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名:我的父亲闻一多
清华园的清雅 1932年8月,父亲应聘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他谢绝了中文系主任的职务。
-
钟叔河先生的《念楼学短》
2019年5月8号早晨8点电话铃响,我倒裳立接。
-
杨朔、刘白羽、秦牧:“三大家”的散文人生
“散文”是什么?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文学界始终有着不同的声音。
2019-08-19
-
秦牧:包罗万象的“副刊式”散文
秦牧散文集《花城》 秦牧是“散文三大家”中唯一的南方人,童年时期随家人侨居新加坡,而后短暂回到故乡广东澄海,辗转至香港就读高中。
-
刘白羽:以笔冲锋 战地高歌
刘白羽《红玛瑙集》 “散文三大家”中的刘白羽是北京通州人,大运河赋予了他奔涌的激情与一往无前的气魄,也赋予了他独树一帜的散文风格。
-
杨朔:将现实酿成诗意
杨朔散文集《荔枝蜜》 作为“散文三大家”中成名最早的一位,杨朔引起瞩目的文章当属1956 年发表的《香山红叶》,这篇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的《海市》《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等一系列名篇,都引起了广泛反响,甚至形成了当代散文创作的“杨朔模式”。
-
元稹的浙东唱和诗
元稹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元和体”“新乐府运动”“古文运动”均与之息息相关。
-
关学语境中的张载诗
北宋时期,与濂学、洛学鼎足而立的是关学。
-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1979年第4期的《诗刊》杂志发表了舒婷的诗歌《致橡树》,使这位年轻的女诗人迅速声名鹊起,全国瞩目。
2019-08-16
-
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的渊源
上海鲁迅纪念馆收藏有许多中国第一代新兴木刻家的作品,数量达1800余件之多,高居国内各收藏机构之首,这些作品都来源于鲁迅的收藏,由许广平先生捐赠。
-
艾青:高举《火把》奔向重庆
1940年,艾青在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不到半年,就写了《旷野》等不少诗作。
-
陈寅恪与牛津大学
在陈寅恪的生平中,最为人熟知的事迹之一,是陈被牛津大学聘为汉学教授,却因战争爆发而一再延期上任,战后又因眼疾不愈而不得不放弃该职位。
-
钱理群:最后十年,鲁迅的锋芒所向
“最后十年的鲁迅”是鲁迅研究中争论最大的一个话题。
-
朝鲜半岛文坛的东坡情结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名扬四海,在朝鲜半岛也极具盛誉。
-
杜甫在美国
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之时,欧洲和美国的一些人也在热烈拥抱中国文化和文学。
-
李白诗如酒 醉倒霍尔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的著名诗人阿尔诺·霍尔茨(ArnoHolz,1863—1929)是德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的开路先锋之一,是德国第一个现代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也是此后的印象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更是德国现代诗歌革命的发动者,对20世纪德国乃至西方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新时代,仍然需要“乔厂长”
1979年7月,《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天津重型机器厂工人作家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这篇开“改革文学”先河的小说,在震动中国文坛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集中关注和广泛讨论。
-
《西游记》与《指环王》:凡俗生活中的英雄色彩
今年年初,著名的《全面战争》系列游戏推出了以中国三国历史为背景的《全面战争:三国》,引得国外玩家纷纷开始“研习”中国经典IP“三国”,视频网站上的极简三国史动漫观看量迅速飙升至556万,中国拍摄的2010年版三国电视剧播放量大增,留言中很多人都说自己是为了玩游戏来恶补三国“历史”的。
-
与苏州的“外来者”陆文夫聊天
到今年7月,作家陆文夫先生去世已14个年头。
-
汪曾祺的“批评文学”意义何在?
原标题:激活文学批评的审美品格——谈汪曾祺“批评文学”的当代意义 什么是“批评文学”?在中国新文学批评史上,最早对其进行论述的是周作人,尽管他没有明确提出“批评文学”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