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谁动了李慈铭的日记(一)隐身在歌郎传中的鲍翰林

      李慈铭素以毒舌著称,民国年间,他的日记稿本辗转沪上。

    2025-04-15

  • 鲁迅与顶头上司夏曾佑

      鲁迅录夏曾佑诗联书法作品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关系颇近的同乡朋友 提起夏曾佑,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鲁迅1913年9月28日写在其日记中的一段话:“昨汪总长令部员往国子监,且须跪拜,众已哗然。

    2025-04-15

  • 赚钱有道 生财有方——理财大师梁启超

      梁启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鲜为人知的是,他著文卖钱,理财有方,堪称清末民初知识界、学术界中的理财大师。

    2025-04-15

  • 名伶海上旧芳华

      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商业都市,其繁华如同珠光宝气四射的钻石,名伶专集只是其中折射出的微弱一线。

    2025-04-14

  • 天下的中师生,中师生的“天下”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2025-04-14

  • 杜威与五四运动的历史相遇

      20世纪初的中国,时局动荡,云谲波诡,新旧力量冲突、中外思想碰撞异常剧烈而复杂,中国正在内忧外患中迎来政治、社会与文化的现代转型。

    2025-04-14

  • 张爱玲《浮花浪蕊》本事考

      《浮花浪蕊》里的故事大致有三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女主角洛贞的漂流经历,从上海到广东到香港,去日本的轮船上;一部分是洛贞在上海洋行的见闻和同事的故事;另外一部分则是钮先生夫妇——艾军和范妮的故事。

    2025-04-11

  • 顾随的脚痛病

      顾随是大学者,他不到60岁,就深受脚痛病的侵扰。

    2025-04-11

  • 石舒清:三本书的收藏记忆

      新新出版社一九四六年出版 从二爷家“盗”来《鲁迅小说选集》 我手里最为古旧的一本书是《鲁迅小说选集》,由新新出版社出版于1946年,印数3000册。

    2025-04-11

  • 萧军《八月的乡村》——一部抗战文学经典的诞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抗战文学经典——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90周年。

    2025-04-11

  • 佛光里的林徽因

      没有文字记载林徽因到过的第一个寺庙在哪里,以她从小在杭州的经历,想必应该到过灵隐寺的。

    2025-04-10

  • “宵来共话不知倦”:常任侠与郭沫若

      常任侠在谈及与郭沫若的交往时说过:“我与郭老有同样的悲剧,都远别了日本的妻、孥。

    2025-04-10

  • 汪家明:张洁来信

      一 张洁是2022年1月21日在纽约去世的。

    2025-04-09

  • 李叔同西湖别妻的几团疑云

      去年赴杭州时,因小女能流利背诵岳飞的《满江红》,遂冒雨带她入岳王庙参观。

    2025-04-09

  • 怀念叶嘉莹先生:一锅一碗思华年

      又一个春天来了。

    2025-04-09

  • “闰土”之父章福庆的凡人传奇

      作为鲁迅笔下的经典形象,“闰土”早已广为人知——他本是一个勇敢、聪敏、生龙活虎般的少年,成年后却在生活的沉重压力下,变得麻木、迟钝、寡言少语,像一个木偶人。

    2025-04-09

  • 贺绍俊:为老钟再唱一曲《珊瑚颂》

      钟艺兵 老钟是我的老领导(老钟大名钟艺兵,我们一直都叫他老钟),只是我已经好多年没见过他了,他的容貌几乎都从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

    2025-04-09

  • 人间送小温 ——回忆汪曾祺

      1992年2月1日,汪曾祺在《新民晚报》发表《书画自娱》一诗,诗中有句云:“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

    2025-04-07

  • 顾农:读《林长民集》的两点感想

      《林长民集》,陈学勇、于葵编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10月版 迟暮之年读书往往有两大特色,一曰杂乱,二曰随意。

    2025-04-07

  • 严复、鲁迅与《天演论》

      19世纪末,严复译介的《天演论》以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为蓝本。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