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用文学记录新时代 用创作践行新使命

来源:文艺报 | 邵丽  2018年10月08日13:44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时刻,有幸参加这次推进文艺创作研修班,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我感到非常温暖、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讲什么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怎样展现好中国形象作出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相互激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应该是文学的重要使命。

文学是离不开时代生活的。如何展现好中国形象,其实讲的就是作家与时代的关系问题。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必须牢记使命担当,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投身于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深深地去感知、参与和介入这个时代。

作为一个作家,融入时代、参与时代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主动地走近人民、接近人民,感知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我想以自己为例,谈谈深入基层,贴近生活对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从2005年至2007年,我在河南省驻马店汝南县挂职锻炼两年,任副县长。这两年的时间内,虽然不能说达到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境界,但因为我分管文化工作,同时比较关注计划生育和信访工作,与基层人民群众接触比较多,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了更深的体味,常常换位思考他们的处境与诉求。从基层挂职回来之后,我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基层生活的文学作品,这就是后来被评论家称为“挂职系列”的作品。这些作品并没有刻意表达什么,只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却获得了读者好评,得了多个文学奖项。这说明,真正鲜活的写作素材还是在基层、在人民群众中间,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真真正正地为人民而创作。一个作家只有贴近人民、贴近生活,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一部优秀的作品,必须是鲜活的、接地气的、被人民群众所喜欢和接纳的作品。这确实不是空话,只有当你真正地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你才能感同身受,与他们融为一体,真正挖掘到他们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思想情感。只有从生活的土壤里长出来的作品,才有可能是活的作品。

河南是文化大省,也是文艺大省。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曾经有辉煌的成就。但是,用习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来对照河南文艺家的作品,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提高的地方。河南文艺家的作品,从整体上看虽然创作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着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所以,作家艺术家有责任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必须立得住、有立场、有温度。创作这样作品的作家艺术家,也必须立得住、有立场、有温度。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过去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造成了部分人的浮躁心理,同时这种浮躁情绪也反映在当前的文艺作品中,一些价值观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的作品充斥市场,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这样的作品只能是市场的奴隶,绝不是时代的引领者。我们的文艺,应该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应该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和评判,应该把服务群众和引领群众结合起来,要光明正大地挺直脊梁、站稳脚跟,要有骨气、有志气。这样的作品才是响当当的好作品。

要创作出有筋骨的文艺作品,作家艺术家必须有明确的立场,而要有这样的立场,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一个无骨、无德的作家,是不可能创作出“我自横刀向天笑”这样千古绝句的。所以,对文艺工作者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的文艺作品必须时刻与人民站在一起,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生动地描述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趋势,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洞悉发展脉络,预见前方变化,既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时代的向导。

我们的文艺作品来自人民,也要回到人民中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艺作品还要有现实的关怀,要有温度、有厚度。所以作家艺术家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真实需求倾注到自己的笔端,这样的作品才有持续而长久的温度。

总之,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中国精神的灵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作品,这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担当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