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功先生写墓碑——纪念启功先生逝世20周年
启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0年了。
2025-06-30
-
与诗人郑愁予的一面之缘
在鼓浪屿小院与郑愁予聊天 陈梦溪 摄 一晚睡前,我刷到了“2025年6月13日下午4时,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因心脏衰竭在美国去世,终年92岁”的新闻,不觉手中一滞,陷入了回忆中。
2025-06-30
-
永远的朝内166:一座文学圣殿的迁徙与新生
2025年6月中旬一个寻常午后,北京朝阳门内大街车流如织。
2025-06-30
-
从文人到战士:郁达夫的笔尖抗战
美丽的富春江畔,郁达夫故居静静矗立,而那位曾在这里眺望江景的文人,早已献身民族解放事业。
2025-06-28
-
郑律成笔下的烽火旋律
《八路军进行曲》手稿。
2025-06-27
-
李镜池在北平来去匆匆的一年
李镜池 一 一九三五年三月,时任燕京大学校务长的司徒雷登受邀南下广州,在中山大学做了演讲。
2025-06-27
-
收藏一本书,也是收藏一段记忆,一段情谊
书上有题词的,按《藏书ABC》的分类,至少可分为三种,一种叫“馈赠本”:“如果未加说明,该词通常被认为是来自作者的馈赠。
2025-06-27
-
一个书店的抗战史——记邹韬奋创办的上海生活书店
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文献中心,珍藏有180余册生活书店出版的红色文献,其中一部《近代经济学说史》还是馆藏24册毛泽东藏书之一。
2025-06-27
-
叶灵凤短篇集《紫丁香》的前世今生
1930年代的叶灵凤。
2025-06-26
-
构造“记忆之场”:《革命烈士诗抄》出版史
《革命烈士诗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影响非常大的一部诗歌选集,因诗歌作者和诗歌内容的特殊性,其内涵已经超出了诗歌本身,具有多重的价值和意义。
2025-06-26
-
以维护中华典籍为己任——顾廷龙与图书馆
顾廷龙(1904——1998年)是我国著名图书馆事业家、版本目录学家。
2025-06-26
-
茅盾的《游苏日记》:揭开了一段尘封的文学之旅
为纪念茅盾先生代表作《子夜》出版90周年,2023年8月29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浙江文学馆协办的“一个自觉的时代书写者——纪念茅盾先生《子夜》出版90周年特展”在浙江文学馆开幕。
2025-06-25
-
郭根:穿行在文学与新闻之间的“抗战作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震惊世界。
2025-06-25
-
茅盾《锻炼》:大后方的工业抗战
茅盾《锻炼》手稿,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2025-06-25
-
于葵:我的外婆林徽因
一九二零年,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在伦敦 1929年,林徽因深情凝望襁褓中的女儿梁再冰 她生于6月。
2025-06-25
-
“汪曾祺先生”见过施蛰存吗?
近读沈建中君所著《施蛰存年谱》,略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施家在沪居住情况。
2025-06-24
-
钱锺书探书圣之“起伏”
晋代王羲之,以一幅《兰亭集序》领军书坛,冠盖群伦,被人们推崇为“书圣”。
2025-06-24
-
王泉根:人文学者的三次“退休”
人活世上,必须谋一职业,作为养家糊口安身立命之需,也是服务社会贡献国族之要,或打工或务农或经商,或从医或从艺或从教,三百六十行,行行皆活路。
2025-06-24
-
施议对:第一百零一篇与第一篇——吴世昌先生教我写文章
吴世昌(1908—1986),浙江海宁硖石人。
2025-06-24
-
重读吉鸿昌家书
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将军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