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故】八月,变化,在道与术之间
编者的话 八月,漫长的伏天开始褪去,雨水止住。
2024-08-31
-
“孙悟空”一直在变化
“画面惊艳,有电影般的美感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速度感。
2024-08-29
-
青春是美丽的,但中年更美丽——谈巴金的“中年写作”
近读《酒徒》,刘以鬯先生借“酒徒”之口评骘五四新文学,谈到巴金时说:“至于那个写过很长很长的长篇的巴金,也曾写过很多很多的短篇。
2024-08-28
-
摩罗:张良 在道与术之间
张良被后世封为千古谋圣,固然因为他有知识、有智慧、有谋略,更因为他跟对了人。
2024-08-27
-
沧海月明 自珍自怜:我从孙犁先生处得到的教益
干净,简洁,素雅,这是孙犁(1913—2002年)先生的风格。
2024-08-26
-
关仁山:青春作伴,文学还乡——参加全国青创会的回忆
文学是青春的证人,凝固成永恒的记忆。
2024-08-23
-
刘师培与近代中国小说观念的演进
小说观念在近代中国的转变是促成清末以来小说创作和研究的重要背景。
2024-08-22
-
巴金:让生命开花
巴金(1904—2005) 我们仍然需要巴金,这是今天很多人的共识。
2024-08-21
-
沈从文与汪曾祺记忆中的1957年“抱不平”事件
晚年时期的沈从文与汪曾祺 1962年10月,沈从文在写给程应镠的信中,这样表达对于弟子汪曾祺的歉意:“我总觉得对他应抱歉,因为起始是我赞成他写文章,其次是反右时,可能在我的‘落后非落后’说了几句不得体的话。
2024-08-20
-
王军:高颐阙之遇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2024-08-19
-
王帅:棉田上的红日
1959年6月,豫西大地已经酷热难当,陈梦家(1911年-1966年),这位著名的新月诗派诗人、考古学家,在作为“右派”被下放劳动数月后,终于被批准用他了解的乡间土话写下一段段唱词——将革命历史小说《红日》改编为豫剧剧本《红日》,且可计入工时。
2024-08-15
-
王继军:无愁河里的一愁——纪念黄永玉先生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2009年开始在《收获》刊发。
2024-08-14
-
《晨报副镌》“爱情大讨论”始末
百年前的现代中国,曾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大讨论”。
2024-08-13
-
《中国的一日》:危机年代的中国叙事
原标题:危机年代的中国叙事——以《中国的一日》为中心的讨论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受到高尔基“世界的一日”的启发,邹韬奋、茅盾等人发起了“中国的一日”全国征文活动,征文内容以1936年5月21日为限,涵盖这一日的“天文,气象,政治,外交,社会事件,里巷琐闻,娱乐节目,人物动态”,甚至包括各地“风俗,习惯,迷信,等等怪异事件”。
2024-08-12
-
夏晓虹:我所认识的林文月先生
知道林文月先生的名字,大多因台大望月楼的传说而起。
2024-08-09
-
重读《杜晚香》:“遗托邦”状况
原标题:“遗托邦”状况:迟到的《杜晚香》 1979年5月16日,刘心武到北京西郊友谊宾馆看望丁玲并向她约稿[1]。
2024-08-08
-
她和他和她——浅谈王世襄
编者按:王世襄(1914年—2009年),知名文史学者,文物收藏家、鉴赏家。
2024-08-07
-
戴燕:“反正我们是女人吧” ——读《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
说来是上个世纪的事。
2024-08-06
-
陈建功:宗璞大姐二三事
和宗璞大姐相识,已有44年之久。
2024-08-05
-
自由的真与伪:鲁迅1933年杂文里的萧伯纳间奏
爱尔兰裔英国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1933年2月访问上海,在鲁迅《伪自由书》和《南腔北调集》里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投影。
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