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的吊诡与复苏人的未来想象机制
被誉为“中国商业犯罪间谍小说第一人”的永城,写作了一部科幻“穿越”小说《复苏人》。
-
孙美娟:中国科幻文学迎来“黄金时代”
2015年,第73届“雨果奖”颁奖典礼上,《三体》的耀眼光芒照亮了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的夜空。
关键词:  科幻文学2022-02-10
-
科幻作为方法:交叉的平行宇宙
科幻小说的起源也许非常早;有的研究者——如英国科幻作家、学者亚当·罗伯茨(Adam Roberts)——将古罗马的希腊语作家卢奇安的讽刺小说《真实的历史》(周作人曾翻译成中文),看作最早的科幻小说,因为其中写到人们在太阳系的旅行。
-
吴湜珏珊:科学腹中的真与幻
科幻文学与科幻电影塑造了诸多经典女机器人形象,如《大都会》(Metropolis)中的人形机器人玛丽亚,《银翼杀手》(Blade Runner)中的仿生女机器人瑞秋,1995年版《攻壳机动队》 中的少佐草薙素子等。
-
张睿颖:赛博时代的“怀乡症”
美裔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是“赛博朋克(cyberpunk)”类科幻小说的先驱①。
-
科学式幻觉与人类独白
莱姆是一个科幻小说的逆化者与内部倒戈者。
-
《无名者之国》:开放视野下的青年想象
中国科幻小说的起源可溯至晚清,但直到2010年以后才真正吸引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
中国科幻:站在微妙时间点,酝酿新生长
对于中国科幻文学来说,2021年是一个微妙的时间点。
关键词:  科幻文学2022-01-24
-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是潘多拉魔盒?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
关键词:  元宇宙2022-01-20
-
元宇宙:未来已来?
主持人:超侠 科幻小说《雪崩》封面 2021年,随着马克•扎克伯格将公司名字从Facebook改为Meta(取自英文单词Metaverse,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译法是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风靡了世界,影响最深刻的领域是互联网企业。
-
宝树:科幻中的“更高、更快、更强”
《光荣与梦想:中国竞技科幻作品精选集》 主编:宝树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1年9月 一 这本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2年的某一天,编者在布鲁塞尔的一家旧书店里,邂逅了一套残缺不全的《阿西莫夫神奇科幻世界丛书》(Isaac Asimov’s Wonderful Worlds of Science Fiction)。
-
科幻研究和重写文学史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幻小说异军突起,这是当代中国文坛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
-
高智能科技囚笼的“最优解”
从对技术的态度是乐观还是悲观这一角度,可将科幻小说大体分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两大类。
-
一个孤独遐思者的漫步
阅读《中国科幻文学沉思录》(下称《沉思录》)这部文集,特别是吴岩对自己学术生涯的回顾,我经常想起将近20年前初次聆听吴老师教诲的时光。
关键词:  《中国科幻文学沉思录》吴岩2021-12-29
-
外卖骑手、黑客帝国与选择恐惧症
网络上流传着一则骑手与系统斗智斗勇的故事。
-
控制与选择:简评萧星寒的创作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的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
-
建构中国科幻文学的女性话语空间
长期以来,人们谈起科幻文学,潜意识里都会将其视为男性作家的专属,这并非完全是刻板印象,也是存在于当下科幻文学发展中的客观事实。
-
人工智能科幻叙事的三种时间想象
原标题:人工智能科幻叙事的三种时间想象与当代社会焦虑 1 未来时间要素: 人工智能科幻叙事的“当代基因” 谈及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的话题,必然涉及时间问题。
-
新科幻 出东方
经历过2015年、2016年中国科幻影响力的快速扩张后,近五年中国科幻文学延续蓬勃发展的态势,创作数量和题材都不断增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学创作的成绩逐渐扩散至文学研究和科幻产业领域,科幻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新热点,2019年初又涌现出《流浪地球》这样“现象级”的国产科幻电影,让人们对中国科幻的未来充满期待。
-
浮夸却平庸的美剧《基地》是欺世盗名的快消品
第一批移民基地的人们意识到他们追随且信仰的哈里·谢顿是个智多而近妖的老狐狸,为了反抗被控制的命运,塞佛·哈定孤身驾船往星辰大海中寻找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