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2月12日略萨向马尔克斯挥出了一记“文学勾拳”
加博(马尔克斯)和马里奥(略萨)从1967年开始就成了亲密好友。
-
圣埃克苏佩里诞辰纪念暨新书发布会在南京举行
在6月29日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121周年诞辰之际,译林出版社推出普利策奖得主斯泰西•希夫力作《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圣埃克苏佩里传》以及三语版《小王子》,采芹人文化推出《小王子百科》,三部作品全面呈现《小王子》的经典魅力与“小王子之父”圣埃克苏佩里的传奇人生。
关键词:  圣埃克苏佩里2021-06-29
-
“以虚构挑战真实”——2020年非洲法语文学综论
内容提要 非洲独立六十周年(“非洲独立年”为1960年)之际,2020年非洲法语区涌现了大量文学作品。
关键词:  非洲法语文学2021-06-29
-
希尔兹访谈录:“艺术是制造”
说明:本文对原文有所删减。
关键词:  卡罗尔·希尔兹2021-06-29
-
从见证者到亲历者——2020年巴西文学叙事转向研究
内容提要 2020年,巴西文坛延续了前两年的变革趋势,严肃文学与娱乐文学的壁垒被进一步打破,对现实困境的观照依然是文学创作的核心。
关键词:  巴西文学2021-06-28
-
疫病与种族主义:2020年英语文论研究回顾
内容提要 英美防控新冠疫情不利导致社会不公和种族主义痼疾恶化,2020 年英语文论研究的核心由此落在重访人类流行病史以诊断当下处境以及反思和批判种族主义上。
关键词:  英语文论2021-06-24
-
《卡丹纽》:莎士比亚遗失的戏剧作品,源于《堂·吉诃德》
文学史上有许多优秀作品,或意外被毁,或未能完成,或经过修改出现多个版本共存的现象。
关键词:  莎士比亚2021-06-24
-
经典的回响与写作的内转——2020年葡萄牙及葡语非洲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 2020年,葡萄牙及葡语非洲的文学生活围绕对确定性的追求展开,介入社会议题的趋势不再,写作的目的与对象多转为个体自身。
-
危机时刻的情感表达——2020年爱尔兰文学综述
内容提要 英国正式脱欧和新冠疫情肆虐是影响2020年爱尔兰社会的两件大事,爱尔兰文学明显表达出危机重压之下对于情感宣泄和心灵慰藉的重点关注。
关键词:  爱尔兰文学2021-06-22
-
露易丝•格丽克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Elisabeth Glück,1943—)(1)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纽约的匈牙利犹太裔女诗人,自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以来,已先后出版了14部诗集和两部诗论随笔集。
关键词:  露易丝•格丽克2021-06-19
-
塞巴尔德《眩晕》: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魔幻写作
错乱的记忆、将杜撰的内容和真实的历史剪贴画一样拼合、模糊各种文体之间的界限、甚至为那些本身就因斑驳褪色而显现出一些惊悚感的历史照片编写诡异的故事……这是德国作家温弗里德·塞巴尔德一直喜欢的写作方式。
-
毕飞宇和黄荭谈《一种幸福的宿命》:关于“我”的文学
19世纪的法国,出现一位天才诗人,被誉为“履风之人”。
关键词:  《一种幸福的宿命》2021-06-17
-
文学记忆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日本文坛研究
内容提要 2020年,在重大疫情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和共克时艰的合作,使得全世界都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  日本文学2021-06-16
-
文学全球化的断裂 ——疫情下的英语文学生产
内容提要 2020年,受疫情影响,英语文学的市场流通受到限制,英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的生产以本土主义、文化代表性的多样化为特征。
-
2021年意大利斯特雷加奖前五名揭晓
意大利时间6月10日晚,斯特雷加评选委员会公布了入围前五名的作品,以及青年奖的获得者。
关键词:  斯特雷加奖2021-06-11
-
还原被“抑止”的女性写作
去年,由三辉图书出品、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如何抑止女性写作》引起了不小轰动。
2021-06-11
-
刘文飞:任何一部翻译作品都是“归化”和“异化”的合成
“一首诗之所以成为诗,形式、格律、声响等因素至关重要。
-
在文学虚构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神奇动物
《凯尔特的薄暮》书封 《动物学中的神奇造物》书封 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3》的拍摄一波三折,最终定在明年7月上映,与此同时,电影《阿凡达》《指环王》也在近期相继重映。
关键词:  动物2021-06-10
-
时代的映像——2020年法国小说创作的几个侧面
内容提要 法国2020年出版的小说中,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思考在新书主题中占有最大比重。
关键词:  法国小说2021-06-09
-
“新冠文学”与“转折文学” ——2020年德语文学回顾
内容提要 对于2020年的德语文学而言,“新冠文学”与“转折文学”是两个关键符码。
关键词:  德语文学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