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姆作品集》:从不可能出发
莱姆文集,译林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索拉里斯星》《惨败》《未来学大会》《无敌号》《伊甸》《其主之声》 2021年是伟大的波兰科幻小说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ław Lem,1921-2006)的一百周年诞辰。
-
《克拉拉与太阳》:凝视深渊的另一边
无论故事的背景有多大差异,多年以来石黑一雄总喜欢藏在“不可靠的叙述者”面具背后提出本质性的问题。
-
《万物之始》:“科幻现实主义”探索之作
彭思萌《万物之始》是一篇奇特的小说,既“好读”又“不好读”。
-
让科普更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鲜活生动、互动性强的科普作品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前辈科学家们的奋斗事迹激励着青少年立志勇攀高峰……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正在各地火热开展。
关键词:  科普2021-09-23
-
王一平:赛博朋克小说中的赛博空间与新生命形态
一、引言 科幻是一种捕捉住了当代技术与文化的急剧变化的卓异类型(see Sponsler 625)。
-
贾立元:古怪的新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所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
关键词:  晚清科幻2021-09-17
-
何平:机器制造文学?
原标题:目前的机器写作,不是文学,更不能取代作家创作 人工智能技术会不会代替独立的人,来完成文学写作?在本期“花城关注”中,作家陈楸帆、王元分别与AI写作软件“创新工场”“彩云小梦”合作完成小说的写作。
-
科幻阅读力的培养
一、科幻阅读力的培养与三大价值目标 在少年儿童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阅读力的培养是需要一以贯之的事。
-
糖匪:作为赛博格
糖匪 编者按 当“新‘小说革命’”“文学无界”成为文学界关心和热议的话题,我们面对的是朝向未来的一场大胆想象和创造。
-
李广益 :作为世界文学的科幻文学
编者按 在诸多科幻小说中,地球上的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和行动,其普遍性和总体性视野是主流文学做不到的。
-
黄悦:试论科幻文学中科学与神话的共生关系
一、科幻小说算不算奇幻文学? 上世纪中叶,诺斯罗普·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就对科幻小说给出了这样的定位:“科幻小说是一种继承了强烈的上古神话色彩的传奇小说。
-
《“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后记
1997年的一个下午,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来到邮局,寻找一本名叫《少男少女》的杂志。
-
给世界的情书,以科幻之名,由外婆签收
之前写作,最初的动机都俗得一地鸡毛,不外乎为写作而写作,或是为赚钱养家而写作,直到写科幻长篇系列小说《犼先生》的第一部《锦绣离人》。
关键词:  《犼先生》2021-08-30
-
王一平:从“赛博格”与“人工智能”看科幻小说的“后人类”瞻望
王一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一种“纯文学科幻”
在世界文学中,“雅”与“俗”的分野争论多年,“俗文学”干脆被称之为“类型文学”,仿佛在文学的疆域内划定了边界,今后彼此就能相安无事。
-
外卖骑手、黑客帝国与选择恐惧以及其他
网络上流传着一则骑手与系统斗智斗勇的故事。
-
控制与选择
萧星寒是从一名普通科幻读者成长起来的作家,本职工作是老师,写作并非专职,因此,很难想象他如此惊人的文字产量,以及能写出诸如《骰子已掷出》《弓形虫》这样高水准的科幻作品。
-
先锋·异托邦·后人类:中国科幻文学的“可见”与“不可见”
编者按 在当代海外中国科幻研究中,宋明炜教授创造性运用的“新浪潮”(New Wave),已经成为具有导引性的关键词。
-
李静:性别视野里的未来罗曼司
科幻领域,向来是性别偏见的高发地。
-
从1.0到3.0:科幻产业的发展阶段和演进规律
我国科幻产业在政策扶持、科技创新、文化消费繁荣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
关键词:  科幻产业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