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科幻如何写下去

来源:“作家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 杨庆祥  2020年07月04日10:38

2018年,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其高质量的制作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让资本惊喜的利润,以至于有舆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科幻时代的来临。但接下来2019年8月上映的《上海堡垒》却以其粗制滥造而让观众大跌眼镜,以至于网上流传着一句酷评:“ 《流浪地球》 为中国科幻电影打开了一扇大门,《上海堡垒》 又把这扇门关上了。”因为 《三体》 获奖以及众多科幻作家的努力而开创的“科幻黄金年代”似乎正在呈现它的另外一面,固然国家意识形态的肯定和资本的逐利流入为科幻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外力支持,但实际上有思考能力的科幻从业者——以科幻作家为主体——都明白,支撑“科幻黄金时代”的核心动力不是那些外部因素,而是扎扎实实的作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推陈出新的优秀作品,如果不能在既有的题材、主题、构想上展现出新的质素,科幻也就很难继续进步。这应该不是我一个人的观感,而是一种普遍感受。我在很多次活动上听到青年科幻作家言必刘慈欣,言必 《三体》,然后我就很好奇地问为什么。因为在所谓的严肃文学圈,并没有青年作家言必谈莫言、余华这样一些经典作家的情况。青年科幻作家的回答是,在科幻文学界,刘慈欣及其《三体》已经不是简单的经典化的存在,而是不可超越的高峰。在深圳参加的一次科幻会议上,青年001作家私下和我交流时提到了一个观点:与严肃文学写作不同,科幻文学对于题材甚至是创意的依赖是非常严重的,往往某一个题材或者“点子”被用过一次,就不可重复使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新的题材和“点子”就变得非常困难。重复性的写作几乎没有意义,一些青年作家普遍表现出了一种难以为继的困惑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科幻怎么写下去”这样的问题,就要求科幻从业者抛弃不切实际的被资本蛊惑起来的欲望,回到创造的原点,真正思考个体、技术、语言和时代之间的复杂关系,创作出足够人性化和世界化的优秀作品,推动中国科幻写作良好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由我主编的第一辑“青科幻”丛书在 2018 年 4 月出版发行后,业界与市场均反应良好。第二辑“青科幻”丛书收入六位青年科幻作家:阿缺、刘洋、汪彦中、王侃瑜、双翅目、彭思萌的作品。他们在写作的题材、处理的主题、叙述的风格上呈现了一种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对技术的信任和不信任;对人和机器关系的确定与不确定;对物质和元素的可知与不可知;对文明世界的渴望和厌弃。他们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破壁,借鉴现实主义的、古典的、现代派的各种手法来激活科幻写作的多种潜能。毫无疑问,任何一种探索和实验都值得期待。对我来说,科幻怎么写下去的答案不存在于作家、批评家和资本方的规划中,而存在于这一部部具体鲜活的作品中。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作家出版社的李宏伟和秦悦两位老师,因为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这套丛书才得以顺利面世。

2020年3月10日改定于北京

 

“青科幻”丛书:

本书收录有青年科幻作家汪彦中近十年来创作的十一篇中短篇小说,主打风格为悬疑惊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大多置于近未来年间,主要着眼于个体与周遭世界的矛盾冲突、科幻背景中人与人之间的激烈交锋、近未来科技的“异变”与人的“异化”等主题,不仅涵盖了《症候》《伶盗龙复活计划》等早期获奖作品及代表作,还收录有《同温层食堂》等科幻体裁与传统文学风格相融合的近年新作,力图通过对科幻语境下人的矛盾、苦痛、挣扎等状态的展示,探索出一条通过科幻反思人生的艺术创作新路。

 

 

 

《分泌》是彭思萌首部中短篇科幻小说集。这些故事奇想、怅惘、激烈,却不失脉脉温情,好像还带着作者汗涔涔掌心的温度,就送到了你眼前。被毫无未来和希望的繁重工作折磨下加入拳击游戏的女产品经理、在无止尽的KPI压迫 下一点点泯灭人性的测试总监、立志要做出写作AI的天才程序员……还有因无法分泌积极情绪激素铤而走险的小护士,因为求生的欲望,一步步将整座城市推向了危险的境地。彭思萌的小说故事精彩,富于幻想和视觉冲击力,笔调细腻,内蕴激情。这是一部未被驯服的小说集,在未来世界中面向沉闷现实的嘶吼,欢迎加入这场冒险。

 

这本书辑录了刘洋开始创作以来一些重要的中、短篇小说。它们风格各异,题材也各不相同。文字风格上,有《林村拆迁事件》这样文字比较朴实的,也有《蔽芾国》这样模仿古白话写作的;题材上,有《流光之翼》这种将量子计算融入一个古代背景编织的探案故事,也有《小雷音寺》这样将黑洞引入一个西游故事中的;篇幅上,有《黐手》这样的三万余字的中篇,也有《卖花的男孩》这样两千字的微小说。它们就像河滩上的一粒粒鹅卵石,虽然大小形状和花色都各不相同,但捡拾起来细观,都有各自的有趣之处。希望大家可以从这些文字中寻找到阅读的乐趣。

 

 

 

《海鲜饭店》为王侃瑜第二本中短篇小说集,既收录了《海鲜饭店》《链幕》《失乐园》等新作,也收录了《月见潮》《重返弥安》《云雾4.2》等早期代表作。王侃瑜的科幻小说并非一味注重技术细节的描写,而是更注重面临科技发展与变革时,个体的挣扎与选择,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她的作品试图打破类型之间的疆域,在幻想的空间中关注现实,做到科学逻辑与情感逻辑的双重平衡,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隔阂。

 

 

 

青·科幻丛书第二辑之一种。青年科幻作家双翅目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猞猁学派》《我们必须徒步穿越太阳系》《我的家人和其它进化中的动物们》等十余篇作品。

 

 

 

本书收录青年科幻作家阿缺在近年创作的18篇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机器人系列”,讲述型号为LW31的家政机器人和人类相处的种种故事,与硬核科幻不同,此系列无意营造AI威胁人类的冰冷形象,而是用温和幽默的笔触描绘人与机器和谐相处的社会图景——这也是作者认为的AI技术在现实中发展到极致后所能见到的最好结果。此外,本书还有收获了诸多荣誉的获奖作品,如《再见哆啦A梦》和《收割童年》等,题材多样,涉及时间旅行、生物变异、平行宇宙等元素,整体风格更侧重于情感和意向的营造,竭力表达科幻在宇宙星空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