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这张文学地图,在上海追寻张爱玲的脚步
圣玛利亚女校、开纳公寓、爱丁顿公寓、重华公寓、卡尔登公寓……生活在上海的三十余年里,张爱玲的足迹遍布街巷角落,留下无数城市传奇。
-
徐中玉眼里的赛珍珠
6月25日,一早就得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去世,心里感到十分悲痛! 我虽曾求学沪上,却无缘拜见徐先生。
-
触碰苏东坡的温度
翁方纲藏苏东坡《天际乌云帖》 《书艺东坡》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衣若芬教授第三本关于苏轼的专著,也是作者在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领域的新力作。
-
故乡的傅雷
翻译家傅雷先生在上海浦东地区有两处童年的故居:其一是南汇下沙的王楼村傅家宅祖居,其二是在周浦镇东大街租住的曹家厅。
-
林语堂与他的“彼岸世界”
1938年,中国作家林语堂用娴熟的英语写成的作品《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获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成功。
-
后“荷花淀”时期的孙犁
荷花淀、芦花荡、采蒲台的苇……谈起孙犁,我们眼前总能浮现起这一幅幅清新明丽的冀中画卷,和出没其中的英勇智慧的白洋淀人民。
-
作为中国作协主席的巴金
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组成时,巴金是常务委员。
-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出版于1961年的长篇小说《红岩》,迄今发行已超过1000万册,堪称中国当代发行量最大的革命历史小说。
2019-07-12
-
李清照的读书单
李清照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是在文学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春水东流说君里
郑君里 《聂耳》拍摄现场,郑君里(中)给赵丹(左)说戏 作为演员,他曾出演蔡楚生编导的《粉红色的梦》《新女性》《迷途的羔羊》,史东山编导的《奋斗》,孙瑜编导的《野玫瑰》《大路》等影片。
-
徐中玉的“侧面”
徐中玉先生和钱谷融先生(左)在一起,此景如今已逝,两位文化老人在三年内先后离世。
-
钱玄同课堂道歉
1915年,28岁的钱玄同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文字学教授,主讲音韵学。
-
季羡林:做纯粹学人 行不言之教
转瞬之间,季羡林先生已离开我们十年了。
-
我和诗人贺敬之
胡世宗(左)与贺敬之 一个人在一生中总是有一位或多位特别崇敬的人,这个人会像航标引领江上夜行的船只一样引领着你向前走,会像磁石吸铁一样叫你心甘情愿地倾向着他。
-
杜甫印象,抑或印象杜甫?
杜甫的诗和人,都是令人难以靠近的。
2019-07-09
-
林则徐的贬谪诗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的杰出人物。
-
陈寅恪的波士顿醉香楼龙虾及其他
陈寅恪 小引 1923年,赵元任欲辞去哈佛大学哲学系教职归国,系主任提出须找一个哈佛毕业的人代替其职,便致函陈寅恪相邀。
2019-07-07
-
与时俱进的老派才子周瘦鹃
周瘦鹃早年写过大量的言情小说、剧本和电影,翻译过外国文学作品;晚年在花木丛中享受劳动和审美的人生,又就园林艺术花花草草写下了大量的小品文字,鸳鸯蝴蝶之缠绵悱恻一变而为花花草草的沁人心脾。
-
《创业史》的传播与影响
1960年,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被翻译成俄、英、德、日、西班牙、朝鲜和越南等十多种文字。
-
因为《创业史》,我和柳青成了诤友
我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就读过柳青的《种谷记》《铜墙铁壁》等作品,1960年起还研究《创业史》并陆续写过几篇评论,但我和柳青本人有机会见面,却是在他于《延河》上发表《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的4年之后,这篇文章针对我评论《创业史》的文章作出了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