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青少年呈现未来生活的一种想象
科幻小说评论家詹姆斯·冈恩在《交错的世界——世界科幻图书史》中写道:“科幻小说仍处于变化之中。
关键词:  少儿科幻2020-09-25
-
赞比亚作家娜姆瓦丽·瑟珀尔获亚瑟·克拉克奖
9月23日,赞比亚作家娜姆瓦丽·瑟珀尔(Namwali Serpell)凭借她的第一部小说《古老的漂流》(The Old Drift)获得了英国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亚瑟·克拉克奖(Arthur C Clarke award)。
关键词:  科幻2020-09-24
-
“全国科普日”特别直播活动圆满结束
原标题:上天、入海、科幻!“全国科普日”特别直播活动圆满结束 上天揽月,下海捉鳖,人类科技的边界在哪里?又将把我们带向何处? 2020年9月19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共同指导的“全国科普日”特别直播活动在京圆满举行。
-
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用科幻推动创新
“七年前,我们为什么要策划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其实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推动创新来做点什么事情。
-
关于举办第七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的通知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现已成功举办六届。
-
展现中国人对未来的想象力
编者按 走近大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
《创意写作七堂课》:你也能写好一篇科幻小说
在科技高速进步的这个时代,呼吁能够体现科技前沿发展、表达科学精神,思考科学技术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的文学形式,从而启发人们更好地认识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为即将到来的明天做好准备。
-
科幻科普展区成为青少年参观服贸会“打卡地”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已经拉开帷幕,位于景观大道南区一号厅的科幻科普展区,成为青少年游客青睐的“打卡地”。
-
“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来自中国的“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于6日亮相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聚焦中国”活动,为这一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带来科幻这一面向未来的主题,得到诸多关注。
-
《三体》英文系列剧集来了
《三体》英文版(主创方供图) 由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创作的《三体》影视改编权一直备受粉丝关注。
-
出版业要做科幻电影源头活水
近日,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的《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通称“科幻十条”),不仅引发电影界高度关注,也引发文学出版界热议。
-
“科幻十条”扶持政策推出 国产科幻片迎来黄金机遇
“科幻十条”一来,整个科幻圈一度沸腾了。
-
科幻小说如何突围“流量焦虑”
“这场新冠疫情也许会给您的科幻创作提供超级灵感。
关键词:  上海科幻影视产业论坛刘慈欣《三体》科幻关注现实2020-08-31
-
《未来生活简史》:三场科技革命,改变人类命运
2020年,正在经历的新冠疫情加剧了人们对未来的猜想:未来科技能否带领人类战胜更多的未知病毒?人类的发展还将遭遇哪些威胁?面对未来,人类还能做哪些准备? 在《未来生活简史》一书中,作者罗伊·泽扎纳详细预测了未来三场科技革命及场景应用,直指人们关注的未来学话题。
-
什么样的科幻作品适合改编成影视剧
参会者合影 8月26日上午,“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及影视转化”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流浪地球》第二部正在筹划 还有哪些科幻文学创作将走向大荧幕?
研讨会现场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助力科幻产业发展。
-
伊恩·麦克尤恩对人工智能提出了第一个难题
原标题:伊恩·麦克尤恩对人工智能提出了第一个难题,“请回答1982......” 2018年11月伊恩·麦克尤恩在上海 近年来,除了文学领域,作家麦克尤恩越发热衷于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和讨论,例如在英国“脱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等方面。
-
《六极物理》作家严伯钧与上海读者分享新书
2020年上海书展期间,接力出版社携手《六极物理》作者严伯钧,在钟书阁静安店和徐汇店分别举办了“穿越极限世界,让物理流行起来”为主题的媒体见面会和读者见面会。
-
陈楸帆:科幻作家的责任之一是让世界变得多元
原标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幻创作,是对未来“想象”和“阐释”的争夺 科幻文学和影视创作,缘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昨天,在上海书展思南读书会“七堂文学课”上,曾多次获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知名科幻作家陈楸帆给出的解读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幻创作,可以视作对未来‘想象’和‘阐释’的争夺。
-
《阿多拉基》:为小读者打开未来世界大门
原标题:中国首部原创机甲科幻《阿多拉基》为小读者打开未来世界大门 畅销书作家郭妮在上海书展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