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公刘的孤独

来源:解放日报 | 刘湘如  2019年09月11日08:25

公刘的一生是孤独的。他很少社交,很少有真正的朋友,很少参与各种热闹的应酬活动。但他的内心却如同一片大海,无边无际的浩瀚波纹冲击着他的内心和思想,让人琢磨不透。

中国文学史不可能忘记公刘,但可能会忘记公刘的晚年是在当年很普通的一座城市——安徽的合肥度过的。

2003年冬天,公刘先生在合肥走了。这个突然的消息,在冬日寒风中,给安徽文坛捎来一声深深的喟叹。那一刻,我似乎同时听到了中国文坛沉重的叹息。

当时,我知道那两种声音很快就会微弱下去,但是我想说的是:所有尊敬的中国诗人朋友们哪,他在你们那里真的就是一座大厦呀!他的诗,他的思想,他的自我标识的精神,漫步行吟的独立的人格,将成为中国诗歌永久的记忆。

“你一方面是如此慷慨,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那么多无私的贡献,一方面又是这样的吝啬,公然印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半两粮票!”这是公刘的《大上海》,它徘徊几十年依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也是公刘自己,他的一生是那么矛盾,那么排斥一些具体的生活环境,却又那么谅解社会大众,那么广涵包容而又那么固执孤独,那么让人捉摸不透。

我接触公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他刚从江西调来安徽省文联。他抱着拳头坐在合肥市作协组织的一个作家讲座上,那是在合肥北门的一间破旧的小礼堂里,他给我们作诗的报告。他义愤,他激动,他若有所思,他慷慨陈词,他甚至站起来敲几下桌子,发出大声的质问。他所质问的,正是多年后被中国普通大众所关切的一些社会问题。这就是诗人的思维,它总是有别于普通思维的进程,更有预见性。

记得那是个大雪弥漫的冬夜,除夕,我路过当时的江淮旅社,想去拜望公刘先生。我叩开了旅馆二楼一间房的房门,我知道这间小房就是大诗人公刘的临时寓所。在慢吞吞的生活节奏中,公刘把他生活昏暗的一面第一次敞露在我的面前。他的生活竟是那样的糟糕——屋内灯光昏暗,桌椅设置简陋,到处都堆放着书稿,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刚才伏案疾书的情景……大年三十啊,当千家万户乐醉于融融的团聚之中,公刘由他的独生女刘粹陪伴,过着如此简陋单调的日子。我想起“孤寂出诗人”“忧患出诗人”这类千古名言,诗人似乎用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向社会和生活宣告着一个真正诗人的来历。

大约是1986年,公刘已经搬到省文联大院居住。那是个秋风萧瑟的傍晚,我去找公刘先生为我的一本散文集写序,他不苟言笑地对我说:“我向来是不愿意给人家写序的,但是你的散文我读过不少,我相信我可以给你的《星月念》集写个序……”这就是那篇先后发表和转载于《当代作家评论》和《散文》等报刊上,并且被收在国内许多选集和他的随笔集《活的纪念碑》中的《我的散文观》。

公刘在《我的散文观》中第一次提出了“诚实”是散文的生命的命题,提出“人品”与“文品”相一致的道理。也是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提出关于杨朔模式化散文的独立见解,以至在散文界引起不小的波动。

文坛的寂寞使我们感到无奈,那几年,安徽先后有陈登科、江流、曹玉模、贺羡泉等作家和诗人一个个远去,对于这些人,凭籍我和他们认识和相交的个人情感,我都应该一一写些悼念文字,但我迟迟不忍心再去触摸逝去的往事,不忍心再去追忆和回望一些往日文学路上的浮华。然而,公刘的去世却给我内心以强烈的震撼。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下午,我还在应约为一次“呼唤大散文”的研讨会写着一篇《何谓大散文》的发言稿,我还在引用公刘先生《月牙泉与伪散文》中的一段话:“没有真情实感的、矫揉造作的、闭门造车的、与群众心事背道而驰的所谓散文,不正该叫作伪散文么?”

公刘先生自己从来不去折腾一些与写作无关的事。他写着他的一直是肝胆赤诚的文字,做着对于社会和他人符合真实情况的评价,联想到公刘先生几十年前提出的散文的生命乃是“诚实”二字,我们难道不更感悟得到一位大诗人、大作家人格的份量和魅力么?

我相信天地悠悠,也许常常就在兆示某一种心灵的感应。就在我的那篇《何谓大散文》的文章搁笔之际,我听到了公刘先生远去的消息。那一刻,我打算完成的一个微小的心愿就是:把那篇文章焚烧一份遥寄给公刘先生,以作为对他在天之灵的一种祭奠方式。

公刘先生走了,从中国文学不那么热闹的一个缝隙里悄无声息地走了。据说他在世时,与艾青有过很深的交往,他们书来信往。那些信传递的空间是山河?是孤巷?是天涯沦落?是青灯照壁?我们这些人一概不知。但我们可以有一份对于未来诗歌与文学虔诚守望的责任,将这一类真正的诗歌与文学的灵魂赐给后来人。“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诗歌与文学的永恒的境界,应该不会像公刘先生离世前那样的凄凉和孤独。虽然生命苦短,人生有限,但诗歌与文学都将会永存!

公刘的一生是孤独的。他生活孤独,感情孤独,处世孤独,内心孤独,他临走时只有唯一的女儿陪在身边。但这片孤绝风景,值得珍惜。无论世风如何变化,公刘与公刘的诗都不应该受到怠慢和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