,仿佛能切身地感受时光的流逝。这些古画不仅能让读者跨越时间的鸿沟,更可打破空间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