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自觉传播正能量

来源:文艺报 | 任林举  2018年10月08日13:45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以来,文艺工作和文学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文学责任和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在面向未来,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传播正能量和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作为。

但认真反思我们的作品和整体创作情况,我个人认为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作家似乎已经在一种懒散、萎靡、看似自在实则任性的情绪里沉迷太久了,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将低俗等同通俗,将欲望视为希望,将单纯的感官娱乐当作精神快乐,将有悖常情常理当作个性追求。及至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方面,还没有消除轻松、娱乐、消解、猎奇等反责任、反庄严、反沉重、反主流意识的牵引。清正的、高尚的、雄浑的、有意义的、充满正能量的文艺作品无人问津,低俗的、搞怪的、无厘头的、阴暗的、消极的、“重口味的”、无意义的文艺作品却受到追捧,并且“名”“利”双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讲话令人鼓舞和振奋,他明确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为了让我们的文学真正成为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传播正能量的精神产品,我们必须从组织到个人,从上到下做出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真正的重视,起于尊重;真正的推动,起于行动。希望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文艺单位不但要在思想认识上对文艺的作用认识到位,还要在政策、投入、措施、激励手段等方面扶持、促进到位,在完善文学评价标准、激励政策、市场规范引导、作者作品宣传推介等方面有所作为。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文学事业当成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像爱护自己的声誉一样爱护文学的声誉和形象,树立荣辱与共的意识,不要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作家利益与社会利益人为地或从心理上割裂开。要把个体置于群体、置于地域、置于现实、置于历史、置于总体人文环境之中去思考、定位自己的创作,做人、做事、做文要多一些胸怀,多一些情怀,多一些远见、深邃和大气象,克服习惯性的极端个性化和个人化。从个性出发,超越个性;从地域出发,超越地域;从现实出发,超越现实。要以敬畏心和不敢懈怠之心对待文学和文学事业,积极面对现实、时代、生活、生命,进一步加强紧迫感,克服懒惰、散漫、陋俗。

情感是最深厚的文学力量。理解和热爱,是化解现实中诸多矛盾的关键,也是确立作家、作品情怀的关键,更是作家坚持走好创作之路的动力源泉。要进一步增强对人民的情感,对现实、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多一分关注理解和热爱,多一分思考深度,多一分情感介入,这样才能多一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多一分创作的空间和力度。

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者的作家,当我们面对千载难逢的文艺转型期时,更有义务、有责任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反思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和思潮以及文艺界的各种不良症候,反省我们自身、我们的作品、我们的良知、我们的情怀,看自己有没有悄无声息地被这些东西所影响;对于不良现象,我们是自觉地抵制,还是被动地呈现,还是暗暗地作了推手。现在回过头来反省,文学界曾风靡一时的各种思潮,诸如“颓废”、“下半身”、“崇低”“垃圾”、反主流等等,又何曾使我们的精神富足过,使我们的情感充实过,使我们的文学真正昌盛过,使我们的作家因此而被尊重过?假设一个作家所编织的故事或营造的细节不敢拿给自己的孩子看,写出的句子不好意思当别人的面儿承认是自己的,那么是不是就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对这个社会、对人民究竟做了什么。

文学在“文治教化”中肯定担负不起全部“教”的责任,但对社会风气、人们的心灵、情感情怀等方面,文学却难以回避“化”的使命。

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家要勇于担当,坚守一个作家的良知和情怀,不管身处何种环境,都不失去真、善、美的原则,守得住原则,耐得住寂寞。当外部环境不好时,我们要耐住清冷和寂寞,沉静下来;外部环境好了,我们仍然要克服浮躁情绪,沉静下来。越是在好的环境里,越需要我们埋下头,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否则的话,好的环境又与你何干呢?

其实,作家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件器皿。面对无限丰富、复杂的生活,我们只有谦卑下来、沉静下来,观察、聆听、发现、感知、感受、反思,然后再把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个词语、每一种搭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锤炼好,最后才可以进入言说、表达、叙事和传递。另外,在一个作家应该具备的诸多能力中,我认为感知力或感悟力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这是一个作家最应该具备的看家本领,失去了这种能力,就等于作家这个“钵”空了,紧接着就会“江郎才尽”。所以这个功,我们要终身修炼,要在纷杂的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灵动、敏感和天然的状态,始终保持一种捕捉真、善、美的能力,沉下来、再沉下来,一直抵达某种真实的核心。

“出作品、出精品”并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虽然它是我们所有人的愿望,但并不一定就是现实,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作者付出大量默默无闻的劳动,付出巨大的心力和体力,刻苦践行。如此,才能创作出更加贴近人民、贴近人性、贴近生活的力作,贡献一个作家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