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漓江文学奖在桂林揭晓
5月27日,第二届漓江文学奖在桂林揭晓。
颁奖典礼现场(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本届漓江文学奖以“在路上”为主题,分设虚构类、非虚构类、文学翻译三大奖项,每个类别设正奖与提名奖。本届评审委员会共收到来自全球创作者的虚构类作品333部、非虚构类作品35部,筛选出符合参评要求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62部。
本届漓江文学奖最终评出正奖4部,提名奖4部,其中刘楚昕荣获虚构奖、秦岭荣获非虚构奖、金龙格和一熙荣获文学翻译奖。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奕君在现场为获奖者颁奖,著名作家、漓江文学奖评委会主任余华为虚构类奖开奖并颁奖。
据了解,漓江文学奖创设于2023年,是面向全球中文写作与出版的文学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设有虚构类、非虚构类和文学翻译等三类奖项,致力于发掘原创长篇小说、非虚构写作和文学翻译精品力作,尤其支持和奖掖文学新人创作。漓江文学奖注重作品的文学感召力、思想性和时代性,强调创作的探索性与艺术活力,着力打造集奖项评选、图书出版与文学传播于一体的文化平台和品牌。
本届漓江文学奖颁奖典礼会场设在漓江之畔,背景是桂林俊秀的山峦,现场以一面泳池造景,充分体现了桂林山水的秀美、清新。典礼现场具有高饱和度的文学色彩元素——入场仪式以“文学列车”为叙事载体,精心打造一条“文学之路”,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由此走向主会场。
此外,本届漓江文学奖的奖杯设计别出心裁,取名“试金石”。奖杯黑色的主体象征文学的深邃、厚重与沉稳,寓意文学对时代、人性的深刻洞察;金色部分的造型是对漓江文学奖标志的立体转化,代表经得住检验的优秀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永恒价值与璀璨光芒。
围绕漓江文学奖,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策划组织了漓江文学节系列活动:在全国17个城市的36家书店设置牵引读者文学记忆的“漓江文学角”,在桂林美术馆举办“在路上”文学艺术共创展和文学热爱市集,在阳朔举行文艺创作者与出版人共探文学出版未来的三场沙龙分享活动,以此搭建文学与不同形式艺术交流共创的桥梁,沟通书业与不同背景读者的联系,呼唤文学点亮生活、文学照耀未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一级巡视员王晓华表示,设立漓江文学奖、举办漓江文学节是广西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漓江文学奖秉持“发现文学力量,致敬创作精神”的宗旨,在推动文学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期盼在世界各地中文作家的持续关注和踊跃参与下,通过漓江文学奖这个平台,源源不断发掘文学新星、培育创作大家,让全球华文文学创作生生不息、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