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知以望道——林辰藏书小记
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鲁迅博物馆参与《鲁迅研究动态》的编辑工作。
2025-05-08
-
笔墨星辰下的北平抗战
当古老的城墙染上战火的硝烟,北平的抗战岁月在文化人的笔端,化作了一部泣血的长卷。
2025-05-07
-
“益世小品”中的青岛文人剪影
1935年3月18日至20日,天津《益世报》“语林”副刊第911、912、913号连续登载号外,预告了“益世小品”周刊的诞生: 语林的号外:益世小品 预定本月二十四日创刊 撰述者:老舍,洪深,赵少侯,周学普,臧克家,徐中玉,陆新球诸先生。
2025-05-07
-
金兆梓与古籍整理出版
金兆梓(1889—1975),字子敦,著名语言学家、文史学家。
2025-05-07
-
姜亮夫先生与“敦煌学” 讲习班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科学的春天”到来,大学及研究生招生和教学逐渐走上正规,学位制度的实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需求量很大。
2025-05-07
-
奇作家周楞伽和奇书《哪吒》
《哪吒2: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神话,如今更是闹到“海外”,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
2025-05-06
-
听炮检书:柳诒徵1927年的选择
最近出版的《柳诒徵1927年日记》(赵岳、张娇娇整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版)十分令人期待,买来之后,我当即快读一过。
2025-05-06
-
茅盾为钱玉如取笔名
遥远的爱 西湖,你可记得我? 郁茹作品选 郁茹(1921—2025)原名钱玉如,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诸暨三江藻村。
2025-04-30
-
钱穆与熊十力、梁漱溟交往始末
钱穆与汤用彤的交往,多为学人所知,并有专文阐述。
2025-04-30
-
孙中山与五四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寓居上海的孙中山备受鼓舞,称赞“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2025-04-30
-
旧京三大书市轶事
一年一度的北京春季书市又开幕了。
2025-04-29
-
邹韬奋自讨苦吃
1932年11月,身为《生活》周刊主编的邹韬奋打算利用业余时间,编译红色书刊《革命文豪高尔基》。
2025-04-29
-
榆荫硕且密,披襟待薰风
2024年1月24日,史学大家戴逸先生离开了我们。
2025-04-28
-
“现实的葛藤”——以 20 世纪 30 年代“莎士比亚化”的译介为中心
摘要:“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标识性概念,它的译介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曾引起热议。
2025-04-28
-
双鉴楼与傅增湘的古籍守护之道
傅增湘(1872——1949年),字润沅,又字沅叔,别号藏园居士、藏园老人、双鉴楼主人等,四川江安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藏书家、版本学家、目录学家。
2025-04-28
-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香港记忆
中国现代文学馆自1985年1月5日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保存中华文学记忆的重要使命。
2025-04-27
-
为民族呐喊的抗战强音——重温李桦抗战木刻《怒吼吧!中国》
美术创作如何凝聚民族精神力量?近期,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一场小而美的展览——“星火归聚:现代版画会与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通过一件件作品与文献,缓缓拉开抗战美术的序幕,带领观众回到新兴木刻运动蓬勃兴起的年代。
2025-04-27
-
陈子善:一种很有趣味的嗜好
叶灵凤制作的“灵凤藏书”藏书票 叶灵凤这个名字,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已经不会感到陌生了。
2025-04-27
-
王汝烨:我的父亲母亲
胡适(左一)和毛彦文(右一)为作者父母证婚 父母是在北大认识的。
2025-04-27
-
抗战时期的张元济
编者按:近日,叶宋曼瑛 著、张人凤 邹振环译《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由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出版。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