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视阈下的创意写作
“元宇宙”话题大概是近期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了。
-
透视“科幻热”:理解世界与自我
这两天,一正一反两条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
-
以音乐承载科幻中的人性
科幻小说以后人类视角在现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
-
透过虚无之境,你我终将彼此相视
《奥德赛博》是青年小说家糖匪的第二部短篇科幻小说集。
-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真相
“中二”,也称“中二病”,是一个来自日本的网络流行语,泛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形容一些经常自以为是地活在自己世界、做出自我满足的特别言行,或赋予自己一些自认为帅气的特性但同时稚气未脱的人。
-
“四勿准则”与“三定律”
在科幻圈里,双翅目的创作是个相当异质的存在,有点小众,却又篇篇都是与众不同的精品佳作。
-
科幻引领未来
科幻是科学与文学融合的产物,它不仅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更能给人们以深刻的科学启示,唤起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  《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科幻历史科幻小说2022-03-28
-
幻想与通感,为庸常的世界书写新奇
这是一个“小冰”继续写着诗,而人却不一定能体会诗情画意的时代。
-
科幻以人工智能之名
科幻人工智能主要是一种图像志式的研究,通过确定科幻人工智能的一些相对稳定的类型元素和主题元素,解开反复出现的类型密码。
-
《无名者之国》:开放视野下的青年想象
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 编著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出品方:博峰文化 出版年:2021.10 中国科幻小说的起源可溯至晚清,但直到2010年以后才真正吸引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
《中国轨道号》:科幻小说中蕴含的教育意味
不久前,吴岩的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
从“倡导”到“推进”开启科普阅读时代
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9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在用词力度上更是从以往的“倡导”提升为“深入推进”,体现出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
-
科技干预与人类困境:论王晋康科幻小说“新人类四部曲”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成为人类探索与改造世界、解决当下困境与规划未来发展的全球性议题。
-
科幻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程婧波主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 我印象深刻的中国科幻迷大聚会,是1997年的中国国际科幻大会。
关键词:  《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女性作家2022-03-15
-
文艺把元宇宙“接回家”
2021年年末,无论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还是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发布的2021年“十大网络热议语”,抑或是《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2021年“年度十大热词”,“元宇宙”都位列其中。
-
李岩:技术飞升
一、引言 日本导演押井守,在他2003年的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无罪》的片头,引用了法国作家利尔·亚当(Villiers de L'isle-Adam)在《未来的夏娃》(L’Eve Future)中的一句话:“既然我们的神,我们的希望都是科学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爱情不是呢?”(1)这部1886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既充斥着男性对“完美女性”的渴望,又毫不讳言其厌女恐慌。
-
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
创作经历的回望 我开始文学创作时写的第一本书就是一本科学家传记。
-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认识吴岩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而且我们一直关系挺好。
关键词:  《中国轨道号》2022-02-28
-
吴岩:《中国轨道号》创作始末
长篇小说《中国轨道号》是我2020年出版的一部科幻作品。
-
杜学文: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思想资源
尽管刘慈欣认为,他的创作只是要讲好一个“故事”,但实际上,在他的故事之外,人们还是感受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