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须待到我忘了努力,才又感到淡淡的哀愁”
编者按:近日,青年学者张芬《未果之梦迹——〈故事新编〉的创作及其语言世界》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5-04-29
-
“现实的葛藤”——以 20 世纪 30 年代“莎士比亚化”的译介为中心
摘要:“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标识性概念,它的译介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曾引起热议。
2025-04-28
-
陈子善:一种很有趣味的嗜好
叶灵凤制作的“灵凤藏书”藏书票 叶灵凤这个名字,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已经不会感到陌生了。
2025-04-27
-
沈从文先生参与了《诗刊》编辑工作吗
沈从文先生是极具个性的现代作家、学者,“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2025-04-23
-
何以确定自我:“钞古碑”与鲁迅《墓碣文》的创作
鲁迅对金石拓片的浓厚兴趣贯穿其一生,从事新文学创作后也没有放弃抄校和整理金石文献。
2025-04-22
-
艾丹:怀念我的父亲艾青
20世纪60年代,我们一家人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一个农场生活,周边是广漠的戈壁滩,白天可以望见天山,在夏季,山顶也是白雪皑皑。
2025-04-21
-
莫砺锋:故人生死各千秋——《师友记》自序
人生在世,除了家人外,最亲密的人首推师友。
2025-04-18
-
黄子平:子东兄二三事
20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跟上海那批做文学批评的同行,来往最多的是吴亮和蔡翔。
2025-04-17
-
寻回敦煌——抗战期间中国学人拍摄海外敦煌遗珍往事
在国家图书馆的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中心,静静存放着13000余张敦煌遗书老照片。
2025-04-15
-
史铁生:苦路人影
我仅见过史铁生一面,算不上朋友。
2025-04-14
-
石舒清:三本书的收藏记忆
新新出版社一九四六年出版 从二爷家“盗”来《鲁迅小说选集》 我手里最为古旧的一本书是《鲁迅小说选集》,由新新出版社出版于1946年,印数3000册。
2025-04-11
-
AI时代的文史工作
AI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文史研究的冲击相当猛烈,这些冲击多数是正面的,比如资源的共享和易得。
2025-04-10
-
汪家明:张洁来信
一 张洁是2022年1月21日在纽约去世的。
2025-04-09
-
沈卫威:档案里的周作人与汪精卫
一、文学谎言 从家到档案馆的列车十八分钟,从档案馆到家的列车也是十八分钟。
2025-04-07
-
人生看得几清明
“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025-04-03
-
“太太的客厅”与文人往事
2025年4月1日,是古建筑学家、诗人、工艺美术设计师林徽因(1904—1955)逝世70周年。
2025-04-02
-
【温故】三月,梦揽星河,船行水上
编者的话 2025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迎来了四十岁生日。
2025-04-01
-
重返传统——从傅斯年的反思说起
当人们开始思考和言说“传统”之时,其实已经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新的时代(如当代、现代或近代),而把过去界定为与“我们的时代”不一样的“古代”。
2025-03-31
-
“空言”心态与南宋笔记著述
笔记是宋人的重要写作类型之一,不仅数量较前代激增,而且基本体式也在两宋定型成熟。
2025-03-28
-
凝视北京与鲁迅杂文写作及革命言说
引论 1927年9月27日下午,鲁迅和许广平登上太古公司的“山东”号,离别广州,前来送行的只有廖立峨,与他初来时备受欢迎,简直是云泥之别。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