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郁:文章家费孝通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五日,费孝通与本文作者摄于北京三联书店 费孝通的名字一直罩在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影子里,文学天赋反而被淡化了。
2025-07-21
-
新国家与旧出版:1949年后的世界书局
目前,学界关于1949年后私营出版业的探讨,多从宏观视野出发,阐述行业巨变。
2025-07-21
-
《毕业歌》:一首唱响全国的青春战歌
《毕业歌》手稿 资料图片 1934年,沪上秋风瑟瑟,一位年轻的作曲家正在斗室中忘我地创作。
2025-07-20
-
国之歌者 传唱千秋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展柜中,静静地放着一把琴身已斑驳的小提琴。
2025-07-18
-
牧之先生,《文史知识》一直珍存着
读了2024年11月8日《中华读书报》杨牧之先生的文章《臧老看过的杂志,还保存着吗?》,欣喜之中,我真可说是感慨系之。
2025-07-18
-
张季鸾交友琐记
1926年9月,《大公报》以大公报新记公司的名义重新注资复刊。
2025-07-18
-
沈从文与颐和园霁清轩
小学时代的颐和园春游,可说是一件欢呼雀跃的大事,母亲会破例给一毛钱零花,一个义利圆面包,煮两只鸡蛋,这些吃食平日里难得一吃。
2025-07-18
-
数理化三科才考了25分 为什么钱伟长非要弃文从理
钱伟长(1912—2010)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偏僻村落,虽然家境清寒,但他聪颖好学,自幼随四叔、国学大师钱穆熟读经史子集,国学功底扎实,在读完两年初中后,便考入苏州高中。
2025-07-17
-
烽火弦歌里的文人脊梁
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
2025-07-17
-
延安戏剧中的抗战书写(1935-1949)
引 言 延安戏剧作为中国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空间地域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文艺样式。
2025-07-17
-
十六封抗战家书的“寻亲”路
父亲:早上刚发了一封信,今天上午十点,又接到一封家信。
2025-07-17
-
《大刀进行曲》:用歌声作为抗战杀敌的武器
佟麟阁将军纪念馆馆藏的二十九军大刀 资料图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进攻宛平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025-07-17
-
平西烽烟书中觅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收藏了一本1986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回忆录,书名是《平西儿女》,由平西抗日斗争史编写组和中法大学校友会编委会合编。
2025-07-16
-
《游击队歌》:一曲不朽的战歌
《游击队歌》手稿 资料照片 青年贺绿汀 资料照片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曲《游击队歌》剧照。
2025-07-16
-
孙犁:暮年读史更多味
及至晚年,孙犁先生颇好读史,他说:“史实之中,寓有哲理,琐碎之事,直通大局。
2025-07-16
-
“走到这历史动乱的最中心去”
在抗战中,报告文学因敏锐、及时地反映战争状况发挥了积极效用。
2025-07-16
-
陈锡联将军:首战奇袭阳明堡——开国将军抗战录
刘邓大军中有“三陈”,均为独当一面之骁将。
2025-07-15
-
父亲任溶溶留下的翻译手稿
我父亲任溶溶的翻译手稿是要寄给出版社审校的,在印刷厂排版后大概就处理掉了。
2025-07-15
-
月照卢沟闻刀声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展厅内,陈列着一把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29军士兵使用过的大刀。
2025-07-15
-
“新文化”与“书堆里的人”
回顾从“新文化”运动肇始到抗战终获胜利三十年间(1915—1945),一己天地里的思想“星火”,渐成大众场域中的思潮“薪火”。
2025-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