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漫的喜剧科幻
喜剧科幻电影《独行月球》正在火热上映,该片托起暑期档热度的同时,也将国产电影“科幻+喜剧”这一话题再度提起。
-
防范元宇宙泡沫化
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关键词:  元宇宙2022-07-28
-
元宇宙:一场人类的精神探险
“元宇宙”是近两年来人文社科学术界所讨论的重要话题,以至于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
2022-07-27
-
写给罗马血和音乐的歌
罗马,因其悠久的历史被称为“永恒之城”“世界之都”。
-
文学场域中的思想实验者
“江波科幻精品系列”选出江波2003年以来发表创作的25篇中短篇科幻小说,包括《随风而逝》《湿婆之舞》《最后的游戏》《机器之道》《时空追缉》《洪荒世界》6册。
-
游戏·国家·元宇宙
在《三体》诞生前,《超新星纪元》曾被认为是刘慈欣的最佳长篇小说。
-
用我们的手拯救变热的地球
拿到《零碳中国》这本书,浮想联翩。
-
科幻是通识教育的崭新未来
通识教育的未来困境 世界通识教育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无论是芝加哥大学倡导的“伟大的书”的经典阅读模式,还是以哈佛大学为代表,所构建的完善的全人教育(well-rounded person)模式,都面临着新的困境:如何把想象力教育和未来教育纳入现有的通识教育体系。
-
高质量原创科普图书的实现之路
主持人: 杨虚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科普出版人 受访者: 何龙:长江少儿出版集团董事长、社长,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者,博物作家 王立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著名科普作家 陈玲: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研究室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 要提升全社会对科普的有效需求 杨虚杰:我国目前科普读物的基本生态是怎样的?科普创作和出版的重要性在哪里? 何 龙: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1)》显示,我国仅在2020年度内,就出版了科普图书9853.6万册。
-
中国科幻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黄鸣奋:乡村巨变与我国电影的科幻想象 重视国策——中国科幻电影聚焦乡村振兴命题立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
-
《环形物语》:既“致郁”又“治愈”的科幻乌托邦
一、引言 《环形物语》是2020年上映的美国科幻剧集,改编自瑞典科幻幻想插画家西蒙·斯塔伦海格(Simon Stålenhag)的同名插画集《环形物语》(Tales From The Loop)。
-
想象的悖论:晚清科学小说①的科学观
晚清科学小说作为“小说界革命”的产物,自诞生伊始就承担起传播科学知识、开启民智的重要使命——它可以说是近代启蒙知识分子推动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理想体现。
-
讲好科技故事 展现时代风采
图为“中国天眼”全景。
-
论晚清科幻小说中“物”的功能化想象
突破现实空间束缚、憧憬异域世界的幻想传统古已有之。
-
可能是最成功的也是最有争议的科幻游戏
由RPG游戏《巫师》(The Witcher)系列开发商波兰游戏公司CD PROJEKT RED开发的这款科幻游戏使用了桌面游戏《赛博朋克2020》的世界观和规则设定,并邀请到了原作者迈克·庞德史密斯(Mike Pondsmith)的参与。
-
陈楸帆谈人工智能与科幻写作
科幻作家陈楸帆的新作《AI未来进行式》(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与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合作,有种理呆文傻手拉手走江湖的互补性反差萌。
-
科幻现实主义的创新之路
我目前提出来的科幻现实主义与小说的现实主义不同,我们不以揭露和批判现实为目的,而是在符合基本科学原理的基础上,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从商业的角度,以解决需求为切入点,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文化价值
从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历程来看,科幻小说虽形式多样,但在内容方面始终关注社会的未来发展。
-
董仁威新作《三星堆迷雾》众人谈
历史科幻通过科幻特有的视角,赋予历史以未来性,激活我们对历史的想象力,因而成为科幻文学中的一个特定创作领域,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有其自身特色的叙事模式。
-
都柏林世界科幻大会研讨实录:中国科幻的全球视角
都柏林:第77届世界科幻大会(2019.8) 学术组圆桌会议:中国科幻全球视角 召集人:宋明炜 参加者:王德威、张峰(三丰)、严锋、陈楸帆、金雪妮、王侃瑜、冯原(双翅目) (会议发言原是英文,由吕广钊记录,翻译成中文) 宋明炜: 首先,欢迎大家前来旁听这场主题为“中国科幻的全球视角”的学术研讨,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本次专题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