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幻想》丛书即将上市
“科幻要从孩子做起。
-
科普图书《画说新冠——来自多学科专家的解读》电子版发布
本作品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普创作支持计划之一。
关键词:  《画说新冠——来自多学科专家的解读》科普阅读防疫2020-02-27
-
“太空雪人”或带来太阳形成信息
近期,NASA参与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勾勒出“太空雪人”Arrokoth的地质信息,表明其具有较为光滑的表面和复杂的地质特征,尚未发现水的存在。
-
科普图书《护心防疫——面对疫情的心理调适手册》出版
书名:《护心防疫——面对疫情的心理调适手册》 主编: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 ISBN:978-7-5046-8615-2 2020 年 1 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
关键词:  《护心防疫——面对疫情的心理调适手册》防疫科普2020-02-26
-
暗物质与人类的起源和结局有关?
暗物质是理论上提出的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关于它,有着许多未解之谜,今天就跟随我们一起浅谈暗物质吧。
-
像气体又像恒星,银心黑洞附近有群“怪咖”
黑洞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
中国科幻文学欧洲受热捧
今年起,改编自雨果奖获奖作家刘慈欣所著十余部小说的《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作品法文版将陆续在法国出版发行,令许多法国科幻迷期待不已。
-
少儿科幻小说“科幻中国系列”丛书出版
近日,少儿科幻小说“科幻中国系列”丛书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
以平和的心态度过危机
一场从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绷紧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神经。
-
人工智能人文反思新动向
经过60多年的探索,人工智能的大致目标被设定为让计算机完成人类心智能做的各种事情,即至少在功能上具有知觉、联想、预测、规划和运动控制等心智能力。
-
疫情当前 用什么方式和孩子聊病毒
一场新型肺炎疫情,延长了春节假期,也打乱了诸多家庭原有的安排。
-
警惕!“量子+生活”产品,几乎都是骗人的
孩子们统一着装,正快速翻动手上的书本。
-
火星改造试验
在行星科学领域,有一个近乎公开的秘密:大部分人最初加入这个领域,是受到了金·斯坦利·罗宾逊(KimStanley Robinson)在20世纪90年代的著作《火星三部曲》的激励。
-
2019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这是一个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想要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并理解这背后的科学意义并不容易。
-
世界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
专业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最近发表了一项惊人的研究,来自美国佛蒙特大学和塔弗茨大学团队称,他们采用青蛙表皮细胞和心脏细胞重组出全球首个用细胞做成的活体机器人。
-
“让科幻成为民族文化的内在部分”
2019年被视为开启“中国科幻黄金时代”之年。
-
上海龙美术馆以“副本2020”开启新年大展
“庞茂琨:副本2020”大展日前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由此拉开该馆新年大展的序幕。
-
从文学之都到科幻之城
2020年1月9日,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暨南京科幻文化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小红梅美好生活空间举行,科幻作家、评论家、科幻爱好者及媒体代表汇聚一堂,梳理江苏科幻事业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的成绩,把脉畅谈江苏科幻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
从“文学之都”到“科幻之城” 江苏科幻文学如何才能“出圈”
近年来,《三体》《北京折叠》接连斩获国际科幻界顶级荣誉——雨果奖,迎来了中国科幻文学的高光时刻,也提升了国人对本土科幻文学的关注度。
-
好奇心就是青少年的宇宙飞船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走出会场后,立刻被还没离开的孩子们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