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场KTV》:久在樊笼里
在《广场KTV》这篇冷静克制的现实主义小说中,70岁的父亲张仲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骤然消失于买菜途中,激起的涟漪却层层剥开了一个家庭深埋的隐痛。
2025-09-21
-
土与水:乡土文学的复调合唱
近来热播的电视剧《生万物》及其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再度将“土地”拉回公众的文学想象中。
2025-09-21
-
诗歌人类学的深层叩问——读黄梵《爱越界的酒神:现代诗漫谈》
《爱越界的酒神:现代诗漫谈》是诗人、小说家、学者黄梵多年来诗歌评论文章的合集,其中凝结着他在长期创作反思与沉淀中提炼出的诗观。
2025-09-21
-
《谈美育》读札:理性的建成与“古典”的现代美育
《谈美育》是一部美育论的普及读本。
2025-09-20
-
姜超:人间路与客居情——评北乔《大地上的星辰》
诗集《大地上的星辰》(作家出版社 2025年5月版)册页山河,满含作者北乔半生身飘天涯的旅思,那些诗篇始终与山水谈心,和时间对话,雅致深情,如同为我们打开了一座丰饶富赡的印象库。
2025-09-20
-
夏商长篇小说《东岸纪事》:书写那些被生活压低的灵魂
在被意识形态、商业逻辑、技术浪潮不断重塑的时代,小说依然是我们探寻“被遗忘的存在”的一种方式。
2025-09-20
-
朱强散文集《起风》:感官诗学与文化基因唤醒
先于一本书见到一位作者,但读到文字时却很难想象书中文字显现出来的有着如老叟般深沉智慧的“老灵魂”是一位眉宇轩昂、气质儒雅、文字洁白、粒粒生香的“年轻”作者。
2025-09-19
-
乡间旧梦与世间万象的生命观照——《龙凤歌》读札
摘 要 在《龙凤歌》这部沉潜、酝酿十年之久的长篇小说力作中,胡学文以其厚重深情、灵动质朴的笔触回望了乡间的旧梦。
2025-09-19
-
张立群:跨世纪诗歌现象考察
作为课题“百年新诗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9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学案研究”主要是对1990—2017年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可以成为“学案”的现象、话题等进行梳理,挖掘、呈现这一阶段新诗史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的内容与讲述之可能,为后来读者阅读、了解这段历史留下特定的资料与档案。
2025-09-19
-
那心中的草原是神性的草原——评艾平散文集《天生草原》
这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艾平的草原。
2025-09-19
-
“一个端着一大盘子黄豆的人”——我眼中的王春林
我是喜欢读评论文章的,在评论文章里能直接学到新的观念、新的思维。
2025-09-19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有力见证
《西域鸿爪录:王炳华新疆考古历史论丛》是考古学家王炳华先生近十余年来文章的结集。
2025-09-19
-
“用感情的线,联系着民族斗士底心,传播着抗战底声”
在民族危难之际,抗战诗歌运动非常活跃。
2025-09-19
-
在微不足道的 细节中感受爱
哲贵的中篇小说《微不足道的一切》以细腻笔触讲述了丁小武的家庭生活。
2025-09-19
-
生动诠译抗战精神的淬炼历程——评《抗战时期的中国思想》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左玉河的新作《抗战时期的中国思想》应时而出。
2025-09-19
-
张清华:一蓑烟雨,万缕诗思——《一蓑烟雨》阅读笔记
60岁以后的梁平在想什么呢?这是我以往经常暗自追问的问题。
2025-09-18
-
开明书店“以刊带书”的启示
20世纪20年代,章锡琛在同道中人的支持下创办了开明书店。
2025-09-18
-
《天下良田》:谱写悠扬的田野之歌
河南周口作家柳岸的长篇小说《天下良田》,将笔触聚焦波澜壮阔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以50多万字的篇幅深情描绘中原大地万亩粮田、风吹麦浪的美好画卷,讲述基层干部精耕细作责任田与良心田、农民群众的生活发生巨变的故事,以文学的样式为时代变革交上一份答卷。
2025-09-18
-
父亲衣襟上的尘土依然在闪光——《背影》百年的文学启示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原载于当年11月22日《文学周报》第200期。
2025-09-18
-
《入戏》:走进“人戏合一”的生命状态
《入戏》的编辑过程,于我而言,是一场漫长而深刻的洗礼。
2025-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