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指海:一切好小说都说真话
军校毕业后,有六年时间,我跟着几位从枪林弹雨中活下来的老兵,为集团军编写军史。
2024-09-05
-
借一杯南海的“杨枝甘露”,浇灭三昧真火的愤怒与失控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也非常喜欢“龙”这个中国古典形象,我将它们都融在了这部小说里。
2024-09-05
-
沈念:开拓的冲动
写作的漫长时光里,面对的世界总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疑难”。
2024-09-02
-
林那北《钓鱼者》:讨厌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十几个朋友一起赴郊区。
2024-09-02
-
林诗钊:记忆的容器
记忆力是古怪的能力。
2024-09-02
-
李达伟:沿着河流行走
我已经计划了很长时间,要沿着澜沧江的一些支流行走。
2024-08-30
-
杨知寒:精神的浮板
与其说我是个游泳的人,游向写作这块浮板,不如说是这块板子自河中浮起,刚好搭载了我。
2024-08-30
-
遥远的阿尔泰,是我“念根”的情怀
目前,我的创作多以非虚构为主。
2024-08-30
-
殷飞:回归问题小说叙事现场
从长篇小说转向短篇小说创作的这些年间,我时常隐隐地担忧,也时时告诫自己,不能把小说写得同质化。
2024-08-26
-
在虚拟世界探寻“人”的真实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写科幻小说。
2024-08-26
-
青春作伴,文学还乡
文学是青春的证人,凝固成永恒的记忆。
2024-08-23
-
王苏辛:用作品写出自己的回答
在写作中,事实是判断,虚构是方法。
2024-08-23
-
石一枫:现实如谜
我比较认真写作小说的时间并不很长,大概也就那么十来年。
2024-08-20
-
在“追寻与守候”的母题基础上延伸出更多写作的可能性
《三人填充成象》这篇小说的灵感源于朱琺老师的《安南怪谭》以及友人的一首诗作《野土地》。
2024-08-20
-
陈继明:《敦煌》写作日记摘录
想写一部对得起寂静的小说。
2024-08-16
-
写作《青杞》,亦是重读青春
于我而言,写下他们的故事,是一次重读青春的旅程。
2024-08-16
-
陈继明:我想写出多情的敦煌
2018年,我的长篇小说《七步镇》缺一个合适的结尾,我和责编付如初进行过细致讨论,一直举棋不定。
2024-08-15
-
丁小龙: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
《春生》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
2024-08-13
-
何南:希望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5周年。
2024-08-12
-
马金莲:我是如何塑造当下乡土人物形象的
最初构思《亲爱的人们》的时候,我就怀着一点不太明确的“野心”,即写一位或者几位有血肉有个性有特点的、复杂多面的、当下乡村生活中的人物。
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