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新颖而深入的现代性

      就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样式而言,散文较之小说、诗歌和戏剧,更多衔接着“国粹”基因和民族血缘,其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貌也主要体现了传统的特质与风范。

    2018-08-08

  • 现代汉诗怎样走出自身面对的危机

      一 对汉语诗歌而言,从以《诗经》为发端,以格律诗为典型形态的古典诗词,到“节无定句、句无定顿、可押韵可不押韵”的白话“自由诗”的转变,确实是一场划时代的文学革命。

    2018-08-08

  • 重建文学书写的有效性

      这是2017年4月10日在俄罗斯图拉郊区托尔斯泰庄园中拍摄的列夫·托尔斯泰半身塑像。

    2018-08-07

  • 中国小说的审美

      审美的能力决定了一部作品的高度,甚至会构成和影响一个时代文学/艺术的高度。

    2018-08-06

  • 李伟长:被误读的故事

      小说家被理解为讲故事的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依旧有许多人依偎在“小说就是讲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这块招牌下, 然而在信息、经验的获取通道便捷的现代社会,小说家的义务和工作并不是生产可以被重复讲述的故事,而是应当打破故事的叙述旧规,开掘现代小说的智性。

    2018-08-06

  • 编辑手记:“上升期的风景”何以成为风景?

      青年意味着一种走向无限性的可能。

    2018-08-04

  • 钱谷融:文学必须建立起对于人的信心

      “文学作品中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 我们固然可以说钱谷融先生是现代文学的形象大使,但钱先生的意义,决不仅仅局限在某一学科,也决不仅仅局限在文学领域,而同时也是思想领域的。

    2018-08-02

  • 香港书展已无年度作家,又何苦执着年度主题

      2018年7月24日消息,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29届香港书展,于7月18至24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2018-08-02

  • 战争小说三味

      近年来,我创作发表了七八个中篇体量的战争小说,不经意间,竟然成了我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脉络。

    2018-08-01

  • 散文,未完成现代化的文体

      如果说现代化涉及整个社会或者某个个体的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在历经战争年代、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后,正行进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心理结构和诉求等全面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

    2018-08-01

  • “非虚构写作”能走多远?

      从字面的意思看,“非虚构写作”的直接对应物是“虚构写作”,矛头直指后者在现实参与上的萎软无力,以及社会作用的日益衰微。

    2018-07-30

  • 余华:飞翔和变形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文学作品中的想象,“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

    2018-07-30

  • 《诗经》阐释的盲点与洞见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也是人们乐于吟诵欣赏的诗歌集。

    2018-07-29

  • 谢有顺:要文化开新,先学习文学

      一 总能听到有人在讲中国的文艺复兴,在我看来,讲文艺复兴之前,首先要学习好文学,要对年轻一代进行必要的文学教育。

    2018-07-29

  • 龚举善:试论文学本质的多向生成

      文学的“本质”乃人为指认,因而见仁见智,具有多向生成的动态性质,又称多质性。

    2018-07-28

  • 诗歌的反抗、追求与超越

      为何写诗呢?一定是生活中不能说出的悲伤太多了吧。

    2018-07-28

  • 游记体式散文缘何衰落

      游记为古典文统中重要的文学类文章体式,这一体式迁延不绝,曾产生了诸多名篇。

    2018-07-27

  • 非虚构写作六人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非虚构小说,不论是《冷血》还是《刽子手之歌》,都在某种意义上启发了美国民众对自身生活和精神形态的思考。

    2018-07-27

  • 记录也是一种善

      影像是历史的眼睛,也是现实的摄魂术。

    2018-07-27

  • 现实主义:方法与气度

      现实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提出,隐含着不尽相同的内容和意义。

    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