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如何写下去
2018年,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其高质量的制作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让资本惊喜的利润,以至于有舆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科幻时代的来临。
2020-07-04
-
菲利普·迪克首部中文传记问世
近日,由八光分文化和新星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菲利普·迪克传》精装本正式发售。
-
吴岩获得2020年托马斯•D•克拉里森奖
原标题:喜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吴岩荣获2020年托马斯•D•克拉里森奖 北京时间2020年6月30日,美国科幻研究协会(Science Fic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在线上举行了2020年的年度颁奖活动。
关键词:  托马斯•D•克拉里森奖科幻奖项吴岩2020-07-01
-
《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电影质感 精良改编
继第一季《我的三体》、第二季《我的三体之罗辑传》后,网络动画片《我的三体》系列第三季《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制作愈见精良。
关键词:  《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动画化科幻改编2020-06-28
-
《大圣归来》导演将拍电影《三体》
由《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创立的“十月文化”近日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公告,宣布原彩条屋影业创始人、总裁易巧出任十月文化联合创始人及总裁;原彩条屋影业总制片人魏芸芸出任十月文化首席内容官。
-
《AI已来》:换个角度看AI
原标题:百度CTO王海峰《AI已来》带你换个角度看AI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渗透进我们的生活,“AI+”改变了各行各业的面貌,尤其是今年“新基建”的布局,更是将人工智能的市场热度推进到新的阶段,现在以BATH(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正在发力AI技术研发和应用,普通老百姓也能接触到无人车和智能音箱……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已经硕果累累,在谈到AI的未来时,许多人也将目光放到了过去——中国AI在最早是如何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这株参天大树?百度CTO王海峰的人物传记《AI已来:让中国AI走向世界的王海峰》也许能给你答案。
-
叶永烈的“绝笔·绝响”与“专藏”
上个月众多读者打小儿就熟悉的“老朋友”叶永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关键词:  叶永烈《历史的绝响:名人书信背后的如烟往事》“绝笔·绝响”2020-06-23
-
“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由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超学科视野中的数字人文与传播创新学术论坛暨《数字人文研究》学术集刊首发式”近日在复旦大学举行。
-
“把一个个问号拉直变成惊叹号”
如今,一个以《十万个为什么》为核心的涵盖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网络平台、舞台剧、科普教育的产业链雏形已经显现。
-
让科幻艺术共筑美好未来 华语科幻星云奖吹响科幻画家集结号
(第十届星云奖美术奖颁奖现场) 自2010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成立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十年间,在挖掘全球范围内优秀科幻作者方面,星云奖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为整个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
2020-06-15
-
“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发言摘要
6月10日下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的“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在京沪两地视频连线同步召开。
关键词:  “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叶永烈发言摘要2020-06-15
-
叶永烈遗作《绝笔·绝响》系列出版
今年5月1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
关键词:  《绝笔·绝响》叶永烈《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2020-06-11
-
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召开
6月10日下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的“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在京沪两地视频连线同步召开。
-
阿缺科幻小说《神农后裔》上市 同名影视剧已启动
近年来,科幻题材迎来高光时刻,多部科幻文学作品斩获国际大奖,国产科幻片也受到追捧。
-
读刘慈欣的人,从未长大,也从未停止成长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 投资千万、创作历时四年,将刘慈欣15部作品成规模、成系统地改编为漫画——《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第一波已新鲜出炉! 有人称刘慈欣是中国人的想象力巅峰。
关键词: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刘慈欣漫画想象力2020-06-04
-
文学界科普界在上海送别著名作家叶永烈
文学界和科普界6月1日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送别著名作家叶永烈。
-
首届少儿科幻星云奖入围名单公布
原标题:关于首届少儿科幻星云奖入围名单的公告 5月29日,首届少儿科幻星云奖组织委员会通过“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微信公众号公布首届少儿科幻星云奖入围名单如下。
-
中国科幻创作的风格与特色
主持人:张珊珊(本报记者) 对话人:刘慈欣(科幻作家) 吴 岩(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科幻作家) 姚海军(《科幻世界》副总编) 核心阅读 “科幻热”的深层因素是人们精神状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心全人类的未来,思考丰衣足食之后更长远的问题 中国科幻是对多种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包括西方科幻文学传统、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等。
-
人类“太空旅行生活指南”
太空题材是科幻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
儿童科普阅读:开启星辰大海的征途
原标题:开启星辰大海的征途 在儿童阅读书单中,科普科幻读物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