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喜儒:我为管桦当书童
一 我从小就崇拜管桦先生,可惜一直无缘与他相识。
2024-09-26
-
周氏兄弟与《淞隐漫录》
清末闻人“天南遁叟”王韬(1828—1897)的小说《淞隐漫录》凡十二卷,先是在光绪十三年(1887)附于申报馆《点石斋画报》印行,有吴友如、田子琳的插图;后来才出版单行本。
2024-09-26
-
隐于幕后的新文化运动人物:袁同礼
雷强撰成《袁同礼年谱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寄一校稿给我。
2024-09-25
-
日记里的王闿运和晚清史影
王闿运二十几岁即享誉文坛,学问词章无一不精。
2024-09-25
-
阿英捐赠藏书系列探微
青年时代阿英于上海 近期芜湖市图书馆专门在旧址建造安徽名人馆,其中革命家、藏书家阿英纪念馆的设置有藏书功能,颇为引人关注。
2024-09-25
-
朱应召:《文艺报》伴我走过青春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广东打工,由于热爱文学、热衷文艺,厂里却看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报刊,所以我决定用微薄的薪水自费订阅。
2024-09-25
-
陈平原:客厅里的陶渊明与鲁迅
王瑶先生去世后半个月,我撰写了《为人但有真性情——怀念王瑶师》,初刊《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1期,后收入《王瑶先生纪念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等。
2024-09-24
-
光芒乍现的瞬间,温柔而幸福
石昌渝先生 研究生时的合影,前排中间是石昌渝 父亲是2022年12月31日离开我的,有如他研究中对时间和历史进程的敏感,他的生命冥冥中停留在了2022年的最后一天,是完结也是起点。
2024-09-24
-
《文艺报》相伴四十秋
1984年春,我有幸调入了政研室工作。
2024-09-24
-
三十三载,一段深情——祝贺《文艺报》七十五周岁生日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淮河南岸龙子湖畔的安徽财贸学院工作,岗位是校报(那时还叫校刊)编辑。
2024-09-24
-
世界语的晚清民国之旅
今年8月,在坦桑尼亚阿鲁沙召开了以“语言、人与环境,为了更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第10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
2024-09-24
-
“要干些呆事”的汪孟舒
管平湖、汪孟舒、关仲航 汪孟舒最大的兴趣在古琴与文献。
2024-09-23
-
高洪波:我的文坛师傅们——《文艺报》生活琐忆
在《文艺报》简易楼前。
2024-09-23
-
徐廷华:续写父亲冯友兰的遗愿
春风文艺出版社曾于1994年以“布老虎”冠名出了一套丛书,分长篇小说和散文卷。
2024-09-20
-
韦泱:巴金先生两题
今年恰逢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在一则巴金轶闻和一篇他不为人熟知的中篇小说《星》中,作家韦泱追忆他真诚的为人和作品。
2024-09-20
-
程千帆“偷偷”造访人文社
几天前,《莫砺锋讲演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6月版)的责任编辑杜广学说,莫老师近日将来京做新书发布会,顺便请他来社里看看,因为他讲“从来没有进过北京任何一家出版社的门”。
2024-09-20
-
张昌华:编辑生涯中的温情故事
近来翻阅故纸堆时,文学前贤的厚爱一回回扑面而来:一款签名、一张便条、一幅书画……还有冰心那句暖心的话: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2024-09-19
-
孙郁:京派文学的先锋传统
许多年前,作家格非评价汪曾祺的时候,以为其作品属于先锋派。
2024-09-19
-
霍丽:关于刘硕良先生的回忆与纪念
时光匆匆,一年时光倏然而逝。
2024-09-19
-
“巴金”之前的诗作
总算有一点凉风,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迎来巴金先生120周岁的生日。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