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本周之星 | 黎落: 雪的若干形式(2023年第45期)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3年12月22日11:50

“本周之星”是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的重点栏目,每天经由一审和二审从海量的原创作者来稿中选取每日8篇“重点推荐”作品,每周再从中选取“一周精选”作品,最后结合“一周精选”和每位编辑老师的个人推荐从中选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发推荐语和朗诵,在中国作家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评选以作品质量为主,同时参考本作者在网站发表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是对一个写作者总体水平的考量。

——栏目主持:邓洁舲

本周之星:黎落

黎落,湖北宜昌人。写诗多年,有作品发表于《诗刊》《诗潮》《诗选刊》《星星》《诗林》《山西文学》等,曾在全国诗歌大赛中多次获奖。中国作家网2020年度“文学之星”。

作品欣赏:

雪的若干形式

雪从来不是轻的

只是我们觉得雪很轻,旁若无人

我们制造一种白色的眩晕

并让它沸沸扬扬——

成为一种象征。我们还

看见了什么吗?

碎片化的生活,被剥夺更多

可能。而雪那么自由

在天空飘着。

我们在生活里

偷梁换柱,把所有衰老的

  父母称为“雪”

事实上。我们盗走了

他们的轻盈

我们的轻盈才被创造出来

大雪

天空是台造雪机

它制造一种叫“雪”的物质

想象,落在我们身上

我们向结冰的白河扔雪球

看那种细碎的粉末——

       生活一样飘落

我们吃糖砂

在火栗子般的生活里越吃越小

直到

我们年轻而具体的父亲

拎着芹菜推开房门

纯粹的雪

仿佛只是轻巧之物

我只能侧耳。

时间宽恕了

万事,也使我们陌生

就像现在,我在你的对立面,用铁锅煮雪

冰块携裹寒冷,在火上炙烤

来自内部的尖叫又使铁再度松软

露出破绽。

我羞于认同这种微妙

把目光投向更深处,细密的

天鹅毛阻挡了我。这纯粹的,类似赞美的

事物

因为轻而坚固。隔着水流,我

只能伸直手臂

向虚空中,抓一把云朵

雪的慈悲

落叶中的枯井睁着风眼,抱紧残枝的佛陀

落在雪上

雪,从来都慈悲。比孤独更守恒,更

深入万物核心

雪让一位母亲轻易交付自己,也让一副虎骨顺势暴走

——带回满身风暴的人。

突然降临的一场雪

必然落向松林。屋顶。马背

必然吹响江河,撞开窄门,释放更多花树和灵魂

大雪里,世界逐层褪去敌意,又朴素如白纸

听雪

她们落下来。轻飘飘的事物没有内容

在她们弯成弧线的腰肢上

我听见镂空的时间,松弛而洁净

仿佛我的双耳天生就是为了聆听她们的降临

细小的爆破声无限接近虚无

我感受那种震颤,像钢丝绳上行走着蚂蚁

满意于危险的悬浮

雪抬高黑夜

一种幸福的伤感源自深远的谅解,我也获取了

短暂的飞行。和你一样

隐在她们中间

当我们都呈现深海的蔚蓝,就

望见了彼此的孤独

雪粒真是药丸就好了

这落下的,薄的雪籽

有一粒药丸的深度。而蔓延的势态一旦形成

上帝也无法撼动

深雪中,我们告别的手臂像树枝挂着灯

在所照耀的小小国度

我苦难的二叔

他那么冷,又轻如花瓣

落在别处的雪

卷舌音。在松树枝上,鸟喙上

轻轻弹唱着

再大一点,就“啊”地一下

跌至铁皮屋顶

雪从声音里飞出,是大事,不吐不快

如果你想变轻,变白

就把自己虚掩,让思维的羽毛像雪,具备

弹射和铺陈的能力

我总在推窗时遇见收集雪籽的你

越过制度的次序

薄如蝉翼,又大又圆

雪的发生

我看见大雪在走

天真的事物铺满湖水。原野

我看见屋顶的白鸟

寂寞之中垂下它的羽毛。所见世界庞大

漫天的雪,在讲述令人着迷的悬浮

我感到身体的轻和美

仿佛有什么就要发生了。仿佛已经发生

但是我沉默不语,不想说出这些白带来的震颤

或者虚妄。

面对飞行的雪,我能做什么呢

除了在一首诗歌里赞美它。我戴花,

看玻璃里面的灰色地带

有着异常的明亮和神态

像一截树枝一张生动的脸

这些经历过重生的雨,再次死去之前的绽放

令人垂怜。站起来的燃烧

和落叶有相同的途径

它们想回到廊下,回到一个人的体内

雪落山顶

雪落山顶。雪把荒野铺开

雪压着更多雪

走在大雪中的人。光着头

用微弱的光迎接白

兰若寺在山顶

松风阵阵,吹落积雪,吹落树的帽子

错落的山鬼迎接大雪里独自上山的孩子

偌大的世界,他只爱瞬间的虚像

他提了提水声,再深深压下去

兰若寺在山顶

小雪之诗

它晃了一下

又一下

仿佛我的目光是箭镞

随后它开始飘落

这明亮的事物

因为轻而被忽略

当它铺满街角。屋顶。鞋面

像一个安静的妇人,产生了美

我失去玻璃

深夜的楼梯显现

(有删减,原文可进入作者个人空间查看)

本期点评:

自古以来,写雪的诗不少。而在新诗里,大规模地聚焦于雪这一主题的,却并不多见。在这方面,黎落的《雪的若干形式》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在诗人笔下,雪以组诗的形式呈现,并与人的境遇、心绪相勾连。因此,全诗在整体上又内嵌着一套情感结构:雪是对象,被投射了主体情感;情为架构,支撑并缔结起整首诗歌。

这其中,每一首诗都涉及到雪的形象。诗人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用富有灵性的眼光捕捉雪的特点,对雪的书写充满奇思妙想:“你是把玻璃搬到墙外?/还是在空地上种植棉花?”是视觉体验;“她们落下来。轻飘飘的事物没有内容/在她们弯成弧线的腰肢上/我听见镂空的时间,松弛而洁净”是听觉体验;“我们向结冰的白河扔雪球/看那种细碎的粉末——/生活,一样飘落”则与触觉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她没有将感觉局限于具体的感官体验,而是将其与想象、联想相结合,延展出更幽深的内在精神空间与更广阔的外部客体空间。

以《大雪·天空是台造雪机》为例。这首诗第一段写雪从天而降,“它制造一种叫‘雪’的物质/想象,落在我们身上”。这两句如果没有“想象”一词,句子也照样成立,但是“想象”的出现明显拓展了诗的体验空间,制造出更丰富的阅读效果。第二段写“我们”扔雪球,雪末像“生活,一样飘落”,在这里,“生活”与上一段的“想象”对位,雪也与具体的生活发生联系,二者之间嵌合得更紧密。第三段是更加具体的描写,“直到/我们年轻而具体的父亲/拎着芹菜推开房门”,这个结尾十分精彩,以一个特定场景点出了回忆的本质,“父亲拎着的芹菜”仿佛一帧定格的画面,一下子点亮了全诗,赋予诗鲜活的气息,而雪作为一个被歌咏的意象,就是个人生活、情感记忆的写照。

这组诗还有不少可称道之处。如“雪飘起来。雪落下去/空中飞舞着思想的白天鹅”“卷舌音。在松树枝上,鸟喙上/轻轻弹唱着”等佳句,不胜枚举。总的来说,全诗灵动充盈,细腻中见饱满,思想的纹路、情感的呼吸都清晰可辨,是一篇有着相当完成度的抒情组诗。

——杨碧薇(诗人,批评家,鲁迅文学院教师)

了解黎落更多作品,请关注其个人空间:黎落的作品集

 

往期佳作:

许家强: 能饮一杯无(2023年第44期)

邹冬萍:花未开,花已落(2023年第43期)

弍晓姐:一只水鸟落进黄昏 (组诗)(2023年第42期)

小雪人:渡船者(2023年第41期)

曾辉:炊烟远(2023年第40期)

黎采:穿越时空的弦歌(2023年第39期)

野川:高处(组诗) (2023年第38期)

王贺岭: 与大树为邻 (2023年第37期)

梅钰:高楼湾(2023年第36期)

叶青才:耳朵里总养着几只鸟(外一篇)(2023年第35期)

李日清:九月诗抄(组诗)(2023年第34期)

嘎代才让:念钦街诗稿(组诗)(2023年第33期)

红山飞雪:旷野三章(2023年第32期)

墙有棘:水渍(2023年第31期)

陈华:拘魂枕(2023年第30期)

南苡:与秋书(2023年第29期)

静河:尘封的胡同(2023年第28期)

西贝侯:圪塔院记忆(2023年第27期)

宋煜:她小心摘下易变质的词语(组诗)(2023年第26期)

北方:北方的庄稼(2023年第25期)

蒋戈天:乡村辞(组诗)(2023年第24期)

庞文辉:写给南浔的组章(2023年第23期)

毕海林:墙根下的缩影(2023年第22期)

森森:向日葵(组诗)(2023年第21期)

陈春琴:盗戏(2023年第20期)

刘文邦:每一天都不是多余的(组诗)(2023年第19期)

萧忆:旧事录(2023年第18期)

西厍:站在秋天中央(十年十首)(2023年第17期)

雷云峰:幡然醒悟(2023年第16期)

保定许城:眉眼盈盈(2023年第15期)

九天:A.I.(2023年第14期)

王国良:老屯子的脸(组诗)(2023年第13期)

鲁北明月:清明 清明(2023年第12期)

流水方舟:生命的硬度(2023年第11期)

肖笛:月亮,是一粒药丸(2023年第10期)

刘海亮:龙湖记(2023年第9期)

程文胜:西码头的奤子(2023年第8期)

原莽:人间如此辽阔(组诗)(2023年第7期)

廖彩东:轻墨杂弹围屋内外(2023年第6期)

启子:辽西北的月光(组诗)(2023年第5期)

欧阳杏蓬:大地之灯(2023年第4期)

余穂:如果一条河流送走很多事物(2023年第3期)

徐赋:月亮下的篝火(组诗)(2023年第2期)

苏万娥:火灰里的童年(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