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瓶梅》之前,大概还没有哪部小说如此恣肆地畅写清明节
【编者按】哈佛大学学者田晓菲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一书中逐回细读《金瓶梅》。
2019-04-04
-
李润霞:作者隐身,史实开口
文学研究中,与作家研究密切相关的传记和年谱是一种悠久的文学史学研究。
2019-04-04
-
如何赓续武侠小说的文化记忆?
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武侠小说显然走向末路了,但武侠的情感结构则可能散入新兴的通俗文化之中,变换了模样和气质,而依稀绵延,赓续流播。
2019-04-03
-
提升文学的精神高度和情义浓度
编者按: 中国文学有着多情重义的传统,一直以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善与美战胜丑恶,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让人们在阅读或吟诵时感悟美好,触摸希望,沉浸于人间情意和大爱之中。
2019-04-03
-
当下中国散文的病相
如果把中国当下的散文比作草木,以我之见,可以用以下八个字来概括:灌木繁茂,乔木稀缺。
2019-04-01
-
乡愁、现实和精神成人:为诗歌说一点什么
一、失语与发声 应该为诗歌说一点什么。
2019-04-01
-
长夜迢迢何时尽
“新散文”是继“朦胧诗”、“先锋小说”之后一次新的历史跳跃。
2019-04-01
-
文学的现实性、理想性与审美性
写“现实性”,并不意味着匍匐在生活的脚下,也不是说靠堆叠现实细节来塑造时代的肖像,而是说,作家既能够扎根于粗粝的生活,又能够向着“理想性”不断地进发。
2019-04-01
-
王方晨:现代现实主义是一种必须的创作手法
我从不为流派写作,但认同为了阅读和研究,把写作分成什么类型。
2019-03-31
-
21世纪中国小说如何伟大起来?
我想在一个有力量且有意味的格局中来品味小说中的故事,这种格局或许包含如下几个关键词:人生体验、独一无二的表现方法、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的幻觉、特别的尖锐性或目的论。
2019-03-31
-
李云雷:在实践中推动精品创作
当谈及“盛唐气象”,我们会想到李白、杜甫、王维等;当谈及“魏晋风度”,我们会想到“竹林七贤”等。
2019-03-29
-
李遇春:从“现实主义”到“微写实主义”
摘要:1990年代以来,随着“新写实主义”口号逐渐陷入沉寂,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悄然掀起了一场艺术变革,这就是上世纪末以来“微写实主义”在中国文坛的悄然兴起。
2019-03-29
-
张均:当代文学的现实与“现实感”
摘要:近年文学拥有丰富现实经验与思想资源,但其“现实感”却尚有不足。
2019-03-29
-
作家的性别观会长久地影响他未来的读者
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间,评论家张莉对67位新锐女作家及60位新锐男作家分别进行了“我们时代的女性写作调查”及“我们时代文学的性别观调查”,邀请每位受访作家从五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回答,每个回答限定在500-800字以内。
2019-03-28
-
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创作新时代文艺经典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
2019-03-28
-
呼唤文学批评的创造性——关于当下文学批评的一些思考
张柠就当下的文学批评现状提出了一个观点:文学批评的微信化。
2019-03-28
-
世界的轻重缓急及其想象方式 ——三次元与二次元对话的可能性
引言 “二次元”一词来源于日本,原意指二维空间或二维世界,既可以指动画(Animation)、动漫(Comic)、游戏(Game)、轻小说(Novel)爱好者族群(即ACGN,“御宅族”),也可以指与之相关的网络文化。
2019-03-28
-
写出人类情感深处的善与爱
“文学是人学。
2019-03-28
-
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
呼应着“一带一路”倡议,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延伸,诗歌创作也开辟了一条朝向海洋的航线。
2019-03-28
-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与转换的反思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历经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和巨大进步,也为我国当代文学与文论话语研究开启了发展的新征程。
2019-03-26