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史有据 于今有益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在历史剧创作中并非取此舍彼,正确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应该做到于史有据、虚构有度,实现于今有益、娱乐适度。
2019-02-12
-
满身风月,如何收拾起?
满身风月,如何收拾起?这是老迈的昆曲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
2019-02-01
-
艺术创作拼的是境界
黄梅戏和昆曲、京剧相比非常年轻,它灵动、百变,可以大胆吸收各门艺术的优长,有更多可能性让我们去探索、创造 改革开放让黄梅戏迎来又一个春天,我正是在那个大好时期进入黄梅戏行业。
2019-02-01
-
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图片为电影《闪光少女》海报(局部),电影中大学女生将动漫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起来,受到年轻人追捧。
2019-02-01
-
同频时代 抒写繁荣
如何凝聚“生活之真”而为“艺术之真”,需要熟悉社会生活、深谙人性人情,并借助符合艺术本体表达的审美语言,进行精心的创造打磨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2019-01-25
-
新技术与文艺的实践
图为电影《流浪星球》海报(局部)。
2019-01-25
-
激浊扬清守正气 创新奋进筑精品
《挑战吧!太空》剧照。
2019-01-23
-
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
昨天,冷空气来袭,友谊会堂内却暖意融融,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700多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文艺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言献策。
2019-01-17
-
回归原创的选择——年度剧集观察
一些IP剧取得成功,艺术家的二度创作不容忽视,从IP回归原创,就是真正着眼于作品的内涵、情怀和质感。
2019-01-16
-
要为紧缺人才“开绿灯”,营造“群落生境”
“想解决新时代戏曲发展面临的问题,一定要从教育着手,核心就是怎么教,教什么。
2019-01-11
-
第三届中国文艺“琅琊论坛”举行
由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临沂大学)发起,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临沂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文艺“琅琊论坛”暨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研讨会日前在山东临沂大学举行。
2019-01-07
-
艺术启蒙不应落下乡村孩子
近日,一场难得的演出让笔者颇多感慨:在钢琴家郎朗的伴奏下,一些乡村的孩子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享誉国际的东方芭蕾公主邱思婷为他们伴舞《天鹅湖》,而在中国鼓王张仰胜的鼓点中,孩子们跳起了音乐剧《狮子王》的片段。
2019-01-07
-
中国戏剧稳步走向世界
每个秋天,一年一度的乌镇戏剧节都会如期而至。
2019-01-06
-
博物馆发展:从局部高热到活力四射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2019-01-05
-
二〇一八年文艺创作亮点纷呈
2018年中国的文化艺术创作情况如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2018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艺术创作情况。
2019-01-03
-
四十年:文艺评论获得多重表达空间
改革开放40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2019-01-02
-
新媒介生态下文艺评论如何响亮发声
新媒介的高速发展,为文艺评论开拓了更为辽阔的公共言说空间,然而,“人人都是批评家”的年代里也暴露出评论公信力衰减的危机。
2018-12-26
-
仲呈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2018-12-24
-
持守学术自律
美术,是一个时代艺术创造力的凝结。
2018-12-23
-
准备好适应新媒介生态的评论
“网络时代新媒介生态下的文艺批评是一些短的、碎的、即席的东西,但有的是很有思想和深度的,语言也和传统的文艺批评不一样,连生活方式都不一样,那么对这些东西怎么去抓住它评价它,怎么样把它纳入到我们的方式和体系里面来? ”12月15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主办,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文学院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媒介生态下文艺评论的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夏潮指出,当前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开展和管理方式要积极适应新的评论生态。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