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温故】七月,烽火,薪火;真实,满足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泽宇  2025年07月31日22:08

编者的话

88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旁的炮声开启了全面抗战的序幕。本月7日,适值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举行。同日,中国作家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正式上线,专题设有要闻聚焦、文史映象、各界纪念、文坛大家、烽火岁月、文艺研究、重读家书等栏目,重点展现了文艺界在全民族抗战过程中的战斗精神与家国情怀。从峥嵘烽火到和平薪火,“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本月,作家王蒙陆续发表关于《聊斋志异》的评点漫谈,逸态横生,妙语解颐。初篇论《雹神》的文章中,王蒙指出,《雹神》在以“志异”为要的《聊斋》显得流俗庸平,志其“不异”,也算另一路“志不异”之“异”了。王蒙可谓一语道破奥妙,“异中见常”的《聊斋》外彰狐怪之诡谲,内藏人世之常情,以奇事道尽俗理正是蒲松龄的最大特色。文史频道将持续与读者分享“王蒙读《聊斋》”特辑。

两篇写沈从文的文章在本月一应转载里尤为醒目。谢其章《沈从文与颐和园霁清轩》记载了沈家在北京的一处临时住址。能住进颐和园消夏,或使旁人艳羡,但对于沈从文来说霁清轩两载并非乐事,潮湿、闷热、蚊虫叮咬的日子让他感到疲倦。给张兆和的信中,沈从文写到:“秘诀到此为止,再传授下去,我的手脚会有三百处被蚊子叮住了。”刘媛《沈从文与王澍:始于1980年代的中国现代经验跨界对话》一文则打开了沈从文“泛文”的话语空间和文化传统。所谓“泛文”,即从书写、器物与风景等领域实现经验跨越。王澍对建筑的理解亦是如此,他沿着沈从文湘行路线溯游,最终发现属于现代的中国空间。文学与建筑从某一处交汇,完成了创造性共振与跨媒介转化。

《背了那么多年,你告诉我〈三峡〉的作者不是郦道元》一文读完令人惋愕。“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数亿人背诵的中学文言文,竟不是郦道元写的?细查之下,这段文字的原出处也无从实考。除写景文字外,郦道元还善于在描述水文情况时穿插故事,从寻章摘句中借机表达主观意旨。不过,也就是这些略显跳脱的部分,才让《水经注》有别于一般的地理书,并填充了我们对一定时期的“文学”观念。本月,文史频道还有一篇题目更跳脱的文章《当朋友喝到尽兴时,把脚放到我的脖子上……》,摘自董铁柱新书《未尽的快乐》。在这本书里,作者用通俗浅易的笔法剖析了魏晋名士的快乐来源——“真实”与“满足”。坦率地说,魏晋名士并非都获得了真正的乐观,但可能就是在苦中作乐的选择中,才能慢慢地靠近内在的正直与无邪。

中国作家网文史频道编辑陈泽宇

2025年7月31日

7月31日

户力平|“四大名旦”的抗战情怀

7月30日

张巍卓|天下之“极”还是天下之“间”?

7月29日

刘媛|沈从文与王澍:始于1980年代的中国现代经验跨界对话

7月28日

范庆超|重读《猫城记》:抗战给文化照了“爱克斯光”

7月25日

王军|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7月24日

戴燕|再论文学史的权力——重读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7月23日

彭伟|一张便笺,一段救灾往事

7月22日

董铁柱|《未尽的快乐》:一幅苦中作乐的快乐拼图

7月22日

黄显功|藏书票:一部人书互动的文化史

7月21日

郭瑾|《四世同堂》手稿背后的故事

7月18日

谢其章|沈从文与颐和园霁清轩

7月17日

吴南瑶|烽火弦歌里的文人脊梁

7月16日

胡嘉仪|“走到这历史动乱的最中心去”

7月14日

李晓杰|背了那么多年,你告诉我《三峡》的作者不是郦道元

7月14日

李宗刚 张茂聪|朱德发:视学术为生命的文学史家

7月10日

李今|筚路蓝缕累积成就——为建成资料、档案中心的文学馆亲历散记

7月08日

谢力哲|“人民文艺”的香港之旅——旅港左翼文坛与解放区作家作品(1946—1949)

7月07日

李彦|从卢沟桥踏上寻访白求恩之路

7月04日

王蒙|《雹神》:神界如俗界,聊斋志“不异”

7月03日

陈漱渝|江绍原的《发须爪》与周氏兄弟

7月02日

王汎森|傅斯年的眉批与题识

2023年7月起,文史频道常设“温故”专栏,在每月最后一天重温当月选载佳作及独家文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阶段性地温故知新,并在互联网时代有限地保留一点文学记忆与智识。本月还设立固定栏目“频道头条”,将每日更新中重点推介的好文归档,集腋成裘、寸积铢累、聚沙成塔,以便读者查阅。

【温故】往期:

2025年

六月,我们都是“转运使”

五月,初夏的欢快或悲辛

四月,书、人、识

三月,梦揽星河,船行水上

二月,十字街头的闹海

一月,无声的洪钟从四面涌起

2024年

十二月,翩然起舞,潇潇洒洒

十一月,他们的一生胜过传奇

十月,隐于方寸

九月,青年、传承、记忆

八月,变化,在道与术之间

七月,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

六月,求诸己,艺术的秘密

五月,花开无声,云聚云散

四月,读书咏而归

三月,最后的二十世纪

二月,龙、历史和时间

一月,在旷野里,在繁花里

2023年

十二月,在“成熟”与“不成熟”之间辞旧迎新

十一月,“稀世之鸟”掠过文学的天空

十月,纵浪大化中,做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九月,秋风中的怀念

八月,有温度的文字从旧书桌上写出

七月,古塔的风铃声里诗意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