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幻想与现实之间:科幻作品中的火星
很长一段时间里,火星都似乎是地外生命最可能的家园,因此,在科幻领域,火星也一直意义非凡。
关键词:  火星2021-05-21
-
让科幻破壁出圈 中国科幻人在思考什么……
尽管近几年中国科幻产业借助热门IP迎来了一波爆发式的增长,“科幻”一词走入大众视野,但在非科幻迷的认知里,叫得出名字的国产科幻作品也许依旧只有电影《流浪地球》、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
关键词:  科幻破圈2021-05-17
-
星空与道德律
内容提要:刘慈欣的小说《三体》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在存在其他外星文明的宇宙中,是否存在共同的道德法则?道德是否会在星际文明的竞争中等于零?尽管随着群体范围的扩大和生存威胁的增加,的确存在着一种“道德要求的递减律”,也需要把道德律和博爱心有所区别,但从人类自身、从生存本身、也从道德律的意义和人与道德律的关系看,道德律并不会完全无效而等于零。
-
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打开一扇幻想的窗户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科幻与影视等大众传媒的融合,本土科幻文艺日渐繁荣,少儿科幻也随之获得长足进步。
关键词:  少儿科幻2021-05-13
-
下一部《三体》在哪?业内呼唤本土科幻“后浪”力量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在对辽阔时空宇宙的想象中,不少本土作家生动代入了中国经验,不再局限于对国外科幻名篇的粗糙模仿或移植。
-
弗朗西斯科·沃尔索:意大利科幻略谈
弗朗西斯科·沃尔索:1973年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已发表作品e-doll获乌拉尼亚奖、Livido获意大利奖、Bloodbusters获乌拉尼亚奖。
-
刻在月球上的中国声音
在2021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吴季老师的《月球峰会》举办了新书读者分享会。
2021-05-10
-
詹姆斯·冈恩:把科幻当科幻读
詹姆斯·E·冈恩(James E. Gunn),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研究者和评论家,科幻黄金时代的见证者。
关键词:  詹姆斯·冈恩2021-05-10
-
科幻文学要不要为儿童细分
儿童科幻曾经是国内科幻的源头,涌现出很多经典名著。
关键词:  儿童科幻2021-05-08
-
为什么说科幻文学具有使命感
21世纪,由于我国具有了较为成熟的出版业和新锐的作家群体,促成了我国科幻文学的快速发展。
-
科幻文学中的历史主义、现实主义与未来主义
在时间定位上,科幻文学的重要特色是以科技为参照系融通历史、现实与未来。
-
科幻小说“入眼难入心”,语言是关键
2020年末,江西一所图书馆的两个机器人为争抢粉丝而吵架的视频被送上热搜。
关键词:  科幻小说2021-04-28
-
郑文光:谈谈科学幻想小说
编者按 《谈谈科学幻想小说》发表于1956年第3期《读书月报》杂志,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本土科幻作家探索科幻文类的重要理论成果。
-
解锁未来:当代中国科幻小说中的“希望”设定
内容提要 未来构成了中国科幻展开书写的前提。
-
《克拉拉与太阳》:世界千变万化,爱能抵挡苦难
“你相信有‘人心’这回事吗?我不仅仅是指那个器官,当然喽。
-
对机器人的恐惧与爱:从玛丽·雪莱到石黑一雄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的玛丽·雪莱在那部哥特恐怖小说《弗兰肯斯坦》里塑造了两个角色:狂热的生物学家弗兰肯斯坦和他的造物——一个比“活转人世的木乃伊”还要丑陋可怕的怪物。
-
王瑶:从“小太阳”到“中国太阳”
王瑶,笔名夏笳,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副教授。
-
徐雁龙:科学普及?不,应是科学传播
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经达到10.56%,在“十四五”新的目标牵引下,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也要步入新发展阶段。
-
王瑶:铁笼、破壁与希望的维度
王瑶,笔名夏笳,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副教授。
-
陈舒劼:“黑暗森林”还是“自由人联合体”
摘 要 科技之于人类共同体的影响既是当前的重要现实,也是中国当代科幻想象的重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