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原创的选择——年度剧集观察
一些IP剧取得成功,艺术家的二度创作不容忽视,从IP回归原创,就是真正着眼于作品的内涵、情怀和质感。
2019-01-16
-
要为紧缺人才“开绿灯”,营造“群落生境”
“想解决新时代戏曲发展面临的问题,一定要从教育着手,核心就是怎么教,教什么。
2019-01-11
-
第三届中国文艺“琅琊论坛”举行
由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临沂大学)发起,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临沂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文艺“琅琊论坛”暨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研讨会日前在山东临沂大学举行。
2019-01-07
-
艺术启蒙不应落下乡村孩子
近日,一场难得的演出让笔者颇多感慨:在钢琴家郎朗的伴奏下,一些乡村的孩子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享誉国际的东方芭蕾公主邱思婷为他们伴舞《天鹅湖》,而在中国鼓王张仰胜的鼓点中,孩子们跳起了音乐剧《狮子王》的片段。
2019-01-07
-
中国戏剧稳步走向世界
每个秋天,一年一度的乌镇戏剧节都会如期而至。
2019-01-06
-
博物馆发展:从局部高热到活力四射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2019-01-05
-
二〇一八年文艺创作亮点纷呈
2018年中国的文化艺术创作情况如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2018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艺术创作情况。
2019-01-03
-
四十年:文艺评论获得多重表达空间
改革开放40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2019-01-02
-
新媒介生态下文艺评论如何响亮发声
新媒介的高速发展,为文艺评论开拓了更为辽阔的公共言说空间,然而,“人人都是批评家”的年代里也暴露出评论公信力衰减的危机。
2018-12-26
-
仲呈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2018-12-24
-
持守学术自律
美术,是一个时代艺术创造力的凝结。
2018-12-23
-
准备好适应新媒介生态的评论
“网络时代新媒介生态下的文艺批评是一些短的、碎的、即席的东西,但有的是很有思想和深度的,语言也和传统的文艺批评不一样,连生活方式都不一样,那么对这些东西怎么去抓住它评价它,怎么样把它纳入到我们的方式和体系里面来? ”12月15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主办,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文学院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媒介生态下文艺评论的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夏潮指出,当前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开展和管理方式要积极适应新的评论生态。
2018-12-21
-
回归与期待中的艺术跃迁
我以为,如何产生社会转型时代的伟大艺术作品,亟需对当前文艺发展的生态、心态和形态进行根本性的理论思考,对诸多深层问题展开哲学层面的索解。
2018-12-21
-
重述经典、改编传统要有敬畏心
连续参与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我明显感觉到这一届整体质量比前三届更高,特点也更明显。
2018-12-20
-
正视变革 重塑格局
12月15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等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媒介生态下文艺评论的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与会学者就新媒介生态下文艺批评的新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18-12-20
-
谱写改革开放长卷的壮美文化篇章
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018-12-20
-
农村新变的深刻揭示和动人呈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12-18
-
文艺的“技”与“道”
●文艺创作境界之高下,往往与创作者重“技”还是重“道”密切相关 ●抵达“道”的境界,需要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 ●“道”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 宰牛本是一项谋生技能,但在庖丁手下却升华为精妙绝伦的艺术表演。
2018-12-11
-
“文化皖军”筑造文艺创作新高峰
11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出炉,30多年跟踪拍摄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的原滁州日报记者汪强获奖,这也是安徽摄影界时隔10年再次获得中国摄影最高殊荣。
2018-12-10
-
用心用情用功讴歌生态文明建设
“久久为功,玉汝于成,经过三代务林人的艰苦创业,如今塞罕坝112万亩的浩瀚林海,不但为北京、天津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屏障,挡住了南下的风沙,而且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输送了大量的淡水。
2018-12-08
更多
温新阶:在生活的湖底采撷珍珠
“故乡,不是一个僵死的概念,她是涌动着生命活力的土地。因为有了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创造,才让这片土地不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沉沦。”
更多

经典作家专刊——汪曾祺
他的作品散淡从容、风趣幽默、富有诗意。 今年是汪曾祺诞辰10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