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立民:插画中的旧书情调
近日京中藏书大家姜德明先生旧藏拍卖,激起不少涟漪。
2025-02-07
-
陈子善:几则百年前的日记
今年2025年,不妨追溯一下一百年前元旦的文人文事,就以周氏兄弟和钱玄同为例,因为这三位“五四”新文学健将都留下了当年的日记可供检索。
2025-02-06
-
“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巴金《旅途通讯》及其他
巴金的文字平白如话,早年,感情澎湃,中年以后,逐渐节制。
2025-02-06
-
陈福康:“年谱长编”的“长编”是什么意思?
“长编”本是有逊于正式专著、有待于继续提炼的初稿。
2025-02-06
-
林少华:“担水上山”和“林家铺子”
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一部书的出版,除了作者或译者,还得遇上好的出版社、好的责任编辑才行。
2025-02-06
-
鲁迅先生生命里的六次“过年”
春节是全世界华人最重要的节日,天南海北风俗各不相同,但总是热闹的。
2025-02-03
-
鲁迅过年:结账,祀祭,放鞭炮,打马将,拜年,恭喜发财!
《南腔北调集·题记》载:一俯一仰,居然又到年底,邻近有几家放鞭爆,原来一过夜,就要“天增岁月人增寿”了。
2025-01-30
-
陆正伟:巴老的两次善举
我时常翻看《柯灵杂文集》,这本书上不仅有作者的签名,还钤着“上海作家赈灾义卖”的印章。
2025-01-26
-
陈子善:新文学家与古典音乐四则
徐迟咏第九交响曲 徐迟(1914—1996)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他同时也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
2025-01-26
-
《君幸食》:知味推扶霞
甲辰年都快过尽,离传统糖瓜祭灶的小年,也就个把月的光景。
2025-01-26
-
束沛德:我的“辞旧迎新”日记
2024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国际、国内的形势并非风平浪静,可以说是令人亦喜亦忧。
2025-01-26
-
郑天挺先生的“蒙自时光”
从1938年3月17日到7月30日,郑天挺先生在西南边陲小城云南蒙自工作生活了136天。
2025-01-26
-
“日日谈”篇目辑录与穆旦《新报》经历再探
引言 1946年3月,穆旦赴沈阳办《新报》,以报纸1947年8月被遭查封为终结,历时约一年半,他为组织稿件和维系报纸事务而奔波、劳碌,持续着“紧张的生活”[1]。
2025-01-24
-
吴则虞与古籍整理出版
吴则虞是我国著名文献学家、词学家,章太炎先生的入室弟子,他长期从事古籍校勘整理工作,以及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藏书史、词学的教学和研究,学术成果颇丰,直至今日在文史哲领域依然有较大影响。
2025-01-24
-
路遥的家乡情结
路遥对家乡的感情很深,深到无法形容的程度,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025-01-24
-
束沛德:在当代文坛跑龙套——我的小传
九一八事变前夜,1931年8月我出生在江南沪宁线上一个县城里。
2025-01-23
-
“世界”的邮戳:晚清手绘明信片
亲爱的女士,我给你寄了一些中国明信片,完全是以前从未见过的。
2025-01-23
-
宋广波:我与《胡适年谱长编》二十五年
我涉足胡适研究,始于1997年,得缘于拟投考耿云志先生博士生之一念。
2025-01-23
-
施肇基与清末历史上的一件国际大案
施肇基 一 伊藤博文作为日本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是日本明治维新最主要的元老之一,被称为明治宪法之父。
2025-01-23
-
沈尹默与白蕉的第一次会面
厚厚的一册《白蕉诗词集》(王浩州编),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出现在我的办公桌上,真是令人欣喜。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