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本周之星 | 王国良:老屯子的脸(组诗)(2023年第13期)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3年04月14日11:31

“本周之星”是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的重点栏目,每天经由一审和二审从海量的原创作者来稿中选取每日8篇“重点推荐”作品,每周再从中选取“一周精选”作品,最后结合“一周精选”和每位编辑老师的个人推荐从中选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发推荐语和朗诵,在中国作家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评选以作品质量为主,同时参考本作者在网站发表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是对一个写作者总体水平的考量。

——栏目主持:邓洁舲

 

本周之星:王国良

王国良,黑龙江大庆人。中国石油作协会员、黑龙江省作协会员、北大荒作协会员。诗文见诸《诗刊》《星星》《草堂》《诗林》《诗潮》《绿风》等文学期刊。入选《新世纪诗选》等百余种文学选本,有诗被译成英文、德文,编入国外大学教材。

 

作品欣赏:

老屯子的脸(组诗)

1.零点过后

 

故乡的小酒馆

我的内陆,隐藏在松针的

光芒里,禅坐

 

斟满九寨蓝

与一座和诗有缘的山

隔窗对饮

 

熟悉的乡音,已被雁阵驮走

留下的空寂,正在旷野呼吸

 

黄昏的小村,打发几声犬吠

拉下嵌满钻石的夜幕

 

零点过后,诺敏河畔

渔火把夜色吹白

藏在时光里的画面

若隐若现

 

2.烟火

 

像一个代词,在乡愁里缭绕

偶尔被抽出来

编织一件诗歌的披肩

 

作为生活的象征

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故乡的山坳

像一支笔,勾勒着山村的小日子

 

因为有了它们,太阳和月亮

才不会孤独,星星

才会闻到桦树皮燃烧的馨香

 

每次归来,都会登上山顶

寻找自家的烟囱,低矮,斑驳

 

像一截树桩,落满了回忆的麻雀

它曾经属于奶奶,又交给了母亲

 

袅袅而出,轻轻飘散

也是蓝天的一部分,我们只看到了

它的婉转 低回,却忽略它的悠长 高远

 

3.翘起的屋檐

 

翘起的部分

像故乡黄牤子的犄角

挑着往事,月亮

也端出了一张老屯子的脸

 

松树,用松针

缝补一件风的旧褂子

千针万线,都像母亲的针脚

 

几只麻雀

睡在琉璃瓦的骨节里

搂着梦的小身子

像裹在襁褓里的婴儿

 

夜,也翘了起来

与屋檐,一个失眠者佝偻的背

有了一样的弧度

 

流星闪烁,像谁扔掉的烟头

把静谧烧出一个洞

 

4.两个核桃

 

从一只樟木箱底

找到两个核桃,红褐色的包浆

覆盖岁月的皱纹,轻轻

一擦,竟擦出了我的影子

 

年代不详,出生地不详

只知道是爷爷揉搓的

一段历史,一对粘满指纹的

掌故,两颗不肯陨落的星星

 

捧在手里,一股民国的风

从凹凸不平的纹理刮来

就像这个家族,趟过兵荒马乱

逃亡异乡,跌跌撞撞的经历

 

已闻不到飘散的硝烟,时光的

沟壑却依旧流淌着风干的汗味

耳边摇动,有一肚子的话

要说,句句都像密封的叮嘱

 

满怀虔敬把玩,心型的

打磨碾碎沧桑,析出遥远的

幽香,父亲坐在阳光下

似又闻到了老家的味道

 

5.暮色里的鸟鸣

 

诺敏河的黄昏淹没了村庄,

点燃季节的达子香

掀起晚霞的潮汐

 

父亲蹲在老榆树下

用爬上山墙的犁铧

独自翻耕着回忆的麦田

 

父亲老了,岁月以另一种

方式和他说话,而村庄却愈加

年轻,那些我不认识的白桦树

已长成故乡的另一个地名

 

草参花深处,残阳如血

炊烟像时间跋涉的软梯

弯了再直,延续着村庄的主题

晚风吹来,暮色里的鸟鸣 一动不动

 

那根挂在屋檐下的牧鞭

像一条生长脚印的瓜藤

还在远去的牛哞里追赶一场春雨

 

6.冰凌花

 

鲜嫩的碎金子,从山顶铺到村口

一直把早春领回家

陪奶奶坐在土炕上纳着鞋底

 

淘气的孩子,总要从雪野采回几支

别进儿歌,把日子打扮成

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从村子里蹦蹦跳跳地走过

 

清冽的香斟满了女人的酒窝

灌醉了彪悍的伐木汉子

也擦亮了梅花鹿和野狍子的蹄音

洒满每一条桦林小路

 

每一朵都点燃生命的火焰

熬煮着料峭的风寒,也熬煮着山里人

凌霜傲雪的品性,让大山的儿女

怀里都揣着一轮初升的太阳

 

7.老槐树下

 

每棵树下都有时间的影子

用阳光调整自己的坐姿

或在摇椅上等待

落霞最后的叮嘱

 

当父亲的二胡在一支曲子里

把黄昏拉断,把小村的灯光拉断

老槐树下奶奶讲过的故事

还在藤蔓上攀爬

滴滴答答洒下的

不知是露珠还是泪水

 

喜欢在树下仰望星空的女儿

偶尔也学李白望明月

只是她的故乡就在树下

就在一首诗的呼吸里

安静地睡去或醒来

 

本期点评:

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艺术高峰,前者因想象力丰富、新奇,气质豪放、超迈,而形成了前无古人的浪漫主义诗风;后者重在书写民众生存状态、反映生活真相、传达时代呼声,诗风沉郁顿挫,达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极致。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先贤李杜是比我们早出生了1250年的超级“宝藏诗人”,他们给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诗歌资源。他们的诗歌,语言风格区别很大,却都非常高级地体现了这一点: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记录了从现在的重庆奉节县白帝山到湖北荆州市的经历和感想,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江南逢李龟年》书写了他的现实离乱生活,这几首流传千古的诗篇,都明确地体现了诗歌创作内容源于现实生活这一看法。至于“艺术高于生活”,可以大致理解为:不是原封不动地把现实生活情节搬到字里行间,而是对创作素材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提炼之后使“立意”清晰起来,或者在“立意”的“导向”之下,合理地剪裁、利用生活素材,使得我们笔下的生活素材不是从A到A,而是从A到A+,其增加的那部分(思想感情),显然是超出生活素材本身的,那是我们笔下的有意为之,是我们投入文艺创作的真正需要。这就是说,我们创作一部文学作品,是需要有所“托寄”、有所“传达”的,那样,我们的表达里才会因“有点东西”而耐人“品读”,而不至于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成为一次“喝白开水”。

王国良组诗《老屯子的脸》是一组创作题材很集中的、抒情与写实相结合的作品,比较朴素、平淡。作者写到的是他老家的、熟悉的、带有乡愁情意的乡村意象:“小酒馆”“烟火”“冰凌花”“老槐树”“翘起的屋檐”“一截树桩”“几声犬吠”“暮色里的鸟鸣”“梅花鹿和野狍子的蹄印”,以及“父亲蹲在老榆树下”“陪奶奶坐在土炕上纳着鞋底”“清冽的香斟满了女人的酒窝/灌醉了彪悍的伐木汉子”,还有“流星闪烁,像谁扔掉的烟头”“诺敏河的黄昏淹没了村庄”等许多容易触动人心的景象。显而易见,作者的创作来源是有真实的生活来源和依托的;作者的写作用意在于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描画和叙述“老屯子的脸”,以达到对家乡“形象”的认识,从而表现诗人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乡村的命运、对乡村与城市的关系的观察和思考。

在情感表达上,作者确实用了一番心思,很明显的是,他的朴实句子颇有感染力,例如,他写“父亲蹲在老榆树下/用爬上山墙的犁铧/独自翻耕着回忆的麦田”,还有“几只麻雀/睡在琉璃瓦的骨节里/搂着梦的小身子/像裹在襁褓里的婴儿”等等。在整体表达上,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零点过后》为例,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深夜时分的小村景象的观察,诗作分五节,第一、二节写夜色里小酒馆的视觉形象,着力于语言空间感的营造和写意效果的追求;第三节走笔去写小村因“乡音”流失而变得“空寂”;第四节写夜幕下的“几声犬吠”,突出以动写静的效果和意味;第五节写“诺敏河畔/渔火把夜色吹白”的远景。从整体上看来,作者试图通过画面并置的方式,把多个零散的场景构成一个完整的“零点过后”的夜色下的小村图景,以突出一个“静”字,也就是因了这个“静”的氛围的牵扯与联系,才使得这首诗不至于显得过于松散。可见这样的构思和表达,对一首诗的创作来说是比较冒险的。而细读起来,会发现这个作品是存在“作诗”之嫌的,例如,诗中写到因乡音流失而导致小村空寂,那么小酒馆和渔火的存在,就多少有些可疑了。跟《零点过后》相似,《翘起的屋檐》《冰凌花》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拼凑感,需要再作打磨。

在锻字炼句上,作者表现出了一定的自觉性,只是有些地方有些欠缺。例如,他写“黄昏的小村,打发几声犬吠/拉下嵌满钻石的夜幕”,前一句写得朴质,后一句因“不够准确”而有牵强造作之嫌;又如,“流星闪烁,像谁扔掉的烟头/把静谧烧出一个洞”,把扔烟头来比拟流星滑过,形象,可见可感。作为一个句子,这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这样的句子在当代诗歌语言当中,并不新颖,也非独创,甚至跟童诗作者姜二嫚7岁时所写的句子很相似:“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符力(《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编辑)

 

了解王国良更多作品,请关注其个人空间:王国良作品集

 

往期佳作:

鲁北明月:清明 清明(2023年第12期)

流水方舟:生命的硬度(2023年第11期)

肖笛:月亮,是一粒药丸(2023年第10期)

刘海亮:龙湖记(2023年第9期)

程文胜:西码头的奤子(2023年第8期)

原莽:人间如此辽阔(组诗)(2023年第7期)

廖彩东:轻墨杂弹围屋内外(2023年第6期)

启子:辽西北的月光(组诗)(2023年第5期)

欧阳杏蓬:大地之灯(2023年第4期)

余穂:如果一条河流送走很多事物(2023年第3期)

徐赋:月亮下的篝火(组诗)(2023年第2期)

苏万娥:火灰里的童年(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