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糖》:品尝奋斗和努力的“糖”
作家旧海棠的中篇小说《高糖》涉及的话题很庞杂,如家庭教育、亲子关系、老年问题等。
2025-06-18
-
在时光褶皱中打捞文明微光——朱湘山《如是人间》
全球化与城市化浪潮席卷的当代文坛,文明记忆的碎片化危机催生了散文创作的新范式。
2025-06-16
-
《禁忌琥珀》:算法之中,凝视灵魂
当AI透过文学世界的罅隙,开始逐渐渗入作家灵魂,我们倾倒于其所具备的原始书写张力,又恐惧于其对精神高地的侵占,它既像一个模仿者,又像一面镜子,倒逼我们直视人类自身创造的底色。
2025-06-16
-
《金子》:自然也有孤独时刻
孤独感是人类情感的核心体验,也是文学中反复探索的精神母题。
2025-06-16
-
《牡丹亭》之后,何以生活
程黧眉的新作《牡丹亭》以一个读者耳熟能详的戏名为标题,写下一段引当下女性深思的故事。
2025-06-16
-
叶立文评舒辉波《听见光》:文学的本真
因工作关注湖北儿童文学,舒辉波老师的创作令我印象尤为深刻。
2025-06-16
-
陈源斌《世事家常》:家长里短话幸福 世事无常论人生
读罢《世事家常》这部小说,感觉如品上佳陈酿,清冽醇厚,馥郁芬芳,底蕴深厚,回味无穷。
2025-06-16
-
播种时光的人们——读李燕燕长篇报告文学《师范生》
翻开李燕燕的长篇报告文学《师范生》,一段被时代洪流冲刷的集体记忆扑面而来。
2025-06-16
-
激活历史记忆的诗歌丰碑——读小语“三线主题”长诗三部曲札记
贵州诗人小语的 “三线” 主题长诗三部曲《热血》《逐梦》《飞天》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以史诗般的笔触全景式呈现了三线建设的历史画卷。
2025-06-16
-
黄传会《火星,我们来了》:文学的“祝融号”
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赤帝。
2025-06-16
-
彩色天空风景画下飘浮的魂灵——苏童《好天气》读札
坏作品永远是一样的;伟大的作品却是千差万别的……为了人物,为了故事,为了形而上学的省思和情欲的省思,以及为了某种带反讽的处世哲学。
2025-06-15
-
《东山坳》:乡村新貌与时代精神的共鸣
为乡土新貌留下文学见证,已成为当代作家的自觉追求。
2025-06-15
-
破碎的替身——评周宏翔小说《角色》
如果用当下时兴的流行语来概括,那么周宏翔的《角色》所讲述的,可以说是一个有关“替身文学”或“白月光文学”的故事。
2025-06-15
-
《狂妄》:在经典中拼接历史回响
文本是对历史的再现和对现实的反思。
2025-06-15
-
《团圆酒》:破译地域文化的基因密码
《团圆酒》以云梦泽澴河边乡村的人和事为叙事核心。
2025-06-15
-
《猎物》:虚拟世界是一片无处藏身的丛林
新经验如何转化为小说素材,进而用叙述对其进行美学赋形,是青年小说家面临的挑战。
2025-06-15
-
当“世界青年”初涉中年世界
在去年一个会议场合与青年作家顾文艳见过面之后,我就一直好奇为何作者一方面在高校工作,是那种典型意义的“青椒”,另一方面却又保持着某种略为夸张的松弛,眼神里常有逸出常规的能量。
2025-06-15
-
复调的美学——《国家名片C919》读后
作家詹东新多年来的写作着重围绕着他的专业展开。
2025-06-14
-
“长物”之下的精神救赎
这是一篇以晋商后裔康家三代人的命运为主线,通过明代画家沈周的传世画作《烟江叠嶂图》串联起家族精神传承的史诗性作品。
2025-06-13
-
蒋一谈:关于诗的七个问题
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和大家交流。
202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