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本周之星 | 墙有棘:水渍(2023年第31期)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3年09月08日16:03

“本周之星”是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的重点栏目,每天经由一审和二审从海量的原创作者来稿中选取每日8篇“重点推荐”作品,每周再从中选取“一周精选”作品,最后结合“一周精选”和每位编辑老师的个人推荐从中选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发推荐语和朗诵,在中国作家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评选以作品质量为主,同时参考本作者在网站发表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是对一个写作者总体水平的考量。

——栏目主持:邓洁舲

本周之星:墙有棘

墙有棘,籍贯江苏,现居北京,体制中人,中度社恐,以前发表过一些和文学基本不沾边的文字,目前正在学习写小说。

作品欣赏:

水渍

一块水渍,巴掌大小,呈浅灰色,盘踞在主卧飘窗左下角乳白色的墙面上,异常刺眼,充满恶意。

王芳凝神细看,水渍好像正在缓慢扩大,似有蚕食整块墙面的野心。她忽地想起许多年前,母亲在院子里抖开雪白的床单,她极力掩藏的一小块尿渍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七岁的她羞得无地自容。当时,母亲柔声宽慰她说,没关系,小孩子尿床没什么丢人的,干嘛捂着不告诉我?你要听话,以后有事一定要和妈妈讲。几天后,母亲指着她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争口气?你都多大了?除了尿床还有什么本事?没出息的东西……那天被骂的原因是什么,她一点不记得了。她只记得,那张床单洗了几遍,尿渍仍残留一抹浅黄,阴魂不散。

一股火气瞬间直冲脑门,王芳指着水渍,厉声责问身旁的工长,这是怎么搞的?

工长咧嘴笑了笑,露出两排烟黄色的牙,齿间清晰可见午餐的残留物,一丝韭菜叶。每次说话前,他都要咧嘴一笑,不是因为有什么高兴的事,只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习惯。工长说,墙里渗水了,但肯定不是我们装修的问题,是外墙出了问题。然后开始详细解释,一口浓重的方言,夹杂许多令人费解的术语。王芳连估带猜,能听明白七八分。工长的意思是,室内防水做得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绝对物超所值。但飘窗所在位置的外墙由于年久失修或其他什么原因,裂开了很深的缝隙。连日降雨,雨水自裂缝灌入,渗入内墙,形成水渍。王芳打开飘窗,将头伸出窗外,想看一看工长所说的裂缝。工长在屋里一个劲说,看到了么?看到了吧?是不是有条缝?就是有条缝嘛。仿佛他的目光可以洞穿过墙体,洞察一切。

确实有缝,而且不止一条。在王芳眼中,雨水冲刷过的外墙,如同自己卸妆后的脸,矫饰尽失,时间的破坏力尽显无遗。工长再次强调,这个真和我们没有关系。王芳说,外墙的问题,我会找物业。但这块水渍,你们也要想办法处理。工长笑了笑说,等天一晴,慢慢就干了。王芳斩钉截铁地说,不行,你们必须把这块铲开,重新做防水。工长又笑了笑,说,好好好,这个好办。

王芳没想到今年夏天会装修房子,如同气象台没料到今年夏天雨水如此丰沛。这套位于西平市城区边缘的三居室,是她与丈夫结婚时买的。二手房,装修七成新,周边生活设施还算齐全。只是距离两人单位太远,上下班往返至少两小时。除此之外,住得还算舒适。婚后两年,女儿出生,两家老人轮流过来带孩子,住着也宽绰。孩子日渐长大,一个要命的问题暴露出来,这附近没有像样的学校。于是,四处托关系求人,拎着猪头找庙门,颇费一番周折,才将女儿送进市中心的一所小学。从城乡结合部到市中心,通勤时间更长得离谱,为了孩子,只能搬家。小学周边房价已涨上了九重天,根本买不起。他们将三居室出租,全部租金加上一个人的一半工资,在小学附近租了个一居室。转眼三年又三年,女儿升入初中,他们一直没挪地方。

一居室的租价一年飙过一年,三居室的租金却不升反降。王芳和中介谈了几次,一次比一次闹心。王芳问,我本来租得已经够便宜了,为什么还要降价?中介掰着指头解释说,房型不好,地段太偏,租房的人越来越少,租金不下调,根本租不出去。总之,有一万个必须降价的理由。谈着谈着,就谈崩了。王芳索性不租了。她横下心来想,干脆让女儿住校。在一居室里挤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她忍到了极限。

房子出租六年,租户换了一批又一批,原来的装修已千疮百孔。地板翘起,木门开裂,窗户变形,卫生间漏水。墙面随处可见来历不明的污渍,斑斑点点,看着头皮发麻。从房屋中介出来,王芳径直去了装修公司,一鼓作气签了合同,决定进行彻底翻修,将前任房主和历任租客的痕迹尽数抹去,一切重新开始。

装修公司郑重承诺,确保业主省心省力省钱。但开工不到一个月,设计图和预算方案崩得一塌糊涂,成本一路攀升。王芳发现,从装修队砸下第一锤子开始,各类加项就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如雨后春笋,如女儿脸上的青春痘。工长每次拿出新报账单前,也会咧嘴一笑。这个笑容很真实,发自内心。她质问工长,怎么会多出那么多钱?工长先笑一笑,然后用蹩脚的普通话解释每一笔新增费用的由来。他耐心地引导她慢慢回忆,每一锤,每一铲,每一道槽,每一根管,每一块板,每一片砖,都经过了她的同意,绝非先斩后奏。她争辩道,可当初你没说会这么贵。工长诚恳地说,价格都是公司定的。她无可奈何,事到如今,总不能赶走他们,再另找一家。天下乌鸦一般黑,再找一家,可能比他们还黑。

然而,砸进去那么多钱,墙面居然还渗水,简直岂有此理。尽管工长一再强调是外墙的问题,她仍气呼呼地下命令,今天必须把这块水渍处理掉,我明天过来检查。工长满口答应,立即叫来一名小工,指着水渍,用王芳完全听不懂的方言叮嘱一番,口气严厉,辅以有力的手势,显得雷厉风行、十分靠谱。

接着,王芳去了一趟小区物业。对方态度良好,表示只要明天不下雨,一定安排工人师傅检查外墙,为业主排忧解难。王芳没在物业耽搁太久,后面还有许多事。要赶去建材城,选定橱柜样式,签木门合同,订购一个智能马桶。再给银行打电话,督促对方加快放贷进度。装修是个无底洞,她申请了装修贷。贷款很快通过审批,但银行说,必须等地砖墙砖全部贴完才能放款。这个规定匪夷所思,你不放款,我拿什么买地砖墙砖?银行耐心地解释道,这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很科学很合理。

前往建材城的路不好走。雨势渐增,豆大的雨点气势汹汹地砸在车挡风玻璃上,噗噗作响。雨刷器徒劳地摆动,王芳手握方向盘,视野一片模糊,只见前车红色尾灯龟速移动。建材城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手机突然急促地响起,铃声是《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很应景。来电显示是办公室的小彭。

王芳今天下午请了假。这两天,领导们出差的出差,开会的开会,原不会有什么急事。她接了电话,只听小彭慢悠悠地说,有个文件,领导突然要改,她不知道存在哪里,也不知道该怎么改。王芳打开免提,遥控指挥小彭在自己电脑上改稿。对方始终不得要领,这里不明白,那里不清楚,话里话外透出来的意思,就是要王芳回来自己改。王芳对小彭早有不满。这丫头一向散漫拖沓,工作上纰漏不断,整天不是刷手机,就是到其他办公室串门聊闲篇,根本不把王芳这个处长放在眼里。但处里目前一共就两个人,而且据说小彭背景很深,王芳只好忍着。一通电话打得唇焦舌燥,文件的事仍是一团乱麻。她真想顺着电波冲到电话那头,将小彭连同电脑砸个稀碎。

最后,王芳又从建材城赶回单位。已过下班时间,小彭踪迹不见。文件被改得七零八落,改过的地方,十句有八句不通,不知道是小彭的问题还是领导的问题。王芳纠结了一阵,决定将那些乱七八糟的病句再改回去。文件这么送上去,大领导一定会拍桌子骂娘,而领导不会承担责任,末了倒霉的还是她。眼看天色渐黑,她准备给丈夫发条短信,说自己加班,晚些回家。言下之意,做晚饭这件事就别指望她了。不料刚取出手机,丈夫的短信已抢先发来:今晚加班,晚些回家。夫妻二人居然如此心有灵犀。此时,雨势渐小,但淅淅沥沥的就是不停。她又想起了那块水渍。

晚上七点,王芳提着外卖回到家。逼仄的房间,家具电器、锅碗瓢盆、衣食杂物,都在争抢有限的空间。三个人,六年,生活的必需品与沉淀物,各式各样,多得可怕,挤得可怕,重得可怕。她叫了一声女儿的名字,卧室门锁轻响,门打开一条缝,女儿探出脑袋。一室一厅,女儿住卧室,王芳和丈夫住客厅,一张一米二的折叠床,和沙发拼在一起,勉强够两个人睡。

王芳说,出来吃饭。女儿说,我在屋里吃。王芳点头,女儿慢慢走过来。这两年,女儿个头蹿得很快,差不多和王芳一样高了,长得和王芳越来越像,话却越来越少。孩子进入叛逆期的正常现象。女儿接过外卖,问,你给我报素描班了吗?王芳一怔,什么素描班?女儿说,你答应过我的,暑假我要学素描。王芳快速检索记忆,依稀想起,以前确实向女儿做过承诺。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小升初这个暑假十分关键,她为女儿安排了数学、英语、语文提高班。一个多月后入学分班考,如果被打入普通班,就麻烦了。一步赶不上,步步落在人后。寸阴是竞,哪有时间学什么素描?对女儿这种不切实际、不合时宜、不分轻重缓急的想法,王芳倍感恼火。但自己有言在先,现在食言,总有点理亏。她略加思考,用商量的口吻说,还没找到合适的班,要不我给你买两本素描教材,你先自学?女儿说,你答应给我报班的。王芳说,我没说不给你报。女儿说,那就给我报一个合适的班呗。王芳说,我会再找的,你快去吃饭。

女儿回屋,咔哒一声,门又锁上了。女儿最近总锁门,屡教不改。王芳坐在床边,支起折叠桌,打开笔记本电脑,准备继续改文件。她先上网搜了一下素描班信息,在提高班间隙插入一个素描班,并非不可能。但她最后决定不报。因为这才是对女儿最好的选择,确定无疑。她想好了对策。再过两天,英语提高班第一次口试,以女儿现在的状态,大概率会考得稀烂。到时候,将女儿痛批一顿,痛陈一番学习重要、父母不易、人生残酷的道理,也就彻底绝了这丫头学素描的妄念。

主意已定,王芳关闭浏览器。深蓝色的电脑桌面,映出她脸孔的虚影。她略一愣神,一种莫名的厌恶感突然涌上来。女儿越长越像自己,而自己越来越像母亲。母亲昔日对她使用的种种招数,她现在稍加变化,也一一施加在女儿的身上,仿佛一个轮回。大脑皮层深处的记忆渗出来,在沟回里积聚、流淌,浸透敏感的神经元。

王芳记事前,父母就已离婚。父亲很快再婚,搬到另一座城市,从此断了联系。母亲一个人将她抚养长大。母亲退休前是一位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多次上过报纸,经常被比喻成春蚕或者蜡烛,学生们都拿她当亲人。只有王芳知道,母亲有两副面孔,一副温柔、宽容、和蔼可亲,如春风拂面、春雨润物细无声,另一副则冷峻、刻薄、阴阳怪气,如秋霜摧花、秋风扫落叶。她总是被第一副面孔卸下防备,然后被第二副面孔狠狠收拾一顿。

上小学时,王芳一度迷上漫画书,没日没夜地看。母亲知道后非但不反对,还说,有兴趣爱好是好事,有喜欢的漫画书,我给你买。最后轻描淡写地补上一句,不影响学习就好。她钟意的漫画书,母亲真就整套买回家。同学们都很羡慕,有的偷买了漫画书不敢带回家,就交给她保管。她书架上的漫画书一字排开,像等待检阅的队伍。这段美好时光,在期中考试后戛然而止。她的班级排名有所下降。母亲立即换上第二副面孔,声色俱厉地细数漫画书的种种危害,剜心剔骨地斥责女儿玩物丧志,辜负了母亲含辛茹苦的付出。书架上所有的漫画书,被逐一撕烂,她替同学保管的几本书也遭了池鱼之殃。撕书的时候,母亲眼中喷火,咬牙切齿,似有一段深仇大恨隐忍许久。自此之后,王芳不敢再碰漫画书。

进入高中,王芳和一个男生走得较近,彼此有些朦胧的好感,但还没到“早恋”的程度。母亲不知从何处察觉到了蛛丝马迹,却不动声色,一面推心置腹地同女儿聊理想,谈人生,一面不经意地夸赞那个男生如何优秀,小火慢煨,汤滚肉烂,终于让王芳主动吐露心曲。第二天,母亲给男生家长写了一封长信,言辞恳切,语重心长,请他们管好儿子,将不良苗头扼杀于摇篮之中。待那一头火烧起来,再不紧不慢地换上第二副面孔,揪住王芳反攻倒算。她半句不说那男生的不是,只一味贬损王芳:你好好看看你自己,又笨又懒,脑子一团浆糊,做什么都做不好,人家怎么可能看上你?从那以后,王芳没再和那个男生说过话。

记忆不再是涓涓细流,几乎变成没顶的洪水。王芳心头猛然一紧,手指紧点几下鼠标,电脑屏幕泛出白亮的光,文档打开,满屏3号仿宋体字,密密匝匝,组成坚固的防洪堤,将如潮的记忆挡住。她松了一口气,暗暗感谢这些冠冕堂皇的文字。

一个多小时后,王芳合上笔记本电脑。脖颈酸痛,太阳穴发胀。目光转向窗外,雨变得更小,但仍然没停,窗玻璃上布满细密的水滴,构成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噩梦。她又听到门锁轻响。这次是大门。下一秒,拥挤的客厅又多出一张臃肿疲沓的脸。丈夫回来了。

王芳问,吃饭了吗?丈夫一边低头换拖鞋一边说,吃了。王芳说,今天怎么这么晚?他径直走进卫生间,含糊回了一句,最近事比较多。然后关上洗手间的门。

空气中有一缕烟味,极其细微,但被王芳精确捕捉到。从进门开始,他一直有意躲避她的目光。不是第一次了,王芳心如明镜。可以断定,加班是托词,他只是不想那么早回家。不过,他没去什么不可告人的地方。在办公室磨蹭到天黑透,去单位附近找个小馆子,吃一碗牛肉拉面或三两鲅鱼馅饺子,加一个豆腐丝、拌木耳之类的凉菜。吃完饭,一路溜达到地铁站。夫妻二人单位方向相反,家里只有一辆车,平时王芳开。从地铁站钻出来,撑着伞站在雨地里,抽一支烟,或是两支。吞云吐雾时,他脸上是怎样一副表情?适意?紧张?沮丧?抑或全无表情。再磨蹭一会儿,依依不舍地碾灭烟头,慢吞吞走回家。王芳想,真实情况多半如此。她懒得拆穿他。

抽水马桶和洗脸池的水声依次响起,卫生间门打开,他拿着拖把,开始拖地。不知从何时开始,他迷上了做家务。做饭刷碗洗衣打扫,一回家就撸袖子开干,一个人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丈夫包揽家务,貌似妻子的福音。但他的那点小心思,王芳洞若观火。他是为了躲开她。干家务,比陪她说话轻松。

王芳对着丈夫的背影说,今天我去房子那边了,墙面又在渗水,你说怎么办?几天前,她向他提到墙面有水渍。他一边兴致勃勃地擦抽油烟机,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那么一小块水渍,过几天就干了。西平一向干燥,最近这种天气百年不遇。这种论调一出口,立刻遭到王芳严词驳斥。她详细阐述了墙面渗水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水患不除家无宁日。而且,多雨阴湿保不齐就是今后的常态,气候变化这种事谁也说不准。他说,问题可能没你想的那么严重。她继续反驳,遇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像你这样无视问题,逃避问题。

今天,王芳再次提起墙面渗水。他马上说,那就让装修队重新做防水。她说:没用,和装修没关系,是外墙的问题。他说,那就找物业。她说:我已经找了。他说,你别太着急。老房子嘛,有这种问题很正常,没办法。她说,我们要想办法。他不言语,转身去卫生间拧拖把,然后收拾垃圾。她又说,明天我再去物业一趟,督促他们快点找人修。他说,我和你一起去。她问,你想我和一起去吗?他说,当然一起去,反正明天单位也没什么事。她说,我单位明天倒是有一大堆破事。他说,那你忙你的,我去就行。她说,你去有什么用?人家三两句话就把你忽悠了。还是我一个人去吧,你别管了。他说,好,那我下楼去扔垃圾。他心里明白,她已拿定主意。刚才的对话,并非真要与自己商量什么,只不过是宣泄情绪。他默默提着垃圾袋出了门。雨还在下,不知何时是个头。

其实,他想的不全对。王芳并非单纯释放情绪,也是为了进一步证实一个判断——丈夫对自己越来越不上心了。她曾经一度以为,她和他已黏合成一体,亲密无间。但现在有某种异物渗进来。不管异物是什么,能够渗进来,就说明有裂缝存在。而且,这裂缝越来越大。

最近,她的睡眠很糟,经常半夜突然醒来,浑身酸痛,困意浓重却再难入睡。十几年前的记忆不停在脑海里闪回。她和他相识于大学校园。他时常在网络和报刊发表些汪洋恣肆的文字,一副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做派,加上一张棱角分明的脸,是她心仪的类型。他们第一次接吻,是在黄昏的街角,金色的夕阳洒在他们身上,归家的行人从他们身旁匆匆走过。高浓度的甜蜜感混合强烈的羞耻感,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无与伦比的幸福感。滴酒不沾的她,第一次体会到醉意,头晕目眩,心花怒放。那是十分久远的回忆。

他们一起毕业,考编,进入机关,在西平扎下脚跟,顺理成章地结婚,在老家把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然后回到西平,在一地鸡毛中踯躅前行。普通人的生活无非如此。王芳原以为,他能给她的生活带来与众不同的色彩。万没料到,他比她更快适应了索然无味的生活。象牙塔里的所有光芒倏然消散,他很快泯然众人矣,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丧失了对一切新鲜美好事物的兴趣,棱角分明的脸渐渐膨胀成一个鼓鼓囊囊的球体。他在家里寡言少语,惜字如金。他主动与她交谈的频率,比两人的性生活频率还低。更让她恼火的是,他变得越来越淡定,家里的大事小情,一概懒得思考,自欺欺人地绕开所有问题,躲到一旁看热闹。这次决定收回三居室前,她给他打电话。没说几句,他就忙着表态,房子继续出租也好,收回来装修也好,你定就行,我没意见。装修方案打印出来,他扫了一眼说,你看好就行,我没意见。至于选材料、买配件、定家具、办贷款等诸多事宜,他的态度一以贯之,翻来覆去就是,你定就行,我没意见。貌似百依百顺,实则推卸责任。因为没有做过决定,所以但凡遇上问题,一律与他无关。墙面渗水,根本不可能指望他解决。还假模假式地说“一起去找物业”,她不过追问了一句,他立时就露出了故作姿态的马脚。如果真心诚意要陪她去找物业,不论她怎么说怎么问,坚持说“一起去”就好了。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到,只能证明他压根不想陪她去。毫无疑问,事实就是如此,她越想越灰心丧气。

第二天,雨竟然停了。看来龙王爷也有累的时候。厚重的灰色云层低垂天际,缓慢地翻滚,似乎在积蓄力量。中午,王芳一个人赶到装修现场。工长不在,屋里只有一个小工,正在卫生间里和水泥。渗水的那块墙皮已被铲掉,裸露着灰黑色的墙体,水渍还在,仍是巴掌大一块。她又去了一趟物业,对方依然态度良好,叫来一名维修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老师傅头发花白,满面沧桑,身手却异常矫健,腰上松松垮垮系了条安全绳,便翻出四楼窗户,脚踩安放空调外机的小平台边缘,仔细检查外墙。王芳站在窗边,看得心惊肉跳。老师傅研究了一阵,手脚并用攀回四楼,气不长出,面不改色,点了支烟说,你家渗水和外墙一点关系没有。王芳说,不可能,外墙裂了好几条缝,我都看到了。老师傅气定神闲地吐出一个烟圈,继续说,裂缝确实有,但我检查了,肯定不是渗水的原因,这事你还得找装修队。王芳说,装修队说和他们没关系,是外墙的问题。老师傅说,他们说的不对,绝对不是外墙的问题,我给你解释一下……于是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一口地道的西平话,吐字快而含糊,混着烟味一股脑喷出来,熏得王芳头晕脑胀。她越听越糊涂,索性拨通工长电话,打开免提模式,三个人开电话会议。老师傅和工长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车轱辘话交替反复,搅和成一锅滚热的浆糊。正胜负难分之际,银行的电话插进来,王芳不得不中断三方会谈。

银行告知,贷款现场审核时间定在明天。对方再次提醒,只有地砖墙砖全部贴好,银行才能如期放款,切记一块砖也不能少。接完电话,王芳一个箭步冲进卫生间,那小工居然还在慢条斯理地和水泥,地面和墙面一多半裸着。她问,还有多久能贴完砖?小工头叽里咕噜说了一串,口音比工长难懂百倍。她厉声命令,今天必须贴完!对方点了点头,继续专注地和水泥。

王芳回到主卧,老师傅一支烟抽完,随手将烟蒂弹出窗外,很内行地说,我看这渗水也不严重,再做一层防水就够了。王芳气急败坏地说,外墙的裂缝,你们必须想办法处理。老师傅说,我可以把那些缝都抹上,不过抹平之后,可不敢保证内墙不渗水,这本来就不是外墙的问题嘛。王芳问,你们打算什么时候修?老师傅抬头看了看乌云越积越厚的天空,说,肯定要等到天晴以后,现在这种天气,弄了也白弄,瞎耽误工夫。

老师傅走后,王芳也准备离开。单位还有一大堆“作业”等着她,办公室正唱空城计。今天一早,小彭发了条微信请假,说痛经疼得下不了床,也不知是真是假。这时,手机一阵躁响。是在老家的母亲要视频通话。她不假思索,拒绝视频邀请,快速回了四个字,我在开会。紧接着,母亲连续发来几条语音信息。王芳全都转成文字,她实在不想听见对方的声音。

语音信息说:你选的墙漆颜色太暗,看着特别压抑,阴森森的,应该换暖一点的色调。次卧的柜子不够多,柜子里的隔断太多,放不了大件东西,不实用。柜面颜色太轻佻,要换掉。床的样子我也不喜欢,干脆搭个地台,铺榻榻米,经济实用,对老年人身体也好。最后,对方又发来几张样式各异的榻榻米照片。

王芳顿觉脑袋大了一圈。墙漆换颜色倒不难,可定制家具的合同已经签了,订单已然下厂制作,现在要改,虽说不是不行,但少不得一番周折。三居室的次卧是留给老人的。装修前,王芳打电话询问母亲的意见。母亲云淡风轻地说,我没那么多讲究,怎么样都能住。然后说,西平天气太热太燥,装修色调素一点冷一点比较好。家具无所谓,但床一定要选好的,老年人睡眠质量不好,床不舒服很麻烦。最后又说,没关系,你看着办就好。尽管如此,王芳还是将装修方案和效果图、家具样式图片都发给了母亲。对方回复了一个“好”字,这是两个星期前的事。

踌躇了片刻,王芳拨通母亲的电话。那个声音终究躲不开。母亲说,你不是在开会吗?王芳压低声音说,我从会场出来了。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柜子和床是不是一定要换?我都交过钱了。母亲说,你之前不是说征求我的意见吗?我还没同意,你怎么就先交钱了?那一开始还问我干什么?王芳说,我当时把效果图发给你,你没反对,我以为你同意了。母亲说,你不要总那么自以为是好不好?一大堆图片发过来,我肯定要仔细看看,好好考虑考虑,怎么会轻易做决定?我哪能像你一样,从小做事毛毛糙糙的,什么都没想明白就瞎做决定,就像考大学时一样,谁都不商量,非要考到西平那么远的地方……她絮絮叨叨,将原先的设计方案和家具样式批得体无完肤,声音如同一把无形的锉刀,穿过电话,钻进王芳体内,刺透耳膜,割破神经,磨损五脏六腑。王芳想大声反驳,但近四十年的亲身经历证明,与母亲的任何争执,都是无用功。找了个话缝,她飞快地说,我还有事,就不多说了,都按你的意思改。母亲说,房子是你的,怎么装修最后由你定,反正我又不是没地方住。说罢便挂了电话。王芳感觉身体发烫,每个关节都隐隐作痛。

一声绵长的闷雷,从遥远的天际滚滚而来,漫天乌云压得更低,兵临城下,蓄势待发。卫生间里的小工终于开始贴砖,一边干活一边哼歌,曲调王芳再熟悉不过,又是《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她心里盘算,一场大雨不可避免,现在往单位赶,十有八九会被堵在路上。两个小时后,大领导要审看她修改后的文件。三个小时后,要提醒女儿上英语提高班。四个小时后,要给工长打电话,确认地砖墙砖是否全部贴完。十九个小时后,银行将进行现场审核。还有,墙面防水重新做完后,还会不会有水渍?天知道。

低沉的雷声再次响起,倾盆大雨瞬间落下。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仿佛看见,无数雨滴汇流成无数道水柱,无数道水柱又汇合成一张巨大的水幕,将她的家完全包围。雨水正灌入每一条可见与不可见的裂缝,源源不断渗入墙内,企图淹没现在与未来的生活。

王芳给丈夫发了条短信:今天加班,要很晚才能回家。这次,先下手为强。然后开始打电话,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换掉墙漆,取消家具订单,调整设计方案。工期难免延后,预算又超了若干。但问题既然不可避免,就要想办法解决。面对来势汹汹的大雨,她无声地吐出一连串恶毒的咒骂,无比坚定地回击那些无孔不入的敌人。

本期点评1:

《水渍》:当大雨倾盆而至

小说《水渍》通过一片“水渍”引发的装修纠纷,勾连起王芳的童年记忆、家庭生活和工作,在过去和现实对照中,展现当下都市中年女性的一种生活状态,以及对在这种生活冲刷下导致的内心的波动流转,对女性面临的现实难题进行了纪实性描摹。

小说在很短的篇幅内道尽了现实生活扑面而来的琐细繁杂。作者在叙事上非常克制而练达,主要采用线性叙事,以小见大,由表及里,设置“矛盾”窥探“关系”,通过“解决”反映“问题”,不论是装修、家庭、还是工作,作者都抓取了冲撞最激烈的部分,最有助于塑造人物的当下经验,巧妙地将情节浓缩到三个矛盾点,展开叙事。

首先是雇佣关系中的摩擦,王芳作为主话人,旁观看装修工人“磨洋工”、装修队与物业之间相互推诿,拆穿伎俩、表达诉求时是直截了当的;其次是家庭关系(夫妻和亲子)内部的暗涌。夫妻之间不露声色的试探和“心理战”,母女之间表里不一的争执妥协,原生家庭和童年阴影日濡月染的影响,让王芳深陷其中,却只能婉转解决;第三是工作中同事的推责。同事对工作的不负责,一定程度上给已经难题频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阻力,但也是可以游刃有余去应对的。

连绵不绝的雨水倾尽了都市中年女性正在面临的现实摩擦。尽管“一地鸡毛”的中年女性生活状态已经被众多作家反复书写,同题材的《水渍》也不失为一篇颇有亮点的小说。小说尽管呈现了三种关系,但内部声调始终保持一致,小说两次写到一首当下流行的歌《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其实是一种态度的隐喻埋藏在文本中。各种矛盾点集中指向了一个内核——“责任”。工作责任,家庭责任,父母责任。王芳没有歇斯底里地反抗发泄,也没有随大流进入“躺平”的状态,而是站在现实的大雨中,愈加清醒,愈加坚定。

——谭杰(鲁迅文学院教研部副主任)

本期点评2:

一块水渍,一场执着的生活

房子已是中国普通家庭最大的资产,它承载了一个家庭几代人的付出,不管是情感上还是经济上。安身立命,先要安身,才能立命。所以,房子便能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巧妙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保证社会安定的最基本的载体。但这种结合并不完美,有时又会让人觉得压抑、繁乱、恐惧,甚至让人们有一种迫切逃离的念头。真能逃开吗?去旅行?去度假?回老家?但是当陌生居所带来的那像昙花般短暂的新鲜感过后,那个你做梦都想逃离的地方,就会像一个鬼魅一样,时时刻刻贴在你的身边,并不对你招呼,只是偶尔看你一眼,或点你一下。让你意识到它的存在,然后你将细细回想起家的样子,回想起开门的声音,回想起屋里的味道。

文中的王芳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又肩负着社会角色。作者用灵动又克制的笔触把王芳这众多身份揉捏在了一起,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让读者很容易就能进入到作品里去。细节多而不杂乱,每一次都能准确地扣到读者呼吸地律动上。

同事在工作上明目张胆地摸鱼,女儿最近总是锁上自己的房门,丈夫在卫生间里抽完烟就开始痴迷于做家务,母亲对于装修意见的马后炮,慢条斯理和水泥的小工,银行放贷的条件和现场审核,这随便一项拉出来都能压垮如同哪吒一样三头六臂般的当下社会人。这一场慌乱的生活,正如那低沉雷声后的倾盆大雨,要包围和淹没王芳现在和未来。作品到这里正是让读者最揪心的时候,因为情绪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作者此时却笔锋一转,让王芳先下手为强,面对如山压来的问题,她并没有逃避,而是迎难而上。这一笔非常精彩,相当有力量。到这里,王芳不再是一颗任由生活摆弄的棋子,也不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兵。而是一个怀揣着执着和向往,吹响了冲锋号的战士。

——刘家芳(中国作家网编辑)

了解墙有棘更多作品,请关注其个人空间:墙有棘的作品集

 

往期佳作:

陈华:拘魂枕(2023年第30期)

南苡:与秋书(2023年第29期)

静河:尘封的胡同(2023年第28期)

西贝侯:圪塔院记忆(2023年第27期)

宋煜:她小心摘下易变质的词语(组诗)(2023年第26期)

北方:北方的庄稼(2023年第25期)

蒋戈天:乡村辞(组诗)(2023年第24期)

庞文辉:写给南浔的组章(2023年第23期)

毕海林:墙根下的缩影(2023年第22期)

森森:向日葵(组诗)(2023年第21期)

陈春琴:盗戏(2023年第20期)

刘文邦:每一天都不是多余的(组诗)(2023年第19期)

萧忆:旧事录(2023年第18期)

西厍:站在秋天中央(十年十首)(2023年第17期)

雷云峰:幡然醒悟(2023年第16期)

保定许城:眉眼盈盈(2023年第15期)

九天:A.I.(2023年第14期)

王国良:老屯子的脸(组诗)(2023年第13期)

鲁北明月:清明 清明(2023年第12期)

流水方舟:生命的硬度(2023年第11期)

肖笛:月亮,是一粒药丸(2023年第10期)

刘海亮:龙湖记(2023年第9期)

程文胜:西码头的奤子(2023年第8期)

原莽:人间如此辽阔(组诗)(2023年第7期)

廖彩东:轻墨杂弹围屋内外(2023年第6期)

启子:辽西北的月光(组诗)(2023年第5期)

欧阳杏蓬:大地之灯(2023年第4期)

余穂:如果一条河流送走很多事物(2023年第3期)

徐赋:月亮下的篝火(组诗)(2023年第2期)

苏万娥:火灰里的童年(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